史料上唐高祖、唐高宗,以及唐順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都受到過這種疾病的折磨。「1」
唐高宗三十五歲就被這病折磨得上不了朝,得靠自己媳婦兒撐著。】
【貞觀二十年:至京師太宗氣疾發動,令太子總攝機務,“朕有氣疾,暑輒頓劇,往避之耳”;貞觀二十一年:上得風疾,苦京師盛暑;貞觀二十三年:上苦利增劇,太子晝夜不離側。「1」
貞觀二十年初李世民因“氣疾”休假小半年,第二年就因為祖傳的“風疾”照拂,得放下政務前往溫泉山莊緩解風疾「1」,故而才有我們方才看到的《溫泉銘》碑貼來佐證這個疾病。】
李世民看得那個叫一個頭兩個大,頭暈目眩他的老父親確實有,但他們從未想過原來他未來也會有!
甚至未來的後輩因為這個病慘到得靠媳婦兒撐著!
李世民想到老父親每次犯病時總是頭痛欲裂,麵目猙獰,就覺得不忍。
看來得找醫師調……
嗯,調不好才是讓人悲傷的一件事情。
聽完風疾,李世民就看到仙幕後麵隱隱透露出來的其他東西了。
明顯的他不僅僅苦那所謂的祖傳的“風疾”,前麵的氣疾也不容小覷啊!
【當然,對於李世民逝世的原因,還有更為離譜的疾病死法。】
【比如史學家們根據唐太宗“登高氣喘加劇”的記載,認為李世民的心肺功能在後期可能退化了,最後死於心肺方麵的疾病。
當然最為離譜的是有人用算命盤算出太宗令醜土破左右兩午火,唐太宗李世民啊,心臟不行,死在心衰和腦出血。】
激動卡殼。
李世民沉默,但震耳欲聾。
幽幽道:“所以仙幕說了那麼多,好像不是每個都靠譜,所以有哪個靠譜的…… ”
他怎麼覺得,未來會得很多病…… ,但未來又不會得那麼多病,這些都是謠傳……
該說不說,其他臣子也有這種感覺。
長孫無忌:“仙幕列舉了毒箭,列舉了痢疾,還說了毒瘡,風疾,氣疾。其中以毒瘡,風疾,氣疾加了佐證史料,這三個應該才是真的的,其他都是猜測。”
像什麼算命算出來的心肺、心衰、腦死,一看就不是什麼靠譜的死法。
李世民歎氣:“朕就想知道未來到底是如何死的,怎麼就如此之難。”
知道未來如何死的,就能夠針對性的進行彌補措施了,但現在真覺得仙幕說的這些一個賽一個不靠譜,靠譜的“風疾”還是一個無解之病。
李世民心有戚戚,難道天注定亡他李世民?
轉瞬間,李世民就把這悲戚的想法收了起來,怎麼能怎麼想呢,他老父親也有風疾,滿打滿算不也活了七十歲?
李世民目光再次恢複堅定,道:“仙幕應該不會如此不靠譜,它現在所說的這些疾病皆不算急症,不會奪人性命。”這些病啊,磨人而已。
其他臣子也認同李世民的想法,認識仙幕許久,他們覺得後麵應該還有其他反轉。
【當然,從上麵的說法我們可以知道,眾說紛紜的猜測中,誰才是真正靠譜的致命原因呢?】
李世民目光如炬,眼含七分期待,三分惶恐。
致命原因……
【對於太宗的致命死亡原因,很多人的在《舊唐書》《資治通鑒》的記載中看到了。
他們看到了,他們深信,這就是唐太宗最後會逝世的真實原因。】
仙幕在吊人胃口,李世民和他的臣子已經忍不住猜測起來了。
“致命原因是什麼?難道真的是急症?”
“會不會是中風?”
“難道真的是心衰?”
“馬上…… ”
程咬金的猜測被尉遲敬德伸手捂在嘴裡。
尉遲敬德嫌棄臉,用眼神示意:兄弟,這話可不興說。
但即使如此,也掩蓋不住他們這些人的好奇,到底是什麼原因?
是仙幕之前所說的那些嗎?還是還會有其他疾病沒有講?
長孫無忌輕歎,引起身邊房玄齡的注意力。
房玄齡:“長孫兄可有煩惱之事,怎在歎氣?”
長孫無忌確實煩惱,他再次輕歎:“仙幕講陛下逝世的原因,雖不靠譜,但皆正麵,現在吾隻希望仙幕若是還要講其他的,也要是正麵的。”
他剛剛可聽到了程咬金的未說之話,隻覺得這是什麼虎狼之詞,什麼馬上風啊!他妹妹還在呢!
他隻期待未來皇帝妹夫也是個靠譜的。
房玄齡笑了,雖然不懂長孫無忌真正在意的點,但也懂得長孫無忌的擔憂,勸慰道:“長孫兄無需擔憂,陛下能夠被仙幕稱之為千古一帝,並且受到後世敬仰,死因定然不會荒唐到哪裡去的。”
長孫無忌表示並沒有被安慰到,他還是擔心啊,隻希望仙幕說出來的逝世原因是正麵的,要不然他們陛下就是在整個大唐人麵前丟臉了。
【《舊唐書》《資治通鑒》等書皆記載:
那邇娑婆寐,自言壽二百歲,雲有長生之術。
太宗頗信之,深加禮敬,使合長生藥,發使四方求奇藥異石,又發使詣婆羅門諸國采藥。「1」】
【唐太宗最廣為流傳的死因——太宗喜好方術,與另外兩個千古一帝一樣沒能逃脫真香定律,貪求長生,死嗑硫化汞丹藥,中毒暴斃。】
長孫無忌:“…… ”
好消息,他們陛下最廣為流傳的死因與下三路無關。
壞消息,他們陛下最廣為流傳的死因嗑藥,更荒唐了!
李世民:“…… ”
這就沒有一個是好消息QAQ
李世民痛苦臉:“朕現在寧願死因是方才算命算出心衰和腦出血而死也不願是嗑藥而死的。”
其他臣子認同,他們還記得他們陛下對迷信活動嗤之以鼻,曾信誓旦旦的說自己絕不像秦皇漢武一樣嗑藥追求神仙方術。
【真香定律。】
仙幕播放出一個視頻,視頻中的人尚且年少,意氣風發。
那個少年郎信誓旦旦,在一群大老爺們麵前放聲道:“秦始皇為方士所詐,遣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神仙。「1」”少年人後麵的話沒有說出來,但臉上嫌棄之色表明了一切。
畫麵一轉,還是這個少年人,他繼續放聲:“漢武帝為求神仙,乃將女嫁道術之人,事既無驗,便行誅戮。「1」”
“據此二事可知,神仙事本是虛妄,空有其名…… ”
畫麵中的少年人,整個貞觀年間的人都很熟悉,他們看向上首的李世民。
嗬。
李承乾和李泰、李治看看仙幕上的少年人,再看向自家老父親。
李承乾和李泰、李治:沉默,但眼中有話。
仙幕再次播放,這次是在一個宮殿內,太監站在一個皇帝麵前揚聲宣講詔書。
“夫生者天地有大德,壽者脩短有常數。壽以百齡為限,莫不同焉;皆得之於自然,不得強求。生必有終,皆不能免。「1」”
旁邊貼心的標注出時間:貞觀十一年二月。
眾人再次看看仙幕上的人,再看向現在身邊的李世民,一切儘在不言中。
良久,李世民本人打破了這片死寂,他幽幽道:“何等超然灑脫,何等透徹的話啊,眾位愛卿覺得呢?”
嗬
是的,是個人就能看出來,仙幕上那三番話都是他講的。
李世民終於懂得什麼叫做真香定律了。
就是臉有點疼,自己打的。
【諸位應該都看出來了,曾經對迷信活動嗤之以鼻的李世民不自信的把目光轉向了超自然的力量,期待永生】
【不可否認曆史記載中有關於太宗嗑丹藥的記載。
李世民的晚年可能真的像我們方才說的一樣,患有多種慢性疾病。
他為太子解決後顧之憂,把權利順利交接給太子,他將後世安排妥帖後,拜佛度僧,開始嘗試嗑丹藥療法。
這是一種老舊無用,但又新穎的進口療法。
此療法進口,來自印度婆羅門僧人,這是它的新穎之處。
但老舊在已經被秦皇漢武肯定過絕對無用。】
【所以最後的結果也很直接:婆羅門其言率皆迂誕無實,苟欲以延歲月,藥竟不就,乃放還。「1」
《舊唐書??天竺傳》:延曆歲月,藥成,服竟不效,後放還本國。
《舊唐書??郝處俊傳》中有處俊諫日:“胡人有異術,征求靈草秘石,曆年而成。先帝服之,竟無異效。
榜一榜二的經驗教訓還是非常借鑒意義的,太宗陛下浪費了一年的時間得出了秦皇漢武一樣的經驗教訓,那就是丹藥無用“服竟無異效”。
還算不賴,沒有好的效果、也沒有壞的效果。
工業毒物凝結而成的丹藥沒有直接過害死人就是最好的結果。】
榜一榜二大哥此刻很無語。
就連剛剛聽到唐太宗這個後輩在背後說他們求長生乃荒謬之事都沒有這個無語過。
秦始皇:“這人是不撞南牆不回頭,史料上明確記載了朕求長生不得,竟然還信方士。”
秦始皇渾然不想想當年仙幕晚了一點點時間回來就要繼續服用丹藥的糗事。
這輩子就沒有接觸過方士的劉徹很有底氣嫌棄唐太宗:“荒唐小兒,方才還信誓旦旦看破生死,這會兒怎麼就開始服藥了。”
他搖頭:“真丟千古一帝的臉啊。”上輩子也是走真香路線的劉徹感歎。
李世民捂臉,此刻他即使沒有聽到其他界麵的帝王如何說,但用腳趾頭猜也猜的出來。
他看向身邊的長孫氏,熟悉的溫柔包容目光。
他看向下首的臣子和皇子皇女們,這些人有誌一同的眼觀鼻鼻觀心,就是不看他。
李世民勉強微笑,繼而像放下什麼似的笑道:“看來仙幕說的這個嗑丹藥,還真是朕晚年嗑過的。諸位愛卿,朕未來替你們試過了,嗑藥無用,還是好好保重身體為好。”
李世民的話像是一顆石子落入平靜無波的湖麵,蕩起一圈圈漣漪。
臣子們哈哈大笑。
尉遲敬德:“陛下,咱們以後就好好養身體!”
長孫無忌:“陛下說的有理,這些丹藥害人不淺,方士和僧人果然不可老靠。”
“陛下,仙幕說這丹藥是什麼工業毒物凝結的,不知道是不是很難吃?”
嘰嘰喳喳的話在殿中回蕩,但至少不是那麼沉寂了。
李世民緊繃的情緒鬆懈下來,就頹然了,他握住長孫氏的手:“觀音婢,你說朕未來是不是真的嗑丹藥而死啊。”
長孫氏握緊李世民的手心,輕聲道:“仙幕還未下定論,陛下怎自己先給自己蓋印了。”
李世民輕歎,這不是才發現他對自己的了解不夠透徹,正懷疑自己呢。
看來晚年的他沒有自己想象中的那麼好。李世民心中酸澀。
【我們方才的這些訊息要是合並起來就是:
貞觀十九年的冬天,唐太宗迎來了從意氣風發走向遲暮的轉折之年。】
本以為沉寂下去的仙幕再次播放起了聲音和視頻,引起眾人關注。
李世民仰頭,對,好似就是貞觀十九年開始的。
開始了他的落幕。
【貞觀十九年,我們的老祖宗唐太宗李世民遠征高句麗,倒黴的,中了個毒箭。
遠征路上環境惡劣,再次倒黴的,他患上癰病。
第二年,李世民這個老祖宗回到長安但病情未愈,隻能把軍國機務委任皇太子處決。還好太子沒有辜負他的期待,處理國事熟練,還仁孝,不離他左右,隨時侍奉。
等病情好轉後,他火急火燎地跑去靈州溜達。
再再次倒黴的,路上又患上了比癰病還要嚴重感冒,身心俱疲,隻能窩在京城調養身體。
第三年,貞觀二十一年,他本打算再一次親征高句麗,再再再次倒黴的患上風疾,身體每況愈下。
疾病接二連三襲來,病魔的謔謔下吃藥已經無濟於事。】
【死亡即將降臨,那個印度的婆羅門僧出現在他麵前,自吹自擂,“自言二百歲,雲有長生之術”。
長生不老的誘惑極大,於是我們的老祖宗放棄了他年輕時豁達的生死觀,忘記了秦皇漢武的經驗教訓,終於還是活成了曾經最討厭的那種人。
他對僧人以禮相待,奉為上賓,收集天下奇藥異石,有求必應。
然後吃到了有毒物質煉製而成的“長生不老藥”】
唐太宗李世民深吸一口氣:“這是什麼黴運之神附體嗎?”方才散著沒感覺,現在連起來越瞧越覺得倒黴!
李世民說出了其他臣子不敢說的話,老實講,他們這輩子就沒有見過這麼倒黴的人,怎麼整天生病哦!
【倒黴的是長生不老藥並沒有讓李世民得到長生,隻得到了身體進一步惡化,老來昏聵,天命之年,幾枚丹藥將這位大唐帝國天子,曾經的天可汗,中原最高統治者送上西天。
那年,他彌留之際,含風殿長孫無忌長跪不起,想起崢嶸歲月,想起渭水河畔嚇退十萬雄兵,時光不逆流,長孫無忌悲不自勝,涕泗橫流
那年,他回光返照,留言托孤:“朕今悉以後事付公輩。太子仁孝,公輩所知,善輔導之!”「1」
那年,翠微宮,太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晝夜不離,以淚洗麵,數日茶飯不進。
那年,他淚水奪眶,對太子動情而言:“汝能孝愛如此,吾死何恨!”
“無忌、遂良在,汝勿憂天下!”
“無忌儘忠於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饞人間之。”「1」
遂草擬遺詔,輕閉雙眼,與貞觀時代一起長辭,終年五十一歲。】
仙幕的話好似蓋棺定論。
李世民:“真的是因為嗑丹藥而死啊??”
倒黴了一連串,最後死於嗑藥?
這視頻可是能被各界麵與他治下的臣民看到的啊!
李世民欲哭無淚,隻覺得自己勤勉一生,沒想到一世英名臨老了竟然被自己擺了一道。
悲兮!慘兮!
房玄齡與眾位臣子對視,皆覺得不忍看自家陛下的悲慘樣子,忍不住想出聲安慰,然後就聽到仙幕說:
【嗯…… 以上這些唐太宗李世民這個老祖宗的死因請不要抱有太多的真情實感。
因為以上情節有個名字《論不世出的至治之君死後風評是如何被害的》】
【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的唐太宗的死因怎麼可能這麼窩囊呢!】
方才真情實感一路的唐太宗李世民:“????”
“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