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降天火, 就算沒有劉璃的刻意營銷,百姓們吹捧建陵公主之勢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椒房殿大長秋喜滋滋的向皇後彙報民間之說:“小君,咱們公主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可高了哩, 百姓們紛紛說建陵公主乃是天女。”
劉徹聽著大長秋的話,纖眉微挑,唇角雖然帶著笑意,卻有些不辨喜怒:“哦,天女?”
沒有人比劉徹對這方麵更敏感了。
為帝王者,都自稱是天子,是上天的兒子, 是代表天神來管理人間的。所以天子便是天下之主,所有人都要臣服於天子。可現在天下的百姓竟然稱建陵公主為天女,這讓劉徹不得不多想了。
大長秋和皇後說這些, 也是想讓皇後高興高興, 畢竟當母親的知道自己的女兒在民間有如此的聲望, 必然是高興的。於是他點頭道:“是呀,百姓們現在連上古天神都不祭拜了, 都來拜建陵公主。”
劉徹:“。”
他的指尖微微一頓,追問道:“百姓具體是怎麼說的?”
大長秋將自己搜集來的百姓言論一一說給了皇後聽,最後還壓低了聲音補充了一句道:“還有望氣者稱,除歲夜天火綻放之時, 未央宮上空有天子之氣。”
天子一直在未央宮裡,卻沒有人站出來說宮中有天子之氣。怎麼偏偏在建陵公主求天火的時候, 就有人說有天子之氣了?
劉徹聽罷神情一凝,隨即哈哈笑了出來:“吾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大長秋:“諾。”
等大長秋離開後,劉徹的神情也冷了下來, 他指尖輕輕的敲著桌案,最後低喃一聲:“有點意思。”
三月,長安城內的醫院總算完工建成了。
劉璃要帶荀熠去熟悉醫院內的各種設施,挑了個休息日,帶著荀熠在醫院內好好的轉了一圈。
“後麵這快空地便是給你們用來曬草藥用的,地方大且陽光也充足。”劉璃站在住院部的樓上,指著樓下的空地道:“等人多了,你可能會覺得這裡留得位置小呢。”舉手間,大有揮斥方遒之氣勢,仿佛樓下的不是一片空地,而是一片江山。
在荀熠眼裡,這裡就仿佛是一個大了好幾倍的醫館,他也能看出劉璃對醫學方麵的重視。
“挺不錯的。”荀熠頷首道:“阿璃有心了。”
劉璃笑著說道:“我隻是覺得荀先生的才能不應該被埋沒,大漢應該有更多像荀先生這樣的醫者才是。”
看完了醫院,接下來就是給醫院裡添加設備還有學徒。兩人一邊往外走,劉璃一邊和荀熠說:“目前我已經篩選出了二十個人來這裡給荀先生當弟子,都是各地對醫學有一定基礎的人,荀先生教起來應該會輕鬆一點。”
荀熠應了一聲,“行,我定不負阿璃所托。”
劉璃的車輦就在門外,她轉頭看向荀熠,拱手道彆:“那我就先回去了,荀先生告辭。”
話音剛落,劉璃卻聽到一陣疾馳而來的馬蹄聲,轉頭卻見霍去病仗馬飛奔而來,匆匆從他們麵前跑過,不一會兒他又倏地停下,折返了回來在劉璃和荀熠麵前停下。
他翻身下馬,大步跑過來,濃眉下的眸子黝黑又顯得有些焦灼。他看了看劉璃,抱拳:“公主。”
劉璃見他神情焦慮,開口問:“你這麼急著做什麼去?”
霍去病卻看向荀熠:“荀大夫,你能不能隨我去救人?!”他的聲音輕顫,很明顯是緊張的。
荀熠皺了皺眉問:“何病?”
“我舅父的妾室夏夫人難產,我本想去未央宮尋醫官,半路看見了荀大夫,懇請荀大夫施救。”霍去病說著,直接九十度鞠躬拜禮。
荀熠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道:“帶路吧。”
劉璃見狀,連忙道:“荀先生坐我的車輦去吧。”
救人要緊。
荀熠點頭,和劉璃一起上馬車,禦者跟在霍去病身後,一起往長平侯府奔去。
馬車內,劉璃看向荀熠道:“沒想到荀先生還是一位婦科聖手。”
荀熠動了動眉梢,沒有什麼表情:“年輕的時候和師姐學過一段時間,師姐精於這方麵。”
“那應該去找淳於前輩來救人的。”劉璃輕輕的嘀咕了一聲。
荀熠搖搖頭道:“師姐年紀大,不宜如此奔波了。”
馬車很快在長平侯府前停下,劉璃和荀熠一起下馬車,仰頭打量著眼前的門闔。如今的長平侯府應該是這一片最有牌麵的府邸了吧,等衛青出征回來,恐怕要更上一層樓了。
霍去病翻身下馬,將馬交給迎接過來的門童,然後邀請荀熠和劉璃進去:“公主,荀大夫裡麵請。”
長平侯府的內在結構和陳非的驍勇侯府差不多,不過因為衛青家人多,府裡的婢女家丁也很多,看上去好像也更熱鬨一些。
霍去病一路將他們帶到了後院,劉璃沒想到長平侯府的後院更加熱鬨,竟然全是她眼熟的人。
不僅衛子夫在這裡,就連劉玥、劉玲和劉據也在,甚至還有曹襄。
好家夥,在這裡團建呢?
曹襄看見劉璃來了,眼前微微一亮:“阿璃?”
眾人看見劉璃出現在這裡,神情明顯都愣住了。衛少兒連忙上前將自己的兒子拽到了一旁:“你不是去請醫官了嗎?怎麼將……帶來了?”
霍去病連忙向母親介紹道:“母親,這位是荀熠荀先生,醫術勝過宮中醫官。兒子正好看見了荀大夫,便將他請來了,讓荀大夫進去救夏夫人吧。”
“可他是男子哎……”衛少兒說著,又瞄了一眼一旁的建陵公主,其實她更想知道為什麼建陵公主會跟著一起來。
荀熠聲音冷淡:“醫者眼裡沒有男女之分,到底需不需要我救?不需要的話,鄙人告辭。”
霍去病連忙阻攔:“荀大夫莫走!”
衛少兒轉頭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衛子夫,希望她能給個意見。
衛子夫捏緊了拳頭,深呼吸一下,走過來拜禮道:“請荀大夫救人。”這是願意信任眼前這個陌生人了。
有了衛子夫的話,其他人自然也不會再阻攔荀熠,一旁的婢女連忙將荀熠帶進了房間。
這下留在外麵的劉璃就尷尬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在她的身上。
劉璃:“。”
還是曹襄走到劉璃身邊,好奇道:“阿璃,你也認識那位荀大夫嗎?”
劉璃點點頭:“嗯。”她不欲多說,順口問道:“曹表兄怎麼在長平侯府?”
曹襄撓撓頭回道:“衛將軍長子今日兩周歲,我來湊個熱鬨。”
原來是這樣啊,難怪衛子夫還有她的兒女都在這裡。也不知道荀熠救人需要多久,劉璃猶豫了一下,實在不想留在這裡被人圍觀,她微微抬頭剛要開口,卻聽衛子夫道:“來人,給建陵公主備座。”
一旁的侍女應了一聲:“諾。”而後匆忙搬來椅子,請劉璃坐下。
劉璃猶豫了一下,隻好接受邀請,在椅子上坐下,安靜的等待著荀熠出來。在等待的時候,劉璃將目光移到了衛子夫的身上,大大方方的和她四目相對。
衛子夫微微一愣,而後神情不自在的垂下了眼眸,不再看她。
劉璃在心中舒了一口氣,子曰:當彆人看你的目光讓你覺得不自在的時候,你就看回去,這樣不自在的人就會變成對方了。
這下輪到劉璃打量著眼前的衛子夫了。
據說衛子夫當年入宮的時候才十五歲,如今已經是三個孩子母親的衛子夫,今年也有三十歲了。毫無疑問的,衛子夫其實也很漂亮,畢竟她曾經是平陽侯府的舞姬,若不漂亮也不可能被當年的劉徹一眼看中。
她的氣質和阿嬌截然不同,如果阿嬌的美是張揚且明豔的,那衛子夫的美便如同涓涓細流一樣,帶著一種叫人賞心悅目的氣質。這樣的氣質在她此時年齡的襯托下,變得更加有韻味了。
或許和她是重生的,也有一定的關係吧。
房間內隱約傳來女人痛苦的叫聲,將劉璃的思緒喚回了現實,她聽得頭皮發麻,在這古代生孩子就要這樣硬生,實在是太可怕了。
房間的門總算被打開了。大家看荀熠走出來,連忙迎上去。
衛子夫連忙問:“荀大夫,怎麼樣了?”
“我為這位夫人施了針,將她喚醒了,接下來就交給產婆了。”荀熠緩緩說道:“這位夫人體寒,之後最好還是不要再受孕了。”
衛子夫:“多謝荀大夫施救。”
荀熠隻是微微頷首,從眾人中間穿過,對劉璃道:“阿璃,走吧。”
劉璃點點頭,看向衛子夫,打了聲招呼:“衛夫人,我和荀先生先走了。”說罷,她轉身衝荀熠使了個眼色,兩人準備一起離開。
“等等。”身後的衛子夫突然叫住了兩人。
劉璃轉頭看向她,鳳眸中帶了幾分疑惑:“衛夫人還有什麼事嗎?”
衛子夫直了直腰杆,開口道:“不知這位荀先生家在何處?今日先生救了家弟的妾室和孩子,改日待家弟歸來,定登門道謝。”
荀熠:“不必了。”
劉璃抿唇一笑道:“衛將軍日後想要道謝的話,就去長安城內新建的長安醫院吧。”
今日荀熠救了衛青的小妾和孩子,就等於衛青欠了荀熠一個人情,就看衛青以後用什麼來還了。
衛子夫還想再說什麼,身後的產房突然傳出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眾人聽到了,也沒功夫再管劉璃和荀熠了。
劉璃扯了扯荀熠的衣擺,兩人一起悄悄離開。
她隱約聽到身後有人說什麼,夫人和三公子母子平安。哦豁,衛青真是厲害呀,三年抱了兩個兒子。算上他之前和原配生的長子,他的三個兒子都出生了吧。
隻是不知道,這個時空的衛家,還能不能達成一門五侯的頂級榮耀呢?
出了長平侯府的門,荀熠淡笑著開口道:“還勞煩阿璃送我回家。”
劉璃笑著點頭:“好。”
衛子夫抱了抱剛剛出生的孩子,又進房間看了看夏苓後,便也帶著三個兒女準備回未央宮了。坐在車輦上,衛子夫神情怔忪的看著車外,小女兒劉玲趴在她身邊道:“母親,剛才的小表弟好醜哦,皺巴巴的。”
衛子夫回了神,抬手摸摸女兒的腦袋:“等過一段時間,小表弟就不醜了。”
劉玲看向劉據:“我記得阿弟剛出生的時候也好醜,現在還挺漂亮的。”
劉據直直的坐著,聽到劉玲的話,他的小臉皺起來,糾正道:“阿姐,我是男孩子,你不能說我是漂亮。”
衛子夫目光溫柔的看著自己的兒女,不免想到這個世界裡已經不存在的三女兒。不,準確的說,消失的是她的二女兒。
前世,自己的四個兒女之間感情甚篤,長女阿玥溫順懂事,小女兒阿玲活潑可愛,唯獨排在中間的二女兒陽石公主劉琦,她關注得甚少。
以至於後來,她和公孫敬聲私通,並且犯了巫蠱時,她才驚覺自己對這個女兒的關心太少了。
這個世界劉徹的次女變成了陳皇後生的女兒劉璃,而且這個劉璃身上還出現了太多太多說不清的事情。
就像除夕夜晚上,出現在未央宮上的天火。
民間百姓如此吹捧這位建陵公主,甚至還稱其為天女。這不明擺著在挑釁劉徹的地位嗎?衛子夫不知道這位公主究竟想做什麼,但她覺得以劉徹的性子,是絕對不會允許有人窺視他的皇位,這位建陵公主怕不是在自掘墳墓。
**
——公元前124年,漢武帝元朔五年春,衛青等六位將軍共計十餘萬人出朔方郡高闕塞,討伐匈奴,獲匈奴首級兩萬餘,牲畜數十百萬頭。
五月,衛青等六位將軍漠南之戰大捷的消息傳回了長安,劉徹聽罷極為高興,給其他五位將軍都封了侯爵之位,賜了食邑和黃金,唯獨在封賞衛青的時候,他猶豫了。
按理說,這次戰功最為顯赫的便是衛青了,不僅斬了匈奴一萬餘人,還俘虜了匈奴小王十餘人,牲畜百萬計。這樣的功績,堪比高祖皇帝時的大將軍韓信!
如果此時他不是皇後的話,這個大將軍他會毫不猶豫的封給衛青,甚至還要大封特封,以示對他的獎勵。
畢竟衛青之前已經跟在他身邊好些年了,更何況衛青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賜給他的,所以劉徹絕對相信衛青的忠誠。
可劉徹也清楚,一旦冊封衛青為大將軍,賦予他最高統帥的權利,那麼對於此時還沒有嫡長子的自己來說,封劉據為太子也是早晚的事了。
就算他將次子劉閎記在名下,恐怕朝中也會有人反對,畢竟大家都知道劉閎並非是嫡子。
而以上這些,都是次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