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過來,其實愛情又何嘗不是事業上的絆腳石。
現在韓星霽基本上就是卯著一口氣打算把內閣組建完畢,等到真正運轉起來
好在現在都處理差不多了,當然這也跟韓星霽沒有一上來就弄一個龐然大物有關。
他把援建項目的等級劃分了一下,最需要做的事情放到上麵,然後以這個為基礎慢慢設定負責人。
為此他甚至參考了一下大雍目前的政策。
跟很多人想象中統一天下之後就開始各種大刀闊斧的頒行各種政策不同,大雍在統一天下之後除了劃定疆域,安排各地縣令和郡守,規定了稅收之外,什麼都沒做。
頗有一些無為而治的意思。
這是樓時巍的想法,大戰過後,百姓最需要的就是休養生息,朝廷不可能做到每一道政令都是合適的。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就是將恢複交給百姓自己,什麼都不做,讓他們慢慢緩口氣。
當然無為而治也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首先律法方麵肯定是要全國統一的,這是治國的根本,剩下就自然需要慢慢來。
在知道這個情況之後,韓星霽就將最先需要進行的援建項目定為了農業。
在這個時代農業收入占據比例非常大,搞商業固然收益高,但對百姓而言並不一定有好處。
更何況朝廷也不會同意,畢竟商業若是賺錢,那麼大部分人都去經商了誰去種地?
想要讓經商和種地不衝突,就必須有更高的糧食產量將青壯勞動力從農事中解放出來,讓他們能夠參與到經商或者其他事業中去。
農業項目的援建也很複雜,並不是提供種子就行了,首先需要判斷的是種子能不能在這裡種植。
韓星霽之前種植玉米和紅薯的時候也不是一上來就推廣,當時固然有需要找借口的關係,但更多還是需要種植下去仔細觀察是否適應這裡的環境。
能不能成活,成活之後長勢如何,產量怎麼樣,這些都需要關注。
所以他最需要的第一就是這方麵的人才,第二則是大量的實驗用地。
於是內閣出現的第一個部門就是農林部——他也懶得想名字了,直接使用了後世的名字,而農林部則有部長一名,副部長一名,下設各司,比如說農事司、林業司,再往下則是乾事若乾。
初期人不多,也不必要設置那麼多官位,等需要的時候再加就行。
韓星霽將第一個援建項目定位在農林倒是沒人反對,他組建農林部自然也沒人反對。
韓子勉倒是問了一句:“就一個農林部嗎?這人也太少了一些吧?要不要多加一點人?”
他的先生好歹是內閣之首,手下小弟人數怎麼也要多一點才能襯托出他的重要性啊。
韓星霽拒絕了更多人,現在他能把農林部玩明白就不錯了。
農林部建立起來之後,他首先做的事情就是招人,他的內閣不拘泥往來者還是本土居民。
不過因為需要保密的緣故,所以本地人一開始的位置不會很高,也就是讓他們去做乾事。
等到以後可以信任了,保密協議這種東西能夠生效了,簽了才能往上升級。
考試的題目是他找老教授們幫忙出的,畢竟他對農林了解得也不多。
他學了那麼多,對於這些專業的東西缺乏深入研究,實際上他也沒有時間去研究。
老教授們負責部長、副部長以及司長的考試題目,至於乾事,就要等這幾l個位置確定之後再去進行考核。
而這份考核也參考了後世的公務員考試方式,設立了許多崗位,讓大家自己報名相應的崗位。
因為這年頭也沒什麼大學生,大家的學習好與壞沒有一個特彆清晰的定論,所以直接所有崗位都是三不限,隻要你考試能合格就來。
考試的範圍並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隻限定在京畿地區。
沒辦法,時間緊迫,就這樣他們都誤了春耕,今年大概率也隻能是為明年的耕種做準備,或者試驗一些夏秋種植的品種。
不得不說,農林部組建起來開始運轉之後,韓星霽基本上就解放了出來,他需要做的就是每天批複一下文件,處理一下需要的東西。
隻是相應地,麻煩也有,農業研究也是要錢的,彆的不說,雇傭人過來挖土施肥除草得要錢吧?
肥料得要錢吧?哪怕是現在沒有化肥,隻能用有機肥,但是大量的有機肥也是需要購買的。
每到這個時候,韓星霽都需要去大司農那裡去坐一坐,搞得現在大司農看到他就麵色發綠,甚至好幾l次在聽下麵人說昭郡王來了之後,他就直接溜走,還是從後門溜走的。
韓星霽對此也是有些哭笑不得,當初剛開始過來要錢的時候,韓星霽還不太好意思,畢竟他除了父母之外,這輩子都沒跟誰伸手要過錢。
哪怕是為了國家,他也有些不習慣。
結果沒想到他越是不好意思大司農就越是會忽悠他,要麼是哭窮,要麼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他們沒錢。
韓星霽也信了,剛剛統一天下一窮二白也是正常的,而且戶部也不是完全不給錢,隻是要分期付而已。
後來韓星霽才發現所謂的分期付才是最大的騙局,因為戶部從來不會在規定的時間內把錢送過來,反正就是一個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