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喬家人脈單薄乃是慣例,喬羽四十歲上下方才得了這麼一個女兒,更是自小便有些體弱之症。
若隻是如此倒也無妨。
喬家祖業在梁國睢陽,算起來也是兗州一方大戶,數年後將擔任兗州刺史的喬瑁乃是喬玄的族子,與喬羽正是平輩堂兄弟。
如此家世,要養活一個病弱體虛的女孩子實在不是難事。
可偏偏正在光和七年二月,喬玄重病。
從洛陽傳回來的消息,這一次的重病與七年前那一次因病免職大不相同,喬玄已年過七旬,這一病幾乎毫無轉圜餘地,隻是吊著一口氣而已。
有漢一朝極重孝道,老父重病不久於人世,喬羽自然要封官掛印往洛陽而去,也將夫人與獨女給帶上了。
然而也正是在這個二月,黃巾之亂爆發。
黃巾軍主力分兵三路。
一路乃是天公將軍張角活躍的冀州地區,一路是張曼成所在的南陽地區,第三路正在兗州之南,豫州的汝南潁川陳郡一帶。
喬羽攜妻女西行,方至定陶一帶,便遇上了兗州黃巾響應渠帥波才號召南下的隊伍。
此時京城之中正因黃巾禍起而震動,大赦黨人,選拔統帥,四方募兵,兗州之亂絕非一時半刻之間可解的。
喬羽輕車簡從行路,本是想儘快抵達京師,拱衛隨行之人不多,卻也正成了這亂流之中的犧牲品。
喬羽身死,多賴隨從護衛,喬琰與母親這才逃出了包圍圈。
她們意圖折返任城尋求庇護,卻在抵達山陽之時遇上了另一支黃巾軍,正是從沛縣往兗州東郡聚集的卜己麾下。
走是走不脫的。
黃巾軍將流民的口糧搜刮一空,聚集在他們手中,迫使這些無家可歸的難民被蛾賊驅使,形成了一股北上的洪流。
喬琰與母親也不能例外。
刀兵脅迫前行,隻每日發兩塊餅的口糧,以及這一夕之間秩序淪喪的景象,對一個剛剛失去了丈夫的世家女子來說,實在是一件太過可怕的事情。
雖她們此時並無車架傍身,又已換上了平民裝束,看起來不太醒目,更有三兩家仆護著,性命暫時無虞,但被迫改道往東郡而去,而非回到熟悉的地方——
喬琰的母親還是在途徑大野澤外的巨野城時病倒了。
重病之中,眼見巨野城極快從內部破城,成為黃巾軍的落腳地,更是讓她心神戰栗。
“喬琰”聽著母親感慨,巨野如此,任城也未必可保。
而黃巾軍所高呼的口號更是讓人隻覺大漢將傾。
也正因為如此,在“喬琰”的記憶之中,母親病後不久,就仿佛身上有個不斷讓生命力流逝的窟窿一樣,極快地衰敗了下去。
即便她強撐著一口為母則剛的氣力,也隻是活到了三月初而已。
再後來,“喬琰”自己也病倒了。
……再便是如今這個喬琰醒來時候所見的樣子了。
她慢吞吞地積聚起一點力氣,又朝著這丟棄屍體的土丘上方爬了上去。
在朝著更遠處望去的時候,果然看到這枯竭的水澤朝著北方延伸出去的一片,隱約有些日光反照出的水色,正是大野澤的一隅。
這本是陽春三月。
可此時漸漸沉沒下去的日頭裡,舉目四望不見分毫春日風光,隻見一片荒蕪與死氣。
也就是這會兒那個謀士係統還在出聲,才讓喬琰覺得四周並不算是全然死寂而已。
【你現在知道是個什麼情況了,總應該知道我為什麼說,這身份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的吧?】
喬琰一邊看著遠處,一邊回道:“魏書中記載,喬玄昔年與曹操有言,吾老矣,願以妻子為托。”
喬玄今年便會病故,而喬羽死於黃巾亂民之中,唯獨可托付的便隻剩下了這個孫女。
以漢末妻、子相托的約定,喬琰正在其中。
此時的曹操正與皇甫嵩一道從京城中發兵,前往潁川平定黃巾亂賊,一旦潁川平叛成功,便會朝著兗州而來剿滅東郡一路黃巾。
謀士係統,謀士……
倘若真要在曹操手下當個謀士,此時便是與對方接觸最好的時候。
但……
“你有沒有考慮過一個問題,皇甫嵩進軍東郡是在六月,距離現在還有三個月。”
【……】
喬琰知道係統必然看得到她眼前的景象,但她還是在這高處朝著四麵轉了轉,以求讓對方將周遭慘烈亂象儘收“眼”底。
“首先,我得活過這三個月。”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文啦!
為了降低閱讀門檻,在保持考據的同時,會儘量用白話一點的表述,但是參考的還是《後漢書》《三國誌》這些,不要介意這個問題,有些表述是為了防止看的太累。
三國爭霸爽文,不爽你打我。
但是會一步一步爬上去,不會給曹劉孫袁等陣營降智,也不會出現隨隨便便倒頭就拜的情節。
以及,女主是野心家,不是純粹的好人,三國時期也不要抱太高的道德標準。
本文主劇情線弱感情線,可能頂多為了圓一個女繼承人決定男主,請不要對感情線比例有過高期待。
以及女主走王道之路,名分、大義和人格魅力缺一不可,雖然不算慢熱但是前期劇情很有必要。
——補充信息說明——
*喬羽:關於他的信息,在後漢書裡隻有一句,玄子羽,官至任城相,所以二創了。
任城相是什麼職位呢,就是兗州的任城國的國相,類似曹操後來擔任過的濟南相。
這個職位挺有意思的,公元189年,董卓之亂,荀攸與何顒等人密謀刺董不成後棄官而逃,董卓死後(192年),荀攸重新被征召,升任任城相,沒有赴任,同年,青州黃巾入兗州,任城相鄭遂被殺,兗州刺史劉岱被殺,促成了曹操被鮑信等人迎入兗州。
個人傾向於,喬羽擔任任城相不止早於192年,應該在公元189年之前,公元190年的討伐董卓,兗州響應的人是很多的,其中來的東郡太守喬瑁是喬玄的侄子,而關於喬羽沒有任何的記載,你說他廢柴,也不是的,能當任城相,起碼能力不會太差(而且不是買官上來的,喬家真的沒錢),但是他的記載就這一句,死得挺早的可能性更大。
尤其是討董之後,劉岱能因為私人恩怨殺喬瑁,我理解為喬玄的遺留作用已經所剩無幾了(喬玄是兗州梁國人,兒子和族子都在兗州做官)
*關於喬玄的官位:他的含金量還是有的,他當上三公在漢靈帝開始賣官之前,之後就稱病了(不過也確實病了)畢竟那個時候將近70了。
太尉喬玄碑上,對喬玄的評價是——
【公性質直,不憚強禦,在憲台則有儘規之忠,領州郡則有虎胗之威。其拔賢如旋流,討惡如霆擊。每所臨向,清風先翔,遠近豫震。】
————————
本文女主背景基於以上設定,喬同“橋”,按喬寫了。
大小喬跟喬玄無關,喬瑁也不是喬玄兒子(揣手手)
大概就是這些想說的啦~希望大家閱讀愉快!
防止信息量太集中,還有一更在晚上六點~(揮手)(不要養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