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帝顯然聽出了桑弘羊的言外之意,仔細思索了一會,也覺得這確實是他以前從未想過的方向,但好像有點道理,就如同他和他父皇,以及皇祖父都不願意背負忤逆和不孝之名,所以很多事並不敢在太後,或者太皇太後健在的時候做,隻能等她們薨逝了再去進行。
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應該也能算是被迫為之吧。
而他皇祖母這些年,確實一直在做為國為民的事,不管是不是與他作對。
最終結果的確是為了百姓民生。
不過建元帝還是覺得,光以現在的情況來看,依舊不夠,所以很快便跟桑弘羊等人商量起了更進一步的計劃,就是提前宣傳,幫他皇祖母建立一個更加完美,能為國為民,不惜一切的形象。
相當於將白聖架起來。
把她往完美聖人的方向吹。
世人總是這樣,一個劣跡斑斑的人突然做了件好事,那叫棄惡從善,一個光輝偉正的善人做了件沒那麼壞,隻是稍微有些自私的事,就有可能被萬人唾罵,甚至覺得對方先前種種都是偽裝。
而且這麼做,對建元帝而言。
不管白聖怎麼選,他都有好處。
如果白聖選擇同意,並且將西域商道拱手相讓,那建元帝得到的好處,當然就是西域絲綢之路未來的所有利潤。
如果白聖選擇拒絕,甚至於發動反擊的話,那麼就會遭受這種完美形象破碎的反噬,雖然不至於被萬人唾罵,但原本的形象和聲望,肯定會有所降低。
對建元帝同樣有好處。
至少不用擔心他皇祖母威望太高。
隨著計劃敲定,接下來當然就是迅速執行,與此同時,白聖則是已經收到消息,知道了朝堂上發生的所有對話。
並很快也明白了儒家的深意。
以及清楚這是儒家的反擊。
剛開始她確實有些糾結,糾結於要不要動動,不然她這孫子真以為自己好欺負了。至於完美形象問題,彆說她本來就不在意了,即便她在意,白聖也有的是把握通過報紙,以及家等渠道輕鬆扭轉,建元帝和儒家現有的那點操縱輿論手段,跟白聖比簡直就是搞笑。
純屬關公麵前耍大刀,班門弄斧。
但隨著兩天後一個新消息傳來,白聖最終還是決定不出手,她打算順水推舟的讓建元帝等人以為他們成功了,等他們自以為勝利後,再通過其他手段讓他們逐漸步入絕望,那樣不更有意思?
之前她沒什麼底氣這麼做。
可收到新消息的她,有底氣了。
……
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一切順利的讓建元帝和儒家莫名有種做夢的恍惚感。
但畢竟一切都在按他們的計劃進行著,所以他們倒也沒覺得太皇太後會有什麼後手,隻覺得可能是他們計劃比較完美,完美的拿捏了太皇太後的軟肋。
各地諸侯王和列侯倒是有意見。
而且也確實有努力阻止,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