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針灸絕學,重現天日(1 / 2)

周建德微微張著嘴巴,好片刻時間,才從這略顯詭異的情況下回過神來,無比好奇的問道:“你怎麼記住這些內容的?”

“我接觸針灸四十多年,每隔幾天都會拿出以前研究過的醫書看上幾次,每次都有新的收獲,其中的內容我也記得一些,可也隻是極少數的內容,而且還記得不是那麼清楚。

你剛剛說的,涉及多本醫書,內容雖說都是關於針灸的,可你主業是中醫內科,關於針灸的都記的這麼清楚,那內科方麵的知識豈不是記得更清楚?”

周建德怎麼也無法相信,一個才接觸針灸不到十天的人,能夠記住針灸書籍中那麼多內容。

這不是一本書,而是多本。

而且,即便是一本書,彆說十天了,就是給某個人一年時間,恐怕也很難做到像陸軒這般張口就來,一點頓挫都沒有。

古代的醫書,都是文言文寫的,不像普通話,記憶起來相對簡單。

一篇五百字的文言文,有時候比一篇數千字的普通話寫的文章更難記憶。

而醫書中,專業術語又多,記憶難度更大。

“可能這就是天賦吧。”

陸軒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隻能都推給天賦了。

不過,麵對陸軒這略顯隨意的回答,周建德反而一臉讚同:“也隻有天賦能解釋了。”

“這些年,我其實對燒山火和透心涼都有一些研究。

不過涉及到的醫書太多,內容也不少,將這些內容整合到一起難度很大,從中找出這兩項針灸絕學的行針之法短時間內難以做到,不過倒也研究出了一些東西。

我接著伱剛剛說的說一點,通過對《針灸問對》的研究,我覺得“先淺後深”,“先深後淺”應該是指分部進退針,而“三進三退”與“三出三入”是指度數而言的論點,雖說內容矛盾,可卻給了後人很大的啟發。

此外,對燒山火是“令天氣入,地氣出”,透天涼是“令地氣入,天氣出”的認識,初步說明了這兩種針灸絕學所以能產生熱感或涼感的機理,還是比較有價值的。”

陸軒肅然起敬,心想周老不愧是甬城針灸大師,他能說的這麼明白,主要還是有心聲幫助,而周建德可卻完完全全靠的是自己對醫書的研究。

“對這兩項絕學有所研究的醫書,小陸醫生還知道多少?”周建德眼中充斥著求知欲,好不容易遇到一個對針灸也有所研究的中醫,他也是見獵心喜。

而且,最讓他驚喜的,還是陸軒對各類醫書的了解,堪稱傳奇。

似乎就沒有他不記得的內容,這樣的天賦,對於學習中醫任何一項技能,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哪怕是他,也是羨慕無比。

此刻,更是希望能夠跟陸軒多討論幾句。

哪怕知道陸軒接觸針灸不久,可在周建德看來,這都完全不是問題。

以陸軒的學識,和對針灸的了解,一些接觸針灸十幾年的老中醫恐怕都沒他這種本事。

再加上聯南中醫會館這邊,其他醫生對針灸研究很少,他平時想找一個人討論討論都難。

至於其他中醫院的那些醫生,說實話,他根本看不上。

連聯南中醫會館的邀請都收不到,根本達不到他的要求,所以這些年他基本上也都是關上門自學,除非出去交流,才有機會探討一番針灸的未來和發展。

如今遇到陸軒,哪裡肯輕易放陸軒離開。

特彆是知道陸軒是聯南中醫會館坐診醫生的情況下,更不願意輕易結束了。

現在陸軒剛來,還沒人掛他號,才有閒工夫來他的針灸診室轉悠,等過段時間,有患者開始掛陸軒的號了,可就沒空過來了。

周建德也是抓緊機會,多多提問,這樣一個行走的硬盤,以後遇到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

至於患者,等等好了。

反正也不是什麼急症,現在對他來說,跟陸軒探討兩大針灸絕學最為重要。

陸軒沉吟一聲:“那就說說《醫學入門》吧。”

周建德眼前發亮,滿臉欣喜,他本就是這麼一說,沒想到陸軒還真對其他針灸書籍也有研究。

欣喜的同時,更是驚訝。

這幾天時間,他到底記了多少醫書了?

周建德還在好奇這些的時候,陸軒的話已經說了出口:“《醫學入門》中也有關於燒山火和透心涼的記載。

如治久患癱瘓、頑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癲風寒瘧、一切冷症,先淺入針、而後漸深入針,俱補老陽數,氣行針下緊滿,其身覺熱,帶補慢提急按老陽數,或三九而二十七數,即用通法,扳倒針頭,令患人吸氣五口,使氣上行,陽回陰退,名曰進氣法,又名燒山火。

治風痰壅盛、中風喉風、癲狂、瘧疾單熱、一切熱症,先深入針,而後漸淺退針,俱瀉少陰數,得氣覺涼,帶瀉急提慢按初六數,或三六一十八數,再瀉再提,即用通法,徐徐提之,病除乃止,名曰透天涼。”

“那小陸醫生對《醫學入門》是怎麼理解的?”周建德知道此刻診室裡有好幾位患者,自己帶的兩名學生也在,可還是好奇的問了出來。

周建德其實也翻看過《醫學入門》,不過對其中的內容卻是記得的不多,常人能記得一兩本書籍中的內容已經是極為不容易了,能記得所有醫書的,那不是常人,是變態,是妖孽。

也隻有妖孽,才能有這等本事了。

在周建德眼裡,陸軒就是那個妖孽。

真的是羨慕都羨慕不來的天賦。

陸軒想了想道:“《醫學入門》除了與《針灸問對》相同,認為“先淺後深”、“先深後淺”是指的進針與退針外,最值得重視的還是將“慢提緊按”與“緊提慢按”理解為提插輕重。

書中指出:“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瀉也;慢提急按火燒身,補也。”

並與九陽數和六陰數結合,正確地解釋了《金針賦》的文意。但其內容仍舊含糊不清,如“先淺入針,而後漸深入針,俱補老陽數”,“先深入針,而後漸淺退針,俱瀉少陰數”等句,究竟進針與退針應怎樣和老陽數或少陰數結合,使人難以捉摸,實際應用,仍有一定的困難。

此外,《針灸問對》與《醫學入門》中均指出,施行手法後須用行氣法,使氣行至病所,這一點《金針賦》中並未提到。”

陸軒用一番話說了《醫學入門》和《針灸問對》的相同之處,也有差異的地方,最關鍵的還是將《醫學入門》中提到的內容與最開始提到燒山火和透心涼的《金針賦》做了一番比較,這若非對幾本書內容了解通透,是絕對做不到的。

這也讓周建德有些懷疑自己這些年對燒山火和透心涼的研究到底都研究了些什麼,他甚至都覺得自己數年的研究成果,還不如陸軒了解的徹底。

“還有嗎?”周建德吸了口氣,在陸軒話音剛落時便是忙問出口來。

陸軒點了點頭,道:“《針灸大成》周老應該看過的吧?”

“看過。”

周建德看著陸軒:“不過,其中的內容我能記得的不多,可不是誰都能像你這般妖孽,看過的內容就能記得,這倒是讓我想到了一個詞。”

說到這裡,周建德頓了頓,方才繼續說道:“過目不忘。”

陸軒一愣,隨即笑了起來。

自己沒想說,沒想到卻是被周老一句話真相了。

但即便如此,陸軒也沒承認,而是笑著說道:“那我就再說說《針灸大成》,《針灸大成》中,提到“燒山火,能除寒,三進一退熱湧湧,鼻吸氣一口,嗬五口……

凡用針之時,須撚運入五分之中,行九陽之數,其一寸者,即先淺後深也,若得氣,便行運針之道,運者,男左女右,漸漸運入一寸之內,三出三入,慢提緊按,若覺針頭沉緊,其插針之時,熱氣複生,冷氣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

“透天涼,能除熱,三退一進冷冰冰,口吸氣一口,鼻出五口……

凡用針,進一寸內行六陰之數,其五分者,即先深後淺,若得氣,便退而伸(提)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緊提慢按,覺針頭沉緊,徐徐舉之,則涼氣自生,熱病自除。

如不效,依前法再施。””

“不過,說實話,《針灸大成》中對“先淺後深”與“先深後淺”的認識,與《針灸問對》相同,也存在二部與三部進退針的矛盾。

書中既雲:燒山火三進一退,透天涼一進三退,即已明指須按天、人、地三部進退針,但又說:燒山火須先撚運入五分,而後至一寸,透天涼須先進一寸,後提退至五分,豈不前後相異。

同時,九陽數與六陰數的運用也說得不夠明白。

對提插手法的應用,既已指明按“三進三退”或“三出三入”地提插三次,當然不能再配九六數,如與撚運結合,則《金針賦》中缺乏這樣的依據。

至於“鼻吸氣一口,嗬五口”與“口吸氣一口,鼻出五口”,乃楊氏所雲,《金針賦》中卻沒有這樣的記載。”

周建德沒有說話,思考了許久,才抬頭看向陸軒,沉吟一聲道:“能綜合說說你對燒山火和透心涼的理解嗎?我打算跟我這些年的一些研究印證一下。”

陸軒愣了愣,有些沒想到周建德會說這話,畢竟針灸對他而言也就是剛入門不久,跟周建德這種針灸大師比起來可就差的遠了。

不過,周建德如此說,陸軒也沒有膽怯或者說自己不會的話,他是不會,可那群老師會啊!

這世界上,還有誰比他那群老師知道的多呢?

數千年知識的積累,全世界所有中醫加在一起,怕是都不夠它們打的。

“那我就說說,說錯了還請周老及時指出。”

陸軒略作謙虛,隨後思慮一番,這才說道起來:“我先說說對其中一些內容的理解吧,也就是“先淺後深”與“先深後淺”的意義,應指進退針的程序而言,此在古人文獻中意見也較統一,這一點無須爭論。”

周建德輕輕點頭,的確,進退針的話,針灸書籍中記載的都一樣,這一點沒什麼疑點,自是不用多說。

“問題僅在對分部的看法上有分歧。按“先淺後深”就是徐進針而疾退針的意思;“先深後淺”則可認為即疾進針而徐退針的文字變換,所以這二句話實即指出燒山火與透天涼的進針、退針應遵循徐疾補瀉法的原則進行操作。

故若就機理而言,將“先淺後深”理解為“二進一退”或“三進一退”,將“先深後淺”理解為“一進二退”或“一進三退”,都與徐疾補瀉的原則沒有抵觸。

但如要求對《金針賦》原意作正確的解釋,我倒是覺得應以三部進退針為準。

因在《金針賦》的另一段中曾指出:“補者,一進三飛”,“瀉者,一飛三退。”

用這段賦文來說明“先淺後深”與“先深後淺”的涵義,很顯然書中原意是分三步進行操作的。”

周建德微微皺眉,這部分他的理解與陸軒有所不同,可當陸軒提到這一點時,他眼中的光也是越來越亮。

很顯然,陸軒對這部分的理解,讓他對燒山火和透心涼有了新的理解。

他隱約覺得,陸軒對這部分的理解才是正確的。

想到這些,周建德也是忍不住狠狠地吸了口氣,再看向陸軒時,眼神中已經沒有了想要收陸軒為徒的想法了,而是有種想要拜師學藝的衝動。

陸軒進針和行針得氣手法上雖然不如他熟練,可對針灸的理解卻是比他要超前了許多。

而進針和行針得氣手法,隻要勤學苦練,以陸軒的天賦,追趕上他甚至超越他,隻是遲早的問題。

一兩年內,絕對可以大成。

但對針灸的理解,才是最難的。

要知道,他對燒山火和透心涼的研究已經有好些年頭了,可依舊不得要領,而陸軒,接觸針灸僅僅不到十日,便對燒山火和透心涼有了如此深度的理解,遠超他付出的十餘年光陰,這份天賦,非人力所能追趕。

在這種情況下,他哪裡還敢想著收徒。

甚至於,若是陸軒願意收徒,他都想拜師了。

想到拜師學藝,周建德眼睛閃閃發光,這個,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雖然陸軒比他年輕的多,可他卻是絲毫不在意,若是有朝一日,能夠在陸軒的帶領下,成為一代針灸宗師級彆的醫者,他不僅不會覺得拜師陸軒是恥辱,反倒會引以為榮。

一念及此,周建德恨不得立刻馬上跟陸軒提及此事,可見陸軒還有話說,他才不得不壓下心中的衝動,靜靜地聽著。

“接下來再說說我對“九陽”、“六陰”、“三進三退”、“三出三入”及“慢提緊按”、“緊提慢按”的一些理解,若是單去理解詞語,其實很難,可若是將文中語氣聯係起來理解,就簡單得多了。

要弄清楚這兩段的賦文意義,必須首先對進針、退針的操作進行剖析。

所謂“進”,我覺得應該是指將針從皮下進至一定深度的全過程;所謂“退”,則包括了從一定深處將針退至皮下的全過程。

這樣一個全程的進退,稱為“度”,任何針刺動作,必然包涵一個或數個全程進退針的過程,即稱一度或數度。

考慮到臨床上為了配合徐疾補瀉的需要,往往將一個進針或一個退針的過程分解為二個或三個,就是二部或三部進退針法。

為此,燒山火的三進一退與透天涼的一進三退,就其整體來說,倒不如將其各視為一個進退針的過程,這樣稱為一度。

賦文中“三進三退”與“三出三入”,若是按照我的理解,那就是三度進針、退針的意思。

故“用九陽而三進三退”、“用六陰而三出三入”,意即“九陽”與“六陰”要在三度進退的過程中運用進去。

但燒山火每度為三進,透天涼每度為三退,三度操作都為九數,不能有明顯的區彆。

對此,我們再聯係到後麵“慢提緊按”與“緊提慢按”來理解,則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因為針刺的過程,除了必須具備的進針退針動作外,要達到一定刺激量的要求。

還必須具備各種行針的操作,提插即為其中之一。提插補瀉法以“慢提緊按”為補,“緊提慢按”為瀉。

提插的幅度有大有小,次數可多可少,所以九陽數與六陰數的運用,實際是指在三度進退的過程中,每度分部操作時,須與提插的次數相結合,就是燒山火須在進針時每部慢提緊按九次,透天涼須在退針時每部緊提慢按六次。

賦文之意,實即為此。”

聽到這裡,周建德當真已經是歎為觀止。

他本想著問一下陸軒對燒山火和透心涼的理解,並未抱著太大的希望,沒想到,陸軒對這兩項針灸絕學的理解深度竟然這麼高,他甚至覺得,陸軒對燒山火和透心涼的理解,應該已經接近真相,甚至完全可以進入實操,而沒有任何問題。

不過轉念一想,周建德又覺得,陸軒既然能將這些內容理解的這麼通透,那對涉及燒山火和透心涼的其他內容呢?

是不是也有這般程度的理解?

這豈不是證明,陸軒其實已經掌握了燒山火和透心涼這兩項針灸絕學?

一念及此,周建德忍不住轉頭看向了自己的兩名學生,一臉嚴肅:“好好聽,好好記,聽不懂沒關係,聽著就好,還有,把自己的嘴巴閉緊一點,彆聽到點東西就到處亂說,讓我知道你們將今天聽到的東西傳出去,彆怪我對你們不客氣,以後你們也不再是我周建德的學生。”

見老書擺出如此嚴肅的神色,兩人心中同時一驚。

從他們拜師學藝開始,周建德雖然平時都挺嚴肅的,可從未說過如此重的話,這還是第一次。

想到這裡,兩人相視一眼,似乎想到了什麼,眼瞳瞬間放大了無數倍。

不會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