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璃:“……”她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想想還是算了吧。
**
朝會散去之後,眾卿也並未離開,因為他們還要看看張騫特意從遙遠的西域帶回來的特產。
眾人一起移步去了宣室殿前的空地,宦者將那頭非常大的駱駝牽到了大家麵前,讓臣子們見到了新物種。
隨後他又將他從西域各國帶來的一些水果蔬菜的種子,一一取了出來。
“這是胡豆種子(蠶豆),這些是大蒜和胡荽(香菜),這是胡瓜(黃瓜),這是胡桃(核桃)……”
張騫將自己帶回來的種子一一羅列,隨後等著大家詢問他關於這些東西的時候,他卻發現眾人對這些從西域來的農作物好像都不感興趣。
卻聽汲黯道:“這些東西也沒什麼稀罕,咱們大漢不是都有麼?”
張騫:“?”
汲黯指著大蒜道:“我最喜歡生吃大蒜頭了,刺激。”
張騫:“。”
主父偃指著胡荽道:“煮魚的時候放香菜,很入味,我喜歡。”
張騫:“……”突然覺得自己這一趟西域白跑了!
劉徹還惦記著那個可以給馬吃的牧草,他開口問:“就這些東西嗎?那個可以給馬吃的苜蓿草呢?”
張騫一怔,連忙道:“有的!”
說著他又從箱子裡繼續往外拿東西,將帶著泥土的苜蓿草給皇後看:“這種草來自大宛,臣聽大宛人說,長出苜蓿草的地方,土地都很肥沃,想來這草對莊家是有好處的。”
劉徹頗為感興趣道:“還有這種事嗎?”
“皇後怎麼知道這個出自大宛國的牧草?”其實張騫的心中已經有了答案,他將目光看向了一直安靜的跟在皇後身邊的小姑娘身上。
這個小姑娘應該就是傳聞中的長公主吧!
劉徹自然沒必要回答張騫的問題,他反問道:“還有其他東西麼?”
當然還有的,張騫陸續將箱子裡剩下的東西全都取了出來,劉璃看到了自己最想看到的葡萄苗。不過顯然,這麼多天過去了,這些葡萄苗似乎已經快要死了。
雖然張騫帶回來的絕大部分東西,如今的大漢早就已經擁有,並且還研究出了種植的技巧,但是張騫還是受到了阿嬌的表揚和肯定,這樣一來張騫的心裡多少也好受了一些。
新鮮的事物觀賞結束,大家這才有秩序的散去,阿嬌見張騫還站在這裡,揚眉道:“張公此番勞累,不如先去官署休息。”
張騫向天子作了一揖,隨後才開口道:“陛下,臣鬥膽,能否讓臣和建陵公主對話。”
“你要和朕的女兒說什麼?”阿嬌當然還不知道其中的原委,有些好奇張騫一個建元二年就離開大漢的人,怎麼回知道阿璃呢?
“臣這一路回來,皆能聽到關於建陵公主的事情,所以很想見一見公主。”主要還是很好奇,建陵公主是怎麼得到來自西域各國特產的。
劉璃落落大方的從劉徹身邊走出來,抬手向張騫作揖:“張公,我便是你要找的建陵公主。”
張騫彎腰向劉璃回了一禮:“建陵公主。”
“張公想與我說什麼,不如移步側殿,細細道來吧。”劉璃大概猜到張騫想問什麼,直接引他去偏殿。
阿嬌看著劉璃和張湯一前一後離開的背影,挑了挑眉便準備回宣室殿。
“等等……陛下。”因為在外麵,劉徹沒有喚出阿嬌的名字。
阿嬌側頭看他:“什麼事?”
劉徹抿了抿唇,又垂下眼簾似乎在醞釀著什麼,最後他多少帶著點扭捏,抬眸看向眼前的“男人”,嬌聲道:“你在大殿內說的那句話非常好聽。”
阿嬌:“哪句?”她在大殿內說了好多話來著。
“就是那句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話簡直說到了劉徹的心窩窩裡,那一刻的阿嬌是如此的讓他心動!
原來這個世界上最懂他的人,還是他的阿嬌。也隻有阿嬌才能如此和他心之共鳴!
想到這裡,劉徹的內心情難自禁,他直接當著不遠處的守衛和宮女們的麵,撲到了阿嬌身邊,踮起腳尖親了一下她的側臉。
阿嬌呆住了:“……”他在乾嘛啊?
有毛病吧,當著這麼多人的麵做出這樣的舉動?!
而且那句話也不是她想出來的啊,是阿璃事先告訴她要這樣說,她才這樣說的呀!
其實這句話出自漢元帝時期,一個叫陳湯的名將上書中的內容。劉璃突然想到了,就告訴了阿嬌,可以用這樣的話來鼓舞人心,統一士氣。
沒想到就這樣一句話,竟然戳到了劉徹的心巴上。
**
劉璃和張騫來到了宣室殿的側殿,宮人還給兩人準備了點心和茶飲。
劉璃剛坐下,卻不想張騫對著她今日跪下行了一個跪禮,嚇得她一下子從位置上跳了起來,“你,你……你這是要乾嘛?”
“臣要感謝公主的救命之恩。”
劉璃:“我什麼時候救了你?”
“陳非將軍已經和我說了,是您曾經命令他救我,否則他也不會願意深入匈奴腹地,將我的妻兒救出來。”
劉璃愣住,陳非去救張騫的妻兒,竟然是因為自己的命令?她什麼時候給他下了這樣的命令?
怔忪的時候她突然想到,元光六年的龍城之戰,陳非因為沒能完成她的囑托,而一直放不下這件事情。所以當他聽到張騫的妻兒需要搭救的時候,就冒險深入了匈奴腹地?
啊這……她一時間不知道要怎麼說了,怎麼如此死腦筋呢?
劉璃連忙上前將張騫扶起來:“張公不必如此,並不是我對陳非將軍下的命令,許是他不忍看你們夫妻無法相見,所以才會幫你吧。”
觸碰到張騫的瞬間,劉璃也解鎖了張騫的好感值:70點。
劉璃滿意的揚了揚眉,感覺還不錯。
關於大漢為何會有西域農作物這一點,劉璃自然不能和張騫說真話,但她編瞎話的本事還是不錯的,於是她開口道:“張公,你有沒有想過,你可以去尋找西域,那麼西域各國的人也可能來我們大漢呀。你已經離開大漢十餘年了,回來之後可有好好的看看如今大漢的變化?”
這麼一說,確實沒有。
昨日張騫跟隨者陳非的軍隊回到長安,隨後便被安排住進了官署中,等待天子的傳召。今日一早便來麵見天子,向天子講述他在西域的見聞,哪裡有時間去看看如今的大漢呢?
劉璃笑了笑,揚唇笑道:“既然回來了,那就好好看看如今的大漢吧,不會讓你失望的。”
將張騫送出去之後,劉璃悄悄的鬆了一口氣,總算將他給糊弄過去了。
另外一邊,阿嬌和劉徹又召見了衛青和陳非兩人,主要是劉徹想要聽這次戰役的詳細過程,纏了阿嬌好久,阿嬌才答應召兩位將領來。
阿嬌發現劉徹越來越磨人了,有點煩他。
陳非和衛青分彆講述了他們的行軍路線,大體上和劉徹之前安排的一模一樣,沒有太大的變動。
劉徹像是想到了什麼,抬頭看向陳非,饒有興致的問:“驍勇侯,你來說說你是怎麼去匈奴腹地將張騫的妻兒救出來的?”
陳非也不隱瞞,將他們從出發到回來的經過都告訴了皇後,當然也包括了他們從匈奴帶回來的漢人少年。
劉徹一聽到有一個熟悉匈奴地形的漢人少年跟著他們一起回來了,又是一陣驚喜:“有這樣一個人在,日後安排李廣出擊匈奴的時候,倒也不怕他會迷路了!”
阿嬌斜眼看了看他。
陳非的表現讓劉徹非常的欣喜,這個少年將軍不僅將張騫給帶了回來,還帶回來一個活著的向導。
“你們兩個這次的軍功斐然,說吧,還想要什麼賞賜,儘管提出來。”劉徹覺得單是給他們封侯,賜封邑還不夠。
陳非和衛青互相看了一眼,陳非道:“臣為隻是為天子,為大漢效命。臣的一切都是陛下所賜,已然心滿意足,不需要更多的獎勵。”
這樣無欲無求的話,倒是讓劉徹有些不滿。對於帝王而言,臣子有欲望,便有了可以拿捏的辦法。若是什麼都不要,反而會讓劉徹忍不住想多,他是不是有什麼其他目的。
阿嬌開口道:“既然這樣,那就再給你增加一千食邑吧。”
陳非:“謝陛下賞賜。”
阿嬌看向衛青:“衛青,你有什麼想要的?”
衛青跟在天子身邊當了多年的侍中,後來又率領天子親衛,對天子還是有點了解的。所以當天子問他的時候,他想了想開口道:“臣想要為家中兩位姐姐求兩門親事,請陛下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