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千年,底層老百姓的邏輯變了卻又沒怎麼改變,很多東西都是通用的。
王若清見他堅持倒也沒有一味反對,隻是問道:“說說看你打算怎麼做。”
韓星霽說道:“我打算召集所有木匠過來學習曲轅犁和耬車的製作,同時讓郭甸帶著士兵去屯田。”
哪怕知道職業軍人才能保證戰鬥力,可現在的條件不允許嘛,所以他也不得不讓士兵去種田維持日常開銷。
這一部分他直接拿了後世建設兵團的經驗來進行安排。
建設兵團的田跟老百姓的田都是在一起的,隻是歸屬不同,而建設兵團的農具是韓星霽安排提供,反正隻要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曲轅犁和耬車的好處。
王若清問道:“若是他們堅持不用呢?”
韓星霽一攤手:“那我就管不了了,我能幫那些有衝勁兒的,這種我可幫不了。”
農具的推廣本身也沒那麼容易,隻要有人開始用,起一個好頭就行了。
王若清微微鬆了口氣,他就怕韓星霽年輕鉚足了勁想要乾出一番事業,然後下死命令要讓所有人都用曲轅犁。
實際上韓星霽也沒那麼喪心病狂,他今年已經很出風頭了,沒必要再搞
事情,一個搞不好反而容易成為彆人攻訐他的借口。
哎,實際上他現在還沒觸犯其他官員的利益,頭上又沒有郡守就算做的好一些也沒人非要跟他過不去。
⒀本作者青鳥臨星提醒您最全的《穿梭兩界後我把自己上交了》儘在[],域名[(
現在唯一一個會跟他過不去的就是韓子韶,也是糟心。
韓星霽懶得去分析韓子韶的想法,真要是因為對方而畏首畏尾,那才如了韓子韶的意呢。
他推廣曲轅犁的態度其實也沒有很強硬,隻是在木匠們都學會之後讓人去宣講,有心想要曲轅犁的人可以自己帶著木材過來,隻要支付手工費就行。
沒有的就暫時欠著,寫下欠條留做存檔,等有了收成之後再還。
實際上這些災民第一年是肯定要欠不少債的,他們能逃出一條命就不錯了,也沒有多餘的錢買種子。
所以種子也是韓星霽賒給他們的,既然都欠了,欠多欠少也就那樣。
尤其是韓星霽給他們爭取到了一年免稅,這就意味著明年有收成也不用交稅,留下來都是自己的。
這裡麵有些是其他地方跑出來的鄉紳,多少有點眼光,直接拍板,乾了!
王若清對於曲轅犁的事情十分關注,他一直擔心韓星霽態度這麼強硬會引來反彈。
結果沒想到下麵的老百姓雖然有些不開心,但還真都老老實實的帶著木材過去的。
在這過程之中,韓星霽甚至還推進了一下巫族跟雍人的融合進度。
巫族對山林的了解不是雍人能比的,韓星霽就暗示巫王讓人去山中砍伐木材,然後再賣給彆人。
進山砍柴也是有危險的,誰也不知道會不會突然跳出什麼猛獸。
當巫族帶著便宜木材出去售賣之後,很多人就直接跟他們做起了生意。
不過是以物易物,災民手裡沒錢是真的,但他們也有自己謀生的手段,總能找到一些有用的東西互換。
在種的田地有收成之前有了收入,這讓巫族從上到下更加安心了一些,對於跟雍人進行生意往來也更加積極。
韓星霽之前跟巫王商量好的集市還沒開,他們甚至自動自發的搞出了集市。
對此韓星霽還是很樂見其成的。
一切都在往好處發展,王若清觀察幾天之後有些意外:“你怎麼沒讓百姓種玉米或者是紅薯?”
這兩樣東西的產量著實把王若清給嚇了一跳,大雍朝還從來沒有產量這麼高的糧食。
對於一個當過丞相的人來說,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推廣,隻要推廣開國庫都能充足一些。
韓星霽搖了搖頭:“過猶不及,不能讓百姓產生抵觸心理,反正建設兵團種的是這些,等到有收成之後百姓自然會選擇更好的農作物。”
玉米雖然救了許多人命,但在沒有親眼看到之前,農民是不會輕易改種其他農作物的。
第一是不確定產量是不是真的高,第二是他們不會種植。
每一種農作物都有它的“脾氣”,重新換一種種植的話意味著要重新學習才行,對於保守的百姓來說冒的風險太大。
他們已經欠了很多賬,需要一個“保底”才行,在這種情況下沒人會貿然嘗試新物種。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韓星霽手裡沒有種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