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刀劍破天(1 / 2)

砰!

帝釋天猝不及防,萬鈞巨力襲身,整個人猶如流星飛墜,倏然被逼回了島上。

狼狽落地,將立足之處砸出一道深坑。

神龍盤旋在半空中,仰天嘶吼。

“畜生!”

帝釋天臉色鐵青一片,心中驚疑不定。

神龍死穴被破,失去龍元,已斷無生還的可能。

在場其餘眾人,亦對此深感疑惑。

嚎!

神龍再度咆哮一聲,飛身衝向了任以誠。

聶風大驚,急忙出言提醒:“任兄小心,它要奪回龍元。”

豈料。

他話音未落,神龍已來到任以誠身旁,但卻並未對他攻擊。

“風,不必擔心,自己人。”

任以誠莞爾一笑,元神發動,眉心天眼散發出昊光,照向神龍。

赫見那龐大的身軀中,已然多出了一條全新的龍魂。

正是祁連山察木族,守護龍珠的那條神龍。

龍魂寄體,令它終於重獲新生。

熟悉的力量傳來,神龍頭部被刺破的死穴,紛紛開始複原。

任以誠詫異道:“你居然連龍珠給帶過來了!”

神龍點點頭。

怨氣被淨化後,它遠比島上這頭神龍要有靈性,因為常年和察木族生活在一起,它也更通人性。

任以誠完全沒發現,它是什麼時候拿到了龍珠。

想來是神龍與龍珠之間獨特的聯係,讓它可以悄無聲息的做到這一點。

如今察木族就隻剩下察木龍和雪兒父子兩人,不必再執著於守護龍珠的使命,倒是可以過得的輕鬆一些了。

“幫我盯住了這個人,彆讓他再有機會逃跑。”

任以誠說完,神龍應聲飛上高口,一雙龍目虎視眈眈,牢牢鎖定在帝釋天的身上。

看著一人一龍旁若無人的交流,帝釋天恨的咬牙切齒,眼睛裡幾乎要冒出火來。

“他媽的,到底是怎麼回事?”

帝釋天絞儘腦汁,遍閱畢生所見所聞,也沒能找到眼前這一切的答案。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彆著急,還有更刺激的呢,多年不見,我可是給你準備了一份大禮。”

任以誠言罷,絕世好劍脫手,飛上半空,跟著雙臂一展,周身登時綻放出道道異彩靈光。

爭鋒寶刀、火麟劍、天蛟劍、幽冥劍、大邪王、淩霜四劍,與絕世好劍彙合一處,懸空而立。

無邊淩厲的刀劍之氣,夾雜正邪之力,籠罩全島。

在場眾人頓感如芒在背,汗毛倒起。

帝釋天亦不由心神一凜,強烈的警兆乍然而生。

“混沌無極,詩仙縱橫!”

任以誠提聚真力,長生氣化轉日月雙勁,遊走奇經百脈,陰陽交融。

左手豎掌成刀,千裡不留行。

右手駢指為劍,橫絕曆四海。

混沌氣勁凝為刀罡劍氣,紅藍氣芒爆綻,勢若狂龍出海,交纏激射而出。

刀勢縱橫,劍蕩四野。

破空聲方起。

下一瞬,便已攻至帝釋天近前三尺,快逾奔雷電閃。

帝釋天躲無可躲,唯有硬接。

但見他雙掌回去,在胸前一合,聖心訣全力而發,居然將兩股氣勁硬生生隔空凝頓。

納海聖心咒隨即運轉開來。

這是聖心訣中,一門似吸功**那般,可吸收同化對手功力,收為己用的功夫。

帝釋天欲將掌中所封氣勁化消,可緊跟著便駭然發現,這股氣勁有如金剛磐石,堅不可摧,任他如何用功,也絲毫不為所動。

“嗯?”

帝釋天忽地眉頭一驟,隻覺天地之間無端生出一股凜冽的殺意,從四麵八方將他包圍在內。

難道……

他霍地將目光轉向任以誠拿出的十件兵器。

但不等他細思,眼前就就見十道人影,急掠而至,各展奇招。

刀槍劍戟棍,拳掌腿爪指,儼然正是十方無敵。

冷哼一聲。

帝釋天竟不閃不避,沉著以對。

這招十方無敵,他已經先後見識過兩次,此番三度交手,他縱然再不濟,也不肯能毫無長進。

千年光陰再世,博覽萬家武學,在這一刻,終於發揮出了他該有的實力。

在快到不及眨眼之間,他連接十招,無一疏漏。

“故技重施,想對付本座,你簡直癡心妄想!”

“這隻是開胃菜而已,真正的大禮在這裡。”

任以誠雙臂一揮,話音響起的同時,空中的十件神兵隨之而動。

十道流光瞬閃,飛射而出,如驚虹掣電,如霹靂橫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分彆攻向帝釋天周身十處要害。

上至天靈,下至會陰,四肢、胸膛、後心、小腹丹田、眉心印堂,儘皆被鋒銳氣機鎖定。

“十方皆殺!”

帝釋天見狀,勃然變色。

暴喝一聲。

聖心訣功力沛然驚濤駭浪透體而出。

兩千年的根基,卻非等閒,雄渾磅礴的氣勁,頓將任以誠和十件神兵震飛出去。

然則。

任以誠隻淩空一旋,引動氣流形成一道龍卷颶風,強橫的吸力頓將神兵反卷而回。

十強武道再出。

帝釋天招架之間,十件神兵受任以誠氣勁牽引,穿過招中空隙。

突然就聽一聲厲吼。

帝釋天應接不暇,已然受創。

曠世神兵,夾雜十方皆殺的澎湃殺意,不枉任以誠苦心搜尋,今日果然一舉擊破了帝釋天的金剛不壞之軀。

鳳血飛濺,立時遍染全身。

“看你還不死!”

倏忽間,十道任以誠的身影合而為一,長生氣傾囊而出,儘數凝聚掌中,化為無儔掌勁。

‘天刑大審判’直劈帝釋天麵門,欲給他致命一擊。

掌風撲麵。

帝釋天沾滿鮮血臉上,突然泛起猙獰的笑容。

渾然不顧利刃穿身,左手強運功力,凝聚出一隻玄冰巨爪,以雪血爪扣住任以誠手腕。

右掌隨即揮出,‘帝天狂雷’轟然襲向咽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