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以誠眉頭微皺,眼神一凝。
自己明明已經支開了龐飛燕,沒想到還是走漏了消息。
看來龐太師早已在暗中布置了人手,監視包拯等人的行動。
“展昭,你去通知八賢王,我這就前往太師府。”任以誠吩咐道。
“不行啊。”
展昭焦急道:“八賢王奉命出使遼國,已經不在京城了。”
任以誠道:“既然如此,那就隻能靠咱們自己了。”
說著,他便邁步向外走去。
楚楚不放心道:“我陪你一起去。”
“我也去。”展昭亦隨之開口。
任以誠搖頭道:“人少好辦事兒,我一人足矣,諒他也不敢拿包拯怎麼樣!”
。。。。。。。。。
太師府。
包拯此時已被帶到了池塘邊的一座涼亭中。
龐太師看著包拯,難得的和顏悅色道:“不要拘謹,坐下說話。”
包拯摸不清他的心思,依言坐下後,發現麵前的石桌上擺著一個盒子。
龐太師嗬嗬一笑,示意道:“打開看看。”
包拯帶著疑惑,打開了盒子,發現裡麵是一份奏折。
而奏折的內容,赫然正是龐太師要舉薦他包拯為金科狀元。
“包拯啊,老夫的意思,你明白吧?”
“包拯明白,但請恕包拯不能接受太師的好意。”
“你可要想清楚了,隻要你點頭,狀元之位,唾手可得。
將來你和明衝就是老夫的左膀右臂,位列三台,指日可待。”
“國有國法,更何況,包拯若答應了,豈非對不起那枉死的三條人命。”
“那飛燕呢?她和明衝情若兄妹,難道你忍心要讓自己的朋友承受如此傷害和打擊?”
包拯聞言,臉上露出遲疑之色,但很快又堅定下來。
“包拯當然不願傷害朋友,但律法如山,乃我大宋國之根本,絕對不容動搖。”
“嗬嗬,有骨氣,不過,你可知老夫在這京城裡隻手可以遮天。
若老夫想殺一個人,不論他是聰明的有狀元之才的,還是愚蠢的敬酒不吃吃罰酒的,都易如反掌。”
說到最後,龐太師雖笑容依舊,但聲音中已隱隱透出了一股森寒之意。
包拯卻是夷然不懼,肅聲道:“枉顧法紀,草菅人命,按律當斬。
就算能逃得過刑法的製裁,也躲不過天理報應。”
“天理報應?”
龐太師冷笑道:“老夫一生,不信鬼神不信蒼天,隻信我自己。
我倒是想看看,那天理報應是怎麼一回事。
不過可惜,你包拯是無緣得見了。”
說著,就聽“鏘”的一聲從他袍袖中傳出,手中已多出了一柄短劍。
然而,就在寒芒閃爍的一瞬間,包拯右手屈指成爪,虎爪手疾速探出。
正是任以誠傳給他的虎鶴雙形拳。
龐太師隻覺手中一鬆,隨即便發現,短劍已落在了包拯的手中。
龐太師雖驚不慌,訝異道:“老夫倒是小看了你,沒想到你居然還通武藝!”
包拯淡然道:“初入門徑,不值一提,讓太師見笑了。”
龐太師哂笑道:“你若是以為這樣就可以免於一死,那就未免太天真了。”
他話音一落,涼亭外登時出現一隊足有數十人的官兵,手中長槍儘數指向了包拯。
同時,涼亭中陡然一道人影閃現。
來人身形削瘦,懷抱長劍,唇上留著一抹胡須,神情冷然,淩厲的目光似劍鋒般刺向包拯。
“這位想必就是封一寒先生吧。
在下曾聽阿誠提起過,說先生劍法精絕,是當今世上少有的高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包拯微微一笑,完全不受對方目光壓迫。
他這份處變不驚,無懼生死的心態,於武學上其實是一種極高的境界。
封一寒冷冷道:“那你該當明白,憑你的武功,今日你絕無生還之理。
我勸你還是識相一點,莫要辜負了太師的一番盛情。”
“包拯當然不是先生的對手,但在包拯的心中,真相隻有一個,無論是名利,權勢,還是生死,難移此誌!”
“不識抬舉!”
封一寒冷哼一聲,右手緩緩向劍柄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