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太皇太後就是不死(44)(1 / 2)

“那不還能餘五十石糧食呢嗎?”

“皇祖母為何會覺得朕辦不到?”

這下子建元帝頓時精神了許多,本來他還以為最終計算結果會是入不敷出呢,可還剩五十石糧食,明顯足以再支撐半年,怎麼就好像要民不聊生似的。

“陛下,這是最佳結果,是最好情況,現實中不可能一切都這麼完美。”

“田地隻有在風調雨順的年節,才能達到畝產三石,一旦雨水多了點,或者雨水少了點,畝產減半是很正常的。

還有也不是所有五口之家。

都能有百畝田地。

就拿離長安不遠處的李莊舉例,他們那土地最多的一戶人家有一百三十七畝,一家九口,土地最少的一戶則隻有八畝,孤兒寡母,平均下來人均土地不到十二畝,而這已經算不錯的莊子了。

他們的日常收成,可想而知!”

大司農一時間頗為悲哀,他也真心覺得,太皇太後說的沒錯,當今陛下確實不知民間疾苦,或者說沒人跟他說。

他自己也見不到。

“哈哈哈,可笑可笑,你到底是什麼時候投靠太皇太後的,竟然編出這麼拙劣的謊言阻止朕,如果一切真的如你所說,那天下絕大多數的百姓豈不都是入不敷出,早就該餓殍遍野了,即便朕不多收算賦,他們也根本活不下去。”

在建元帝看來,如果五口之家有一百畝地,每年隻有五十石餘糧的話,那平均下來每人隻有十二畝地的地方,百姓早就入不敷出,餓死大片了,怎麼可能還算是不錯的莊子,這分明是胡說。

甚至都沒提前打草稿。

還留下了這麼大的漏洞。

所以他是理所當然覺得,這一切都是太皇太後的詭計,甚至於這個大司農也早就已經不再效忠於他,而是暗地裡投靠了太皇太後,故而才會如此胡說。

此時大司農卻隻能苦笑搖頭:

“不是臣投靠了太皇太後,是陛下您不知民情,臣先前說一家五口消耗百石糧食,指的是在吃粟米的情況下,但實際上,大部分百姓是舍不得每頓都吃粟米的,他們會摻雜很多野菜野果,以及其他所有一切能進嘴和消化的東西。

甚至連麥飯都不可能經常食用。

而他們之所以這麼做,就是因為如果放開了吃,確實會入不敷出,所以隻能通過這種方法多攢下些粟米,好多換些錢,因此並不是臣胡說,隻是百姓通過省吃儉用,過遠不如我剛剛所說的那種日子,這才能勉為其難的生存下去。

可即便如此,一旦遇到天災。

依舊會不得已賣兒賣女,賣田!

您每個成年人多收九十文,便相當於他們每人要再多省下三石糧食,這還是收購糧食的糧商,有良心的情況下。

如果收購糧食的糧商沒良心。

多省出六七石都很正常。

普通百姓除了賣糧食之外,幾乎沒有獲得錢幣的渠道,同時他們也很難將糧食運到收購價格更高的地方,甚至於臣還可以更不怕得罪人的說,很多區域的糧食收購已經被豪商或者列侯壟斷。

那一片區域隻有他們的人能收。

不賣給他們就賣不出去。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