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2)

烏雲踏雪趴在宋元喜的肩頭,瞧著身後跟著的那些小弟子們,看向它家主人時那崇拜的眼神,隻覺與有榮焉!

“爹爹,他們都是衝著你來的。”烏雲踏雪在識海內叫道:“他們都喜歡爹爹,尊敬爹爹!”

宋元喜摸摸貓尾巴,笑道:“這是我的榮幸。”

論道開始之前,宋元喜讓廣場上的一眾弟子,按照築基煉氣分列東廣場和西廣場,之後二十人一個小組,快速分散組合。

而後,要求每組有一位手持水晶球,做持續性刻錄工作,這項工作可以輪換,不限定何人。

準備工作就緒,宋元喜才緩緩說道:“你們當中,最高修為不過築基中後期,最低修為也就煉氣三四層,為了讓你們都能聽得懂我所說,我便分開論道,先從煉氣開始,今日我便與你們說說,煉氣修煉當中,如何以最小的進階障礙,從煉氣中層過渡到煉氣後層,也就是跨過煉氣五層和煉氣九層這兩道坎兒L……”

宋元喜所言,不僅有自己當年的修煉經驗,更是結合整理了玄天宗其他師兄師姐們當年修煉的心得,這是早年就寫出來的手劄,如今溫故而知新,講起來絲毫不費勁兒L。

宋元喜作為元嬰真君,一不擺譜,二無威壓,甚至在論述道義時,直接就在各煉氣弟子們中間穿行。

他在講述中拋出兩三個修煉問題,而後讓小組進行正反兩方討論,以所學的修煉內容和自我修煉經驗,進行辨析。

“道義,不是亙古不變的存在,所謂真理,也不是由先輩所寫成為專屬,我們修士代代相傳,總有不斷地創新和新的修煉見解。如此,在辨析中,越辨越明,心中的道才能更加堅定。”

“加持自己的道,不忘吸取他人道中精髓,如今百家爭鳴,集百家道之所長,為己修煉克之,勤勉者,天道不負也……”

宋元喜在煉氣弟子當中說完,便走向築基弟子所在的東廣場,相同的論道手法,再來一遍。

一開始,築基弟子們十分不屑,這種無聊的把戲,這便是玄天宗元嬰真君的道義實力?

然事實證明,真香!

不過三日,便有築基弟子當場頓悟,修為從築基前期進階築基中期。這有自己厚積薄發的原因,但進階的契機,卻是因為玄恒真君的論道之述。

此後十日,煉氣和築基兩邊接連不斷有人進階,更是有人當場從煉氣大圓滿進階到築基修為。

中心廣場上的築基雨,接二連三,下了好幾場,同時又饋贈於在場的其他弟子們。

論道時間過去半個月,

玄天宗的大典論道,

該是收尾的時候。

然金丹長老卻是來報,這事兒L恐怕一時半會兒L,結束不了。

“哦?玄澤道君那邊還在繼續?”

文淵真君也去聽過幾日,玄澤道君能夠如此年輕就進階化神,其道義論述確實有幾分本事,若不是他公務煩惱,倒也願意去聆聽一番。

文淵真君不由笑道:“太行秘境雖已開啟,但持續時間至少一個月,晚些日子也無不可。”

那些聆聽道義的元嬰金丹們,去往西北之地,自有快速法子,有什麼可擔心的。

金丹長老卻是搖頭,“玄澤道君的論道場所已結束,是玄恒真君那處,聆聽道義的人數不減反增,整個中心廣場幾乎快被擠爆了。”

“中心廣場?”

“是,因為人數實在太多,殿內站不下,隻能移步廣場開闊之地。”

“玄恒道義如此高深?”

“不好說。”金丹長老頓時不知該怎麼形容。

文淵真君實在好奇,直接去往中心廣場,準備一看究竟。

然見到的真實場麵卻是:整個廣場被分為東西兩側,築基煉氣各占一半,十人一個小組,形態各異。有一起苦思冥想的,有互相談天說地的,有爭吵不休麵紅耳赤的,也有靜默不言專注打坐的……

總之,五花八門,混亂的猶如菜市場!

而坐於中心高台位置的宋元喜,身邊絡繹不絕有弟子湊過去,時而低聲交談,時而嘻嘻哈哈,更有甚者,直接上手摸宋元喜懷裡的烏雲踏雪。

文淵真君看得額頭青筋直跳,“這就是你說的,論道激情高漲?”

金丹長老點頭,“不錯。”

“我看他是不務正業!”

“掌門,據我們真實統計,前來聆聽玄恒真君論道的弟子,築基當中,進階人數五百二十四人,煉氣當中,進階人數八百三十八人。當中,從煉氣大圓滿進階築基的,一共三十二人……”

真實數據麵前,文淵真君臉色不斷變幻,待聽完所有數據,直接陷入長久的沉默。

其內心直接懵逼,且很是懷疑:這是什麼論道?這些弟子們,究竟如何進階的?

沒有人知道,這看似雜亂無章的論道場所,究竟有何特殊魅力。唯有真實體驗過的弟子們,心中才能明白幾分。

也就幾分而已,他們亦是第一次接觸這樣的論道方式,很新穎,也很叛逆。

“眾弟子們,半個月論道時間,此刻結束,大家收拾收拾,各回各派,若有緣,他日再行論道交流。”

宋元喜掐著時間,結束自己的論道。

各派弟子集體沉默,他們很想再聆聽會兒L,可是作為客,卻是不敢提出意見。

倒是本宗的弟子們,一個個嗷嗷直叫,就跟沒喝夠奶似的。

“玄恒真君,我尚有一處困惑未解,弟子想聽真君再解說一二。”

“玄恒真君,有關煉丹方麵,弟子有一處

不明……”

“玄恒真君,有關陣法學習……”

“玄恒真君……”

宋元喜從頭到尾保持微笑,耐心表示自己時間不夠,“我還得去往太行秘境,本宗的弟子們,你們若是得空,就將自己的修煉困惑一一寫出,可找相關山峰的師兄師姐們討論,也可去尋金丹長老們請教,總之,師者萬千。”

“是!謹遵玄恒真君教誨!”廣場上,一眾弟子高聲喊道。

人群漸漸散去,宋元喜終於脫困,這才走向文淵真君,“掌門,你怎有空過來?可是要出發了?”

文淵真君看向眼前人,直接問道:“你乃體修,如何教導他們法修的弟子?再者,你跟著繁簡學習煉器,至於煉丹、符籙、陣法,你又何時懂得?”

宋元喜卻笑:“法修、體修、劍修,所有修煉之法,其本質是一樣的。他們不過基礎階段,解決煉氣和築基的修煉困惑,我倒還算遊刃有餘。至於丹符器陣,我確實不大懂,但是各峰的師兄師姐們十分熱情,曾多次贈予我輔修之術的心得,我平日裡也有翻閱鑽研,深奧的確實不行,基礎內容,略知一二。”

文淵真君又問:“你那是何種論道之法,怎麼如此混亂?”

宋元喜:“這是小組討論模式,又稱頭腦風暴,我提出主乾修煉要素,拋出相關修煉問題,由弟子們自行討論研究。不要小看這些弟子,他們思想各異,各有特色,互相碰撞,總能擦出火花。”

文淵真君:“你又如何確定,他們必定能夠有所感悟?”

宋元喜卻是笑開,“掌門,這話我可不敢說,即便是跟著師父學習,亦是不能保證必定學有所成。你瞧瞧我,再看看為我操碎心的師父,便知個人修煉的艱辛。”

“我不過是讓他們的思想從束縛中掙脫,尋找另一種修煉的可能,修煉不該是一家所長,更應該是百家爭放。各派聚集的論道,其最重要的根本,不該是聽我論道闡述,而是進行各派之間的親密無間的交流。每一派的弟子都有修煉專長,也有修煉短板,互相學習,學他人所長,補自己所短……”

“若不是各派皆有顧忌,此次論道,應該更暢所欲言才是。”

宋元喜堅信,三人行,必有我師。三萬人行,必有一萬師。一萬師共同前行,必有三千大師……

如此一一碰撞,火花四濺!

文淵真君若有所思,拍拍對方的肩膀,“辛苦玄恒真君,且稍作休息,等待出發吧。”

宋元喜已有自己的洞府,然距離繁簡真君的洞府有些距離,他更習慣搭在師父洞府旁邊的小院子。

至少,小院裡的一應事物並沒有搬離,平日裡小憩也在此處。

宋元喜在自己院子裡調息片刻,緊接著去往師父洞府,準備臨行道彆。

卻不想,見到的隻有師祖。

宋元喜一臉懵逼,“師祖,我師父呢?”

無極道君:“你師父今早就已出宗。”

宋元喜:“……”滿腔離彆不舍情緒,

頓時憋成內傷。

無極道君瞧著徒孫鬱悶的表情,

隻覺好笑,

“你對繁簡如此不舍,繁簡對你卻不是如此。我瞧著啊,他離去時的背影,可謂瀟灑。”

“師祖……”

“罷了,說笑而已。這是我與你師父一同準備的東西,你帶在身上,進入太行秘境後,一切都靠你自己了。”

宋元喜接過兩個儲物袋,本以為裡頭是些修煉資源,再不濟也可能是一些防備之物。

不想,隻有兩道符籙,並一塊隕鐵。

無極道君:”兩道符籙,是你師父為你準備,乃是他最新研製的陣符,內有說明,具體用處,你到時候自行查看。至於隕鐵,是我為你的本命器物準備的,若再太行秘境內遇上其他好材料,便一並熔煉,為其添磚加瓦。”

宋元喜收下,放入自己的儲物鐲,抬頭卻笑道:“師祖這般放心我?其他一概沒有呢。”

無極道君也笑,“你已元嬰,若我們還要管束諸多,豈不害你?玄恒,你的道,自該由你自己一步步走出腳印。”

翌日正午,各派修士整裝待發,所有去往太行秘境的修士,登上玄天宗的蓮雲舟,一齊飛往西北之地。

宋元喜再一次坐上蓮雲舟,心中感慨萬千。

他甚至想起第一次時,自己被稽五邑嚇了一跳的事情,此時回頭再看,故人卻是不在。

“元喜,待在欄杆處做什麼,隨我一道進去,我們哥倆兒L好好說說話。”

賀滿不知何時竄出來,一把拉住宋元喜,將人帶回休息室。

門一關,賀滿立即掏出自己的寶貝,也就是他的本命錘。

“瞧瞧,我蘊養了幾百年,如今可算有點成就了。”

賀滿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本命錘,尤其是手柄處的那個凹槽,更是直接懟到宋元喜跟前,“元喜,見證奇跡的時候到了!”

宋元喜一臉疑惑,一個煉器錘,不就是多一個喂丹藥的凹槽口子,有何奇跡能發生?

然下一秒,奇跡真的發生了!

隻見賀滿手中那個煉器錘,其凹槽口子一張一合,竟是口吐人言,“玄恒真君好,初次見麵,請多關照。”!

一畝良田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