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 農耕帝國1(1 / 2)

【鳥糞戰爭持續了四年,參與國有三個,秘魯,智利和玻利維亞,是不是像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戰爭】

“東漢末年,魏蜀吳為了權力和地盤爭鬥。這後世的外邦因為鳥糞爭鬥,真是。”李世民搖搖頭,有些無語。

但他也不傻,知道利益動人心,有三個國家願意為了鳥糞打仗,還一打就是四年,隻能說明這鳥糞的確極為重要。

而真正的三國時期,曹操、孫權、劉備瘋狂心動。

此時的三人都還沒有自立為王,曹丕自立魏國時曹操已經病死。

天幕提前的劇透讓曹操對上了幕僚們不敢置信的眼神,孫權和周瑜猜測天幕說得“吳”是不是他們東吳,劉備還帶著張飛關羽投去來自小可憐的羨慕。

【在德國化學家弗裡茨·哈珀還沒有發明哈珀法實現人工合成氨氣之前,世界各地的農業生產主要依靠天然肥料。鳥糞富含氮和磷,是一種極為優質的有機肥料,對農業生產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天然肥料我們也有,不就是大糞,牲畜糞肥嗎,為什麼非得是鳥糞?”朱元璋聽得格外認真。

他不理解,明明牲畜的糞肥更多,那鳥糞那麼一點點,能起什麼作用,一畝地需要多少鳥糞才行,遠遠不夠吧。

朱棣也在問:“氮和磷又是什麼?還可以人工合成?化學家是什麼家?”

化學又是什麼?

看起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裡麵聽不懂的太多了。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這裡麵的信息很重要。

識字的快速自己記錄,不識字的著急,用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後又怕被小孩弄花,最後索性用木炭在自家房子的土牆壁上畫。

畫出一隻隻天幕上那種海鳥的模樣,再畫出一滴滴往下落的鳥糞,重重地圈起來,表示:很重要!

從這一天起,許多百姓家的牆壁上多出了各種各樣的鳥類塗鴉,看起來仿佛是某種神秘的圖騰信仰。

而對於古代農民而言,土地就是他們的生存之路,能讓土地提高產量,那就是信仰。

【秘魯的鳥糞是因為地處沿海,大量的海鳥抵達,會降落大量鳥糞,可以說秘魯人是不費吹灰之力,在家裡躺著可以等天上掉錢。】

【秘魯因為鳥糞,不僅農業得到了大力發展,快速地繁榮起來,還對外出口鳥糞到世界各地。因為采集鳥糞的勞動力不足,甚至對外大力雇傭黑奴、華工等作為廉價勞動力,形成了長達40多年的經濟繁榮時期。】

【秘魯在這40年時間裡,單純是出口鳥糞,就賺取了大約1億英鎊,成為了拉丁美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當地人把鳥糞叫做“白色的金子”。】

嬴政強行來了幾個深呼吸,才按捺下自己加速度的心跳。

大秦此時的農業技術比後麵的封建王朝更差,要啥啥沒有,如果有鳥糞,對於大秦來說是最快最省事的提升產量方法。

尤其是鳥糞還可以對外貿易掙錢,這不

是金子是什麼!

劉徹眼睛都紅了:“鳥糞賺1億!這麼值錢!”

他不羨慕對外貿易,他有張騫,未來還會有絲綢之路。

但是絲綢之路的絲綢也需要人力,鳥糞不需要,采集鳥糞的勞動力他不缺,所以他的鳥兒呢,怎樣才能把鳥都吸引到大漢來拉屎?

“果然是天上掉錢!”

李世民也羨慕了。

大唐要是靠鳥糞能賺個1億,繁榮個40年,他還打什麼仗,大家都可以集體躺平了!

“地處沿海,海上果然多寶藏!”朱元璋兩眼冒光,已經感受到天幕提到各種技術的好處,朱元璋下令起來毫不猶豫:“讓沿海的官員注意收集沿海鳥糞,不許隨意獵殺鳥類。”

不需要人出飼料去喂養,送上門的肥料,既能肥田還能賣去賺錢,多好的鳥啊,這哪裡是什麼扁毛畜生,這就是大明的國鳥!

【我國有句古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秘魯因為天降橫財帶來巨額財富,但是當它國力不足以保護這份財富時,就如同小兒抱重金過市,緊隨財富而來的,就是災難。】

【沒多久,鄰國的智利和玻利維亞集體朝秘魯發動攻擊,這一場戰爭長達四年,幾經波折。先是智利和玻利維亞結盟,後來秘魯和玻利維亞結盟,各種亂鬥,不亞於三國之戰。】

【戰爭最終的結果是智利獲勝,秘魯和玻利維亞戰敗,玻利維亞和秘魯被迫割地,把盛產鳥糞的阿塔卡馬沙漠地區割讓給智利,智利靠這筆財富,使得國家興旺一時。】

聽到因為鳥糞暴富的秘魯戰敗,連地都被割讓了,趙匡胤有了深深的共情。

他深刻記得天幕說得有關大宋的一切,比如大宋曾經的繁榮富庶,是能比肩大唐盛世的富裕!

還比如大宋的重文抑武,不斷地挨打,不斷地賠償,富庶全是給敵人在賺錢。

現在看到秘魯的富裕同樣守不住,連生產鳥糞的地區都被割讓了,感慨頗多。

“果然,必須發展武力!不然再怎麼富裕全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可能很多人要問,為什麼他們非得搶鳥糞,用其他糞肥不行嗎?】

【華夏作為一個農耕大國,許多農業種植技術是祖輩相傳,大家覺得習以為常的事情是祖祖輩輩一代代實踐之後積累出來的,大家覺得不起眼的常識其實在其他國家可能根本沒有】

【比如鳥糞,在其他國家一直是糞肥的重要來源。在遠古時期,印第安人也很看重鳥糞,用鳥糞種土豆,還是限量給部落分肥,甚至為此下令禁止獵殺鳥類,如果獵殺鳥類要判處死刑。】

抓鳥吃的小孩手裡的烤小鳥“啪嗒”一下子掉下來,哇哇大哭著去找自己父母:“爹!娘!我再也不吃小鳥了,不要殺我!”

他的爹娘心情也很複雜。

鄉下的孩子誰沒吃過小鳥呢,一年到頭吃不到肉,水裡的魚也不好捕撈,能抓到小鳥開開葷打打牙祭已經算是難得的美味,沒想到原來在彆的地方獵殺鳥要判處死刑。

【華夏的糞肥技術很早就有了,可以往前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時期,先人已經認識到植物對土地的依賴性,到戰國時期,開始有了“土”和“壤”不同的區分。

東漢時期鄭玄在注釋《周禮》時說,萬物自然生長的地方叫“土”,人們進行耕作栽培的地方叫做“壤”。

意思就是,“土”是指自然形成的土地,而“壤”是通過人力加工的。

到漢朝時期,人們對於地力和農作物生長的關係進一步加深,在《史記·樂書》裡明確記載:“土敝則草木不長……氣衰則生物不育。”

王充在《論衡》裡也提到:“地力盛者草木暢茂,一畝之收,當中田五畝之分。苗田,人知出穀多者地力盛。”

所謂的“地力盛”,就是土壤肥沃的田地。

為了讓田地變得肥沃,從春秋戰國時期一直到清朝,各朝各代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甚至奴隸,都很重視對田地施肥和積肥、堆肥。

.

提到農業,除了常年耕種的農人最懂,在朝堂上,就是治粟內史最懂。

“戰國時期,使用人糞尿、畜糞、雜草、草木灰,民間糞肥不夠就用雜草漚肥,也比完全不施肥好用。到了我大秦,又開始用廄肥、蠶沙、骨汁、豆萁、河泥等等,尤其是廄肥極為好用。不知道後世是否有更好的肥料。”大秦的治粟內史給嬴政和其他大臣解釋。

說完他又有些憂愁,夾雜著期待:“後世經濟繁榮,人多而且長壽,定然農業更為發達,就是不知道後世用的肥料我們能不能用。”

嬴政淡淡道:“知道總比不知道好,記下來試試就知道行不行。”

現如今他的鹹陽人才眾多,擁有百家之才,其中就有擅長種地的農家,再複雜也不帶怕的。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魏馮太後問大司農:“現在百姓使用什麼肥料為主?”

大司農恭敬回答道:“牲畜和人的糞肥、草木灰、河泥、廄肥等等前朝傳下來的法子都有用,現在還有了新的法子,用舊牆土河栽培綠肥作為肥料,效力極佳。”

——北魏時期的栽培綠肥,是華夏肥料發展史上重要的創舉,從采用廢料利用變成主動去栽培綠肥,可以不再依賴於能得到多少廢料,通過種植得到了一種取之不儘、源源不絕的再生肥料。

“大明有最好的糞肥,什麼都不缺。”明朝時期的朱棣聽到天幕說起糞肥十分自信,“不過有鳥糞也不錯,多多益善,還可以賣錢。”

清朝的弘曆更為自信:“大清有前朝農書《齊民要術》《農政全書》《沈氏農書》,還有本朝的《知本提綱》,製肥之法豐富,根本不缺糞肥。”

乾隆十二年,楊屾著農書《知本提綱》。

農學家楊屾在陝西設館教學,他不僅向學子講述儒家文化,宣揚傳統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四業”,同時很重視農業生產,強調“夫欲修四業之全,宜先知農務之要”。

楊屾的弟子鄭世鐸在其指導下,結合楊

屾上課的提綱,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在裡麵記錄了耕作栽培、農桑樹畜等各方麵的技術,可以說是集大成者之作。

《知本提綱》吸取前人經驗,結合當朝的流行糞肥法,將所有肥料積製方法總結成“釀造十法”。

同樣是乾隆年間,人口突飛猛進,突破人口三億大關。

人口暴增需要食物,這本書得到了清朝官府的重視,到光緒年間還在重新刊印,農人對於製肥的方法也比前朝多了許多選擇,達到了封建時期的巔峰。

明清的帝王們正對比前朝,頗為自得時,天幕恰好提到了他們。

【我國古代,肥料最為鼎盛的是明清時期】

【明清時期的多熟種植飛速發展,田間套種、複種空前提高,對肥料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後,百姓千方百計做肥料,開發出糞肥、餅肥、渣肥、骨肥、土肥、灰肥、綠肥、無機肥料、稿秸肥、雜肥等共計11大類,總共130餘種。】

【同時明清時期不僅肥料來源更廣闊,還注重肥料的積製加工,能最大效果的提高肥料對田地的作用。比如配製肥料成分,有了混合的雜肥、廄肥、餅肥、火糞,而且還配製有糞丹。】

“大宋就有餅肥!是我大宋開始有的!”宋朝的陳敷正在寫農書,聽到天幕講起自己擅長的,十分激動。

後世也很重視農業,果然他的選擇沒錯!

想到這裡,他抬筆一邊記錄天幕所說的知識,一邊補充:“牲畜糞肥不夠也不要緊,用穀殼、腐敗的樹葉,積在水池中,再收聚洗碗水喝淘米水泔水進行漚製,時間久了腐爛了也可以當肥料。”

“用紫雲英或者蠶豆姆,再加上河泥攪拌均勻,堆積漚製後,可以得到‘窨花草’和‘窨蠶豆姆’,同樣好用。”明朝,一位姓沈的文人繼續補充。

這些由民間百姓發現的農業生產知識,由有心的文人士大夫記錄寫成書後,代代相傳,哪怕經曆了戰火、經曆了改朝換代的人口更迭,依然把華夏幾千年的農耕智慧傳承了下去,許多方法一直持續到現代還在使用。

比如一直到現代,有些農家還有用泔水漚肥的方法,“窨花草”和“窨蠶豆姆”同樣在繼續使用,在南方被統稱為“窨草塘泥”。

【大家可以看到,許多漚肥法現代的農戶依然有在使用。都說華夏種花家哪怕是到了國外、到了南極、到了外太空,也不忘種地】

荊咕一邊說,一邊配圖,這一次都是文字講解,特意把華夏古代那些跨時代性的厲害糞肥法記錄下來。

看到曆史上發明於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前的漚肥法,再聯想小時候在鄉下老家看到老一輩的人漚肥的方法,荊咕深刻有一種華夏傳承千年的驕傲。

【華夏千年的曆史不僅僅刻在文物上,寫在漢字裡,也刻入了祖祖輩輩相傳的農耕文明裡】

【我們現在很多老一輩仿佛無師自通的漚肥法,都來自老祖宗的饋贈】

天幕下,看到荊咕放大字體的漚肥法講解,眾人齊齊激動了。

“快,

”

“⑨_[]⑨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綠肥可以自己種不錯,雜肥咱也可以使。”

“還是這綠肥好,可以自己種。”

“火糞?原來肥料也可以燒出來,這個也簡單。”

“天幕真是急人所急,正適合大秦!”

大秦,嬴政看著筆吏已經熟練有加的迅筆如飛,還有時間跟治栗內史交談:“農家定然已經去嘗試了,你們也不能落後。”

治栗內史渾身顫抖,那是一想到大秦即將能大幅度提高產量時激動的。

“諾!臣定不負所托!”

劉徹激動地拍大腿:“好後輩哈哈,把這些製作法好好抄下來,讓治栗內史挨個嘗試!”

隻要大漢能提高產量,同樣的田地產出更多的糧食,他就能擁有更多更強壯的士兵。

等到大漢兵強馬壯,良將長成,何愁匈奴不滅!

“難怪明清讓女人纏足,這麼多花樣,是不需要女人去耕地。”李世民似乎明白了後麵的明清為什麼那麼肆無忌憚約束女子。

就像天幕說漢朝,漢初缺人口時,宮中還有女官女騎兵,民間也有很多女商販。

但是當漢朝中後期,沒有戰爭威脅,農業經濟也穩定下來,就開始把女人趕回家中,開始提出男尊女卑、女人要守節不許改嫁。因為改嫁會把前夫家的財產帶走。打著大義的名頭,守護大家族的財產,這個財產也包括女人本身。

長孫皇後在天幕出現後就放下手頭的工作,聽到這裡忍不住搖頭:“男耕女織本是內外協調,但是通過纏足把女人困在家裡織布,這可真是。”

華夏農人交稅一向都是糧食稅和布幣稅並重,“男耕”是種地交糧食稅,“女織”是織布交布幣稅。

農家的女人沒有財產但是也離不開女人,沒有女人,誰去織布交布幣稅?

長孫皇後不相信明清女人不需要織布,但是想想因為被纏足了哪裡都不能去,更不可能像大唐女子一樣騎馬、打馬球,隻能坐在家中織布,就覺得一陣的可悲。

明明盛世也有女子的一份功勞,那份精彩的風景她們卻完全沒機會看到。

【華夏作為農業大國,農耕技術妥妥的站在時代的前列,單單一個造肥技術,可以吊打同時代所有國家!】

不跟後世對比,因為生產力完全不是一個級彆,還會涉及到工業、商業和政治製度等方方麵麵。

【請大家看看同時期的歐洲。】

灰暗的街頭,男女衣著臟兮兮的行走著,街頭的地磚糊著黑乎乎的不明物體,不敢細究到底是什麼東西。

天幕下的男人剛發現那些男人穿著的鞋子有些不同:“咦,怎麼男女都穿著高齒木屐?這鞋子跟木屐又有些不一樣?”

還有人發現沒有下雨婦人也舉著精致的刺繡小傘,甚至有男人手裡也提著傘:“外邦人這麼喜歡傘嗎?不下雨也打傘?”

這時一位男子匆匆忙忙穿過一條小巷,在

他頭頂,二樓有一扇窗戶打開。

“——”

?想看西羚墨的《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古人們正在看熱鬨找不同時,突然看到窗邊一位婦人探頭,還沒來得及批評婦人衣著大膽坦胸露胸時,隻見婦人端來一盆不知道什麼東西,“嘩啦啦——”直接往下澆下去!

她根本不看樓下有沒有路人經過,也不看自己手裡的到底是什麼東西,熟門熟路倒完,立刻關窗,順便把樓下的怒罵也關在窗外。

“@¥#%¥%!”

那可憐的路人被粘稠的不明物體潑了滿身,站在原地仰頭指著樓上一陣怒罵,根本沒有得到任何回饋。

路過的行人見到他滿身臟汙,習以為常聳聳肩:“自己不打傘怪誰。”

路人熟練地舉起傘穿過小巷,頭上窗戶聲打開的聲音不斷,嘩啦啦不明物體澆下來,但都被擋在了傘外。

臟汙積累到了路麵,也不要緊,高跟鞋可以從容地從中踏過。

嬴政:“……………………”

他默默舉起袖子,掩住了口鼻。

哪怕明知是天幕上的圖像,是另一個世界的事情,他仍然感覺仿佛自己也被熏到、被黏到了,渾身難受。

其他人不比他好到哪裡去。

矜持點的大臣捂眼睛的、捏鼻子的、捏眉心閉眼睛的,不矜持的公子控製不住的乾嘔:“yue——”

劉徹原本嬉皮笑臉,看得正高興,還有心思評論天幕上西方女人好不好看。

直到看到開窗時還在思考要不要給自己後妃也弄一兩件那種大膽的衣服,怪誘惑的。

然後……

劉徹再也不想了。

現在一想到那大膽的衣服,就會想到那婦人“大膽”的行為,然後就會想到那種味道和畫麵……

劉徹狠狠閉上眼睛,試圖把剛剛看到的那一幕徹底忘記。

但是越想忘記,越是無法忘記。

劉徹狠狠罵人:“連蠻夷都不如!”

匈奴算蠻夷,他也沒聽說匈奴會把糞便往人身上澆的!

朱元璋連乞丐都當過,本以為沒有什麼臟汙接受不了,看到這一幕終究是覺得自己還是弱了點。

“歐美?這就是後來打敗清朝的歐洲?就這臟汙玩意?”

他無法想象,這臟汙玩意是怎麼飛速發展,很快就超過幾千年曆史的華夏,並且飛速往前,站在了華夏的頭頂各種打壓。

就像現代人也無法想象,華夏明明曾經一直是世界的中心,怎麼突然就那麼落後,落後到被群毆到給那麼多國家割地賠款的地步。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

【歐洲的公元5世紀到15世紀被稱作中世紀,又叫做“黑暗時代”,許多資料斷代,農業回歸到原始的刀耕火種時代,技術緩慢。這一段時期,是華夏的南北朝到明朝中葉,正是農學家輩出、農業技術不斷提升的時代。】

【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宋朝陳敷的《陳敷農書》,

明朝不知名作者寫的《沈氏農書》,明末時期徐光啟的《農政全書》,清朝時期已經發達到封建王朝極致的農業離不開前朝農學家的知識傳承。】

“都是後麵的朝代。”嬴政好遺憾,自己看不到那些農書。

大秦剛剛經曆了戰爭,正需要啊!

這一刻,秦漢唐的三位千古一帝齊齊暗恨。

天幕沒放出這些後世書籍的內容,明明知道有這些農書卻看不到,太可恨了!

被點名的賈思勰、陳敷、徐光啟等人齊齊一愣:他們竟然因為農書青史留名了?

還被稱為“農學家”?

要知道“家”可是意味著一門一派領頭人物,後世給他們冠名為“農學家”,就是對他們在農學上的成就極為認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