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9 章 祭拜孝陵(2 / 2)

馬老看著自己兒子還越說越上頭了,簡直是怒火中燒,恨不得將手中的拐杖朝著不孝子的腦袋上敲,奈何他已經是年老體弱的七十多歲了,走路都顫顫巍巍的,力氣也小,準頭也沒有,個子也比兒子矮了兩個頭,拐杖都揮舞不到孽子的肩膀上。

“爹,你就算是打死我,我今日也要把憋在心裡好多年了的真心話說出來!大清現在已經入關一甲子的時間了,你們也親眼瞧見先帝和如今的康熙爺以及他生的一串兒子們都不是

孬的,為何非得抓著前明不放?”

“咱們和那專為造|反而生的白蓮教是不一樣的,他們白蓮教哪朝哪代不打著為了前朝的旗號,反今朝,多是為了利益,可咱們呢?咱們一輩子飽讀詩書究竟是為了什麼?兒子今年也快五十歲了,讀了幾十年書自認可以做進士了,可就因為您死死拉著我,不讓我參加科舉,我如今年過半百連個童生都不是!隻能靠著給書肆寫話本子維持家裡的生計!滿腹才華都硬生生被歲月給蹉跎了!爹!兒子都這般大的年紀了,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不奢望什麼了,可你的孫子正值壯年!曾孫也是鮮活少年人,難道您要眼睜睜看著咱家的子孫後代們就為了聽您一句‘心向大明、誓死不做清廷官’的話就直接全部斷送仕途嗎?!”

看著向來聽話的兒子第一次滿臉通紅、額頭、脖子青筋直冒的對著他吼,馬老拿在手裡的拐杖顫啊顫,手上的力道也漸漸小了,像是一隻泄了氣的皮球般,“啪嗒”一聲丟掉了手裡的拐杖,坐回自己的椅子上,爬滿皺紋的雙手死死抓著椅子扶手,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眼中憋了一眼眶的淚水,臉上的神情複雜憋屈極了。

在座眾人看完這老子打兒子的驚心動魄一幕,都不由吞了吞口水,閉上了嘴巴。

國字臉的中年人吼出來的一長段話也在其餘中年人、年輕人心裡留下了層層漣漪,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如今龍椅上的帝王確實是一位極其難得的英明君主,文治武功都不俗,可為何這英主偏偏生於蠻子之家呢?如果現在還是漢人王朝的話,他們這些人不早就去參加科舉入仕了!

唉——

無聲的歎息在眾人心底響起,懷中揣著書的年輕安書生,一顆心臟也砰砰砰直跳,眼睛眨也不敢眨的看著自己那仍舊低頭閉眼轉動佛珠的祖父,敏銳的能覺察到可能今日之後,他們這些明朝遺老遺少的未來就有可能會拐到其他方向上了。

果然,沒過多久等整個大廳都安靜下來,變得落針可聞後,坐在主位上的老先生才睜開眼睛,他的年紀已經很大了,快八十歲了,是江南之地有名的大儒。

即使他沒有做官,也沒有進書院裡教書,但每逢過年過節江南的清流文官們都會前來拜訪他。

安老左右扭頭,看了看自己幾個白發蒼蒼的老夥計,又掃視了一圈在場的中年人、年輕人,目光在自己孫子臉上停留了兩秒,抿了抿唇,轉動了幾粒佛珠。

他知道馬老弟的兒子剛才吼出來的那話是有道理的,他們這些腹中有才華的老人,這輩子已經黃土埋到脖子根了,沒什麼值得計較的了,但各家各戶裡的英才小輩們還有很長一段人生路要走,他們這些老頭子不能不為子孫後代們考慮啊。

安老眯了眯眼,嗓音沙啞、聲音沉靜地一錘定音道:

“行了,大家都彆再爭執了,那消息不是說了,明日誰都能去明孝陵看,咱們幾個老頭子把家裡的小輩留到家裡拴起來,我們明早去看看究竟是什麼情況。”

安書生聽到自己祖父要親自過去,瞬間就著急地勸阻道:

“爺爺,您年紀都這般大了??[]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明日明孝陵跟前必然是人山人海的,您彆去了,萬一被人傷到了可怎麼辦啊。”

安老抬手製止住自己孫子,目光掃視著幾個老人。

馬老、王老、李老糾結一番,也隻好點點頭同意了。

……

翌日清晨,天剛蒙蒙亮,江南的官員、文人、富商、普通小老百姓們就黑壓壓的往明孝陵湧,到了紫金山南麓才瞧見穿著黃馬褂的禦前帶刀侍衛以及穿著紅色衣服的捕快們已經認真的在做著安保工作了。

喬裝打扮、準備趁著這個千載難逢好機會行刺帝王的白蓮教人見狀不得不咬了咬牙,悄無聲息地從人群裡離開了。

待到天光大亮後,圍觀之人已經有數萬了。

弘晞跟著自己汗瑪法和四叔、九叔、十叔來到山青水秀的明孝陵跟前,即使他模模糊糊的記得史書上有寫,康熙皇帝祭拜明孝陵時“父老從者數萬人”,但親眼看到眼前這人山人海的壯大場麵,還是不由驚得瞪大了眼睛。

康熙則顯得十分平靜,等跟隨在身旁的禮官高聲說完一串祭拜詞後,守在明孝陵跟前的數萬人就像是摩西分海似的往兩邊散去將通往孝陵正門的神道讓出來。

安老拄著拐杖站在前麵的位置,眯眼看著身穿明黃色龍袍的康熙帶著他身穿紫色蟒袍、藍色蟒袍、天青色蟒袍的仨兒子以及穿著杏黃色小袍子個頭剛剛到大人腰間的孫子,帶著跟在後麵的眾官員走到神道前。

他不禁緊張的握緊了右手裡的拐杖頭。

同安老一樣讀過書的明朝遺老們也都屏住呼吸眼睛眨也不眨的遠遠看著皇帝一行人。

弘晞走在自己汗瑪法身後,他其後跟著仨叔叔。

麵前的神道中間寬敞的神路是洪武皇帝的金棺葬入皇陵時走的,神道兩側有較窄的甬道。

左甬道是“左禦道”專門留給明朝的後代君主們祭拜祖宗時走的。

右甬道則是“右王道”,是讓明朝後代的王爺們走的路。

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康熙皇帝究竟選擇哪條路走則表明清廷對前明的態度是如何的。

近了、近了、隻剩最後一步了。

安老的一顆心都提高到了嗓子眼處,當瞧見康熙爺步子停都沒停直接帶著小太孫和仨兒子以及眾官員們走了左禦道。

八十多歲的老爺子怔愣過後,當場淚水就奪眶而出,握著右手裡的拐杖,對著身旁的老夥計、小輩們痛哭道:

“走的是左禦道!走的是左禦道啊!清承明製、清承明製啊!”

昨日還罵罵咧咧、嚷嚷著要把不孝子給打死的馬老也被眼前想也不敢想的一幕給震撼的直接跪到地上抱頭痛哭。

圍在現場觀禮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有太多人擠不到前麵了。

當數萬人聽到一聲聲音浪傳來“康熙爺走的是左禦道”、“清承明製”、“康熙爺帶著太孫殿下進入孝陵正門行三跪九叩之禮祭拜大明洪武皇帝”時,哭聲、喊聲、吾皇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的高呼聲摻雜在一起震天響。

盛夏裡蔥蔥鬱鬱的紫金山仿佛也在閃著光。

卍想看袂淺的《清穿之嫡長孫他太難了》嗎?請記住[]的域名[]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弘晞學著自己汗瑪法的模樣虔誠又恭敬的跪拜、叩首、焚香祭酒。

瞧著坐落在青山綠水中、被保護的極好的明孝陵也不禁在心中感歎這座“明清第一皇陵”的恢弘與壯麗,站在此處,他仿佛就能透過這座陵寢看到幾百年前那個身穿布衣、做過和尚、當過乞丐、古往今來出生最低微,但卻是得國最正的漢子究竟是如何帶著一幫兄弟由南打到北的。

雄主對雄主,猛男對猛男,惺惺相惜,不外如是啊。

祭拜典禮結束後,康熙又拿著禦筆親手在禦碑上寫下“治隆唐宋”四個大字,對明太|祖一生的功績做出了極高的評價。

禦碑的消息傳到陵寢外的人山人海裡再一次掀起哭聲的浪潮,有象征著和平的白鴿撲簌簌揮舞著翅膀在眾人頭頂的藍天飛過。

弘晞眯眼望著金燦燦的太陽光,光線將小豆丁的影子斜斜地打在了禦碑之上,多年後的又一名雄才大略的英主馬上就要虛歲五歲了。

……

待到白日的一切事情都完成,康熙等人再度回到曹家彆院時已經臨近黃昏了。

這場公開的祭拜之後,江南之地的人和事表麵上像是什麼都沒有變,但一些原本對清廷十分抵觸的文人士子們則都在心裡開始慢慢接納康熙爺了。

次日,康熙開始在彆院裡接見諸位官員。

弘晞也被自己九叔、十叔領著在江寧閒逛。

老九倒還真應了他在龍舟上做說的話“到了江寧,大侄子要什麼,他給買什麼。”

弘晞數著人頭算,給自己烏庫瑪嬤、阿瑪、額娘、銀團、寶團還有堂姐、堂弟們等人買江南看的上眼的禮物。

孫氏瞧著每天都有官員進織造府拜見萬歲爺,水漲船高之下,曹家的地位是越來越高了,老太太笑的連嘴都合不攏了。

繁花似錦的奢靡生活隻要一沾上就再也戒不掉了,孫氏太想要讓曹家的富貴代代傳下去了,故而每日變著法子的讓手巧的丫鬟給大曾孫女裝扮,還哄著容哥兒、小曹雪芹去彆院裡陪小太孫玩耍,可是令她特彆失望的則是小太孫似乎一點兒都不想要和三個小孩兒在一起玩耍,每次走在鵝卵石小道上遠遠地瞧見打扮的像是小仙子的元姐兒,立馬調頭就走,半點兒猶豫都沒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