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知識,讓他們攀爬科技樹雖然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再加上次元空間與現實世界有著極大的時間差,裡麵一百年,現實世界才過去一年,理論來講應該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夠成功研究出空間通道技術,從而實現雙方的溝通。
但也正是因為存在時間差,以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等思想的影響,有太多的人擔心次元空間裡的那些智慧文明會不會失控,甚至因為時間差的緣故。
最終科技發展的比他們還要厲害。
反攻現實世界。
所以傳播知識,幫助次元空間裡那些文明發展科技的這個提議,一開始就被否決了,但在其他辦法都比較困難的情況下,顯然還是直接在次元空間當中開辟空間通道這個辦法,最簡單實用。
最終智囊團想了個折中之法。
那就是將本國的忠誠之人,帶著對應的知識儲備進入次元空間當中攀爬科技樹,一個不夠就多送點進去,並儘量確保掌握核心科技的始終是他們的人。
這樣攀科技樹並開辟空間通道。
不就萬無一失了嗎?
至於肉身無法進去的問題,肉身沒辦法進去,靈魂,或者說腦電波還沒辦法送進去嗎,靈魂的重量總共才二十來克,一個納米蟲足夠承載並且運輸了。
放在修仙裡同樣很好理解。
仙人沒辦法下凡,那不還可以輪回轉世,或者曆劫投胎,重修之類呢嗎?
差不多都是一個道理啊!
這麼一來問題就隻有一個了,那便是如何剝離靈魂,以及進入次元空間當中進行奪舍,或者輪回轉世。而這個問題實際並不算問題,因為相關技術早就已經有所突破,隻是顧忌倫理和道德約束的緣故,一直都沒有對外公布罷了。
一旦上麵特許,稍微再研究一年半載,差不多就能將技術完善並且應用。
之後吧,申請飛速通過。
相關研究也迅速立項。
半年後便順利成功,一年後技術徹底完善,原理很簡單,就是靈魂與身體剝離,在營養艙和營養液的幫助下,即便靈魂被剝離,也依舊能夠保證肉身的活力,加上時間差的問題,進入次元空間的靈魂在裡麵過完一輩子,現實世界的肉身也隻休眠了不到一年時間而已。
隻需要一個月的複健。
就能完全恢複健康。
除此之外,輪回轉世還有的挑,隻要身體裡麵沒有靈魂,那麼都可以隨意入駐,比如尚未誕生靈魂的嬰兒,又比如人剛死,身體還殘留點活力的屍體。
至於直接對活人進行奪舍。
理論可行,但目前技術還不完善。
同時上麵出於倫理道德等各方麵的考慮,禁止了這方麵研究,能進入嬰兒和剛死之人體內夠用了,沒必要深研。
至此,相應技術基本完善。
接下來就是送人進去,以及準備完整的開辟空間通道係列知識,然後他們在這方麵卡殼了,因為他們發現想順利研究出,或者說順利複刻出空間通道。
需要解決的前置技術實在太多了。
特彆是在很多次元空間內部智慧文明還處於部落文明時代的情況下,更是如此,有些人的靈魂進去想活下來都困難,更彆說爬科技樹了,很多時候他們可能最先需要解決的是活下去的問題。
至於開辟空間通道。
理論來講,應該不是一個人或者說一代人能解決的,估計得幾代人接力。
同時過程涉及到的所有知識。
也需要專門整理總結。
據他們估計,即便動用很多人力物力,想要整理出一套從無到有,從最基礎知識慢慢延伸到能夠開辟出空間通道的完整知識體係,至少需要十年時間。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
有人提出了上下一萬年係列。
因為這個係列內部所蘊含的科技文明知識體係相當完善,隻需要將構建空間通道這一支係的最新知識填入其中。
那麼就能夠直接使用了。
而之後,當然就是尋找上下一萬年係列,並對這一係列的內容進行評估。
至於結果嘛,是相當可惜,可惜這一係列的編輯組沒能得到扶持,沒能一直堅持下去,在一百年前斷更了,不然可能根本不需要現填充開辟空間通道的最新百年知識,拿過來就能直接用了。
當然了,即便如此。
這也能幫他們省下很多時間。
最終他們隻花了一年時間,便順利將開辟空間通道那一係列的知識全部完善,並送一批人靈魂,帶著蘊含上下一萬年係列的芯片,進入次元空間開拓。
主要流程就是,納米機器人把他們的靈魂送進他們確定的身體當中,然後再將芯片植入他們體內,接下來他們想要學習什麼知識,或者說想要獲取什麼知識,直接從芯片當中調取就可以了。
之後無疑就是等待了。
等待那些穿越者反饋結果。
怎麼說呢,有成功,有失敗,即便已經儘量派遣精英過去,失敗的概率依舊很高,或者說創業未半,中道崩殂的概率很高,有的還沒出生,母親就已經死了,他們在肚子裡自然也死了。還有的死於難產,死於臍帶饒頸,死於生產的時候被野獸襲擊。總而言之,能夠度過出生之劫出生的人,隻有五分之四。
這還是他們精挑細選自己母親,或者自己新身體的情況下,得到的結果。
出生後有因為是長子,本身表現的相當聰明,被親生父親直接拿去祭天死了的,也有因為表現的太過聰慧,被巫師燒死的,詐屍複活又被打死的也有。
即便能夠順利活下來,還有被野獸殺死的,被拉去做徭役累死的,又或者某個小發明創造被人家看中給弄死的。
出於對新環境的不熟悉和陌生,以及習慣了安全的社會,死亡率很高,也就幸虧他們靈魂可回收,不然都沒人敢再去當這穿越者,幫忙攀爬科技樹了。
好在隨著信息不斷彙總,以及有些人死的次數多了,有了經驗,後續死亡率還是逐漸降了下來,存活率,或者說存活時間也提升了上來,有的人開始攀科技樹,有的人開始造反,還有的人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先奠定根基,準備等這一世死了,下一世繼承前世遺產繼續。
總之雖然方法各異,但總體來講基本都走上了正軌,並在三年之後,現實世界三年,次元空間三百年之後,總算有一批人成功攀爬完對應科技樹,構建出空間通道,並且還通過通道回來了。
至此,第一個次元空間被拿下。
順利實現兩個世界的直接往來。
之後因為發現次元空間裡麵的很多資源,包括人等各方麵都與現實世界差距不大,最多就是生存空間相對於整個宇宙狹小了些,以及那些次元空間裡麵的日月星辰都十分差勁,或者說相對弱小,空間也較孱弱,其他基本沒區彆。
所以現實世界這邊的人。
對次元空間自然就更感興趣了。
畢竟資源和人等各方麵都沒什麼區彆的話,說那些次元空間是一個個中小型宜居生命星球,也沒有問題,這種情況下,占據一個個次元空間,其實就是開疆拓土,就是在星際大航海這條路上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領先很多很多。
可以說提前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之後的發展更是相當順理成章。
比如說在儘可能保密的情況下,加大開拓力度,為此甚至不惜搞了個全息網遊的借口出來,讓更多的人在本身並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次元空間開拓。
隨著全息網遊推出,參與次元空間開拓的人,一下子從原先的區區幾萬人擴大到幾個億,即便新加入的這些人隻當是個遊戲,同時本身質量高低不一。
但恐怖的量足以彌補那些缺陷。
同時進行開拓的次元空間數量,一下子就從原先的三百來個,擴張到了三百多萬個,隨著時間推移,五年後,正式開辟出空間通道,並且被納入夏國統治的次元空間數量已經達到了兩百萬。
也是直到這時,消息才外泄。
其他國家開始設法努力跟進。
但是吧,速度很慢,畢竟他們已經不是慢了一步,而是慢了很多步,即便能抄作業,也很難迅速跟上,同時最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技術方麵在短時間內是跟上了,攀爬科技樹方麵卻沒跟上。
他們沒有完整成係列的大禮包。
也就是上下一萬年係列。
即便後來他們弄到了這個係列,也因為語言不兼容的問題需要重新翻譯。
浪費了很多年時間。
據後世研究學者分析,光上下一萬年便幫他們多爭取了十年的發展時間。
多年後,這套上下一萬年係列也被稱為大開拓時代的根基,大開拓時代銷量最高的係列,次元開拓者必備係列。
甚至於就連白聖都在死後一百五十年,被稱為次元大開拓時代的奠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