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陳阿嬌搬離椒房殿,建元帝皇後的位置因此空下來,長安城裡很多人都不由生出了些心思,比如後宮裡有些妃嬪,理所當然的開始覬覦皇後之位。
又比如王太後也在琢磨。
她娘家有沒有合適的人能嫁進宮。
她當太後,娘家侄女做皇後,回頭再生個兒子冊封為太子的話,他們家的榮華富貴,自然也就能夠傳承下去了。
不得不說,她的這種想法。
還真的是在大乾太後中一脈相傳。
呂後讓自己兒子娶了自己女兒的女兒,也就是娶了自己的外孫女,薄太後上位時,她兒子已經有妻有子,所以隻能給孫子挑了個他們薄家的女兒去做皇後,然而她一死,薄皇後就被廢了,緊接著便是原身也給自己孫子,挑了她女兒的女兒做皇後,所以現如今隨著陳皇後離開,王太後生出類似想法很合理。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人有些想法。
南皮侯竇彭祖之子竇良,以及章武侯竇廣國之孫竇常生,他們倆也有點想從自家找個女兒嫁給劉徹,做新皇後。
並且還特地來長信宮拜見白聖。
希望得到她的支持。
原身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弟弟,都去世了,其中哥哥竇長君生竇彭祖,但竇彭祖去年去世了,爵位傳給了他的兒子竇良,弟弟竇廣國的兒子竇完倒是還沒死,但也病重了,此時家裡大小事宜都是由竇完的兒子,竇常生在管,按輩分來算,他們跟劉徹屬於同一個輩分,都是原身孫子輩,算較親近的那種侄孫。
反倒是先前位高權重的竇嬰,實際是原身堂兄兒子,要更遠一層的侄子。
至於為啥不提拔血脈較親的後輩。
當然是因為他們沒啥能力。
原身哥哥和弟弟的爵位,純粹是靠裙帶關係獲得的,本身沒功勞,竇嬰卻是實實在在的,靠平定七國建功封侯。
同時在很多事上並不讚同原身。
甚至與原身作對。
屬於標準的儒家純臣,喜好儒學的同時,對所有事都有一套自己的認知標準,他認為對的就支持,認為錯的甭管是誰,他都反對,比如說他就十分反對原身想讓自己小兒子兄死弟繼,也反對景帝廢太子劉榮,支持劉徹提高儒家的地位,以及嚴懲外戚和皇室犯法成員。
原身不待見他,景帝不待見他。
他以為他能得到如今的地位,全靠自己的本事,殊不知原身一死,劉徹就立刻放棄了他,並且還要設法弄死他。
不提最近閒賦在家的竇嬰。
長信宮內殿,聽完自己兩個侄孫請求後的白聖,十分果斷的拒絕了他們:
“不行,此事沒得商量。
這麼多年了,你們兩個蠢貨難道還看不明白,每一任大乾皇帝都十分厭惡這種親上加親的事嗎,你們想讓下一任皇帝身上依舊流著我們竇家的血,甚至於我們竇家的血脈越純越好,但是皇帝可不這麼想,他們隻想血脈越遠越好。
現在竇家的狀態挺好,既遠離朝堂是非,又遠離後宮,隻要自己老老實實的守規矩,不犯事,自然會安穩的很。
呂家何在?薄家何在?
薄太後的侄孫薄梁,也已經在建元二年因罪奪爵除國,倘若哀家去年薨逝的話,你們覺得竇家還能如此自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