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植物間諜3(2 / 2)

與桃子相關的木版年畫中,各種題材。

《連年福壽》《一品三仙》《五福壽為先》,都是以“桃”為長壽主題。

桃子寓意長壽和活力,桃木有辟邪之意,桃花寓意美麗,各種讚美,讓華夏文明與桃文明已經融為一體。

【咕咕我在搜查桃子的資料時,看到了有關桃子曆史的新曆史。】

天幕放出了一條科研新聞圖片:

2010年,在昆明市北部汽車客運站附近公路施工現場發現了枚保存完好的桃核化石,經過科學測定,該桃核化石距今約有260萬年,這一發現將桃子的演化曆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這些桃核的形態特征與現代桃十分相似,但由於缺乏對整個植物形態的認識,研究組將化石種定為“昆明桃”。

【目前關於“昆明桃”的具體信息不多,不作補充。或許有生之年,我們可以看到新的研究報告,追溯出桃子在裸子植物時期的模樣。】

【接下來,我們說說柑橘。】

【柑橘,原產中國,是橘、柑、橙、金柑,柚、枳等的總稱。】

古代柑橘同樣特彆珍貴。

古籍《禹貢》記載,4000年前的夏朝,我國的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產的柑橘,已列為貢稅之物。

周代,楚國將橘作為社樹,用於祭祀,是“封疆之木”,乃社稷的象征。

春秋戰國時期,屈原就曾寫下國人的第一首詠物詩《橘頌》。

秦漢時期,柑橘生產得到進一步發展。

《史記》裡記載:“齊必致魚鹽之海,楚必致桔柚之園”,說明楚地的柑橘與齊地的魚鹽生產並重。

【我們學過的課文裡,《晏子春秋·內篇雜下》裡,晏子使楚時,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來比喻人的習性會因環境影響而變。】

【不過這裡科普一下,“枳”和“橘”其實不是同一種之物。“枳”又名枸橘,俗稱臭橘,果肉少而味酸。橘和枳都屬於芸香科,但不同種;橘不會變成枳,古人認為二者是同一物有所誤會。】

【不過這也不能怪古人,實在是,柑橘是個非常龐大的家族,哪怕是現代人也容易分不清。】

天幕直接放出了一張柑橘的“族譜”,來展示柑橘科複雜的“倫.理”大戲。

首先是三位柑橘老祖宗:香櫞,橘子,柚子。

然後柑橘科中的任意兩位,都能雜交出新品種,也就導致柑橘家族完全不受限製,種類越來越多。

起因是華夏南方人,覺得柑橘好吃,把好吃的品種種在一起,就雜交出了許多新品種:

比如,橘子和柚子結合,有了橙子;

柚子和橙子結合,有了青檸;

橘子和香櫞結合,有了萊檬和粗檸檬;

橙子和祖先香櫞結合,有了檸檬;

橙子和祖先柚子結合,有了葡萄柚。

……

不是所有水果都可以這樣任意兩兩組合,但是柑橘科是,這也是它們獨特的天賦,是柑橘家族壯大的主要因素。

在不斷地兩兩結合繁殖新品種的過程中,柑橘科基因突變還出現了意外,柑橘家族多出了一位特殊的新成員——臍橙。

臍橙隻有果肉,沒有種子,相當於沒有生育能力的太監,成為了柑橘家族中的孤單後裔。

這個時候,就靠人類上場了。

早在臍橙出現前,人類已經發明了嫁接術,臍橙就是靠人類的嫁接之法,讓它沒有種子也可以繼續繁衍,並且成為了人類社會裡非常受歡迎的柑橘科“明星成員”

.

“嫁接啊!”

漢朝,氾勝之先是被五花八門的柑橘家族震驚,接著就被嫁接術啟發到了。

漢朝既有柑橘,也有嫁接術,隻是目前多用在瓠瓜種植上。

比如用布將十棵種子長出的十根莖捆在一起,用泥封住,幾天之後,這十根莖長在一起,再通過修剪留下最強壯的一根,這樣結出的葫蘆就比普通的葫蘆大十倍。

原來用在水果樹上也可以。

氾勝之看到天幕上放出的柑橘嫁接術,是用臍橙的樹枝斜切麵,嫁接到其他健壯的柑橘樹枝乾斜切麵上,然後用布條綁住,等一段時間,破開樹皮的兩個斜切麵會長到一起,不需要布條也可以繼續生長,用柑橘樹的營養來幫臍橙結果。

“柑橘科兩兩結合原來都可以,那兩兩嫁接是不是也都可以?這裡的結合是授粉還是都是嫁接?”

氾勝之越想越興奮。

天幕讓他出名後,現在很受陛下重視,完全有條件去做實驗。

這就去試試!

北魏時期,果樹嫁接已經進步了很多。

賈思勰回憶著梨樹的嫁接之法,感覺與柑橘科的嫁接已經基本吻合,而且梨樹嫁接之後結果比實生苗更快,想必柑橘科嫁接也會有更大的優勢。

可以試試!

.

唐初,那農人家中的兩姐妹一人看一人用樹枝刮鍋底灰,在牆上畫下嫁接過程。

儘管她們看得眼睛眨都不眨,還是怕忘記。

“說不準叔叔伯伯他們也會想去嫁接。”妹妹有些不安。

姐姐搖頭:“不會的,要交稅了,他們正忙。”

相比起家中的主要勞動力,兩個弱許多的女孩子去做柑橘樹實驗,也不會耽誤農活。

在農人眼裡,到底還是田地和糧食最重要。

“必須成功,不能失敗。”姐姐快速畫完,拿出鐮刀和樹枝,比劃著削樹皮應該削成什麼深度。

“好像隻削掉了表皮……”

“是嗎,會不會太淺了?”

“我也不確定……”

兩姐妹商量著,姐姐期期艾艾看著天幕,果樹還沒講完:

“要是天幕能放得更詳細一點就好了……”

【時間不斷往後發展,當古人見到的柑橘種類越來越多後,開始能辨彆不同的柑橘科,在著作裡也反映了出來。】

【南北朝時期,古籍《異苑》中已經區分出了“柑、橘、橙、柚”

南宋時期,韓彥直於1178年,撰寫《橘錄》,裡麵記錄了27種柑橘,這也是世界首部柑橘專著,足以說明華夏的柑橘種類之多。】

南宋韓彥直算是發現了,後世十分注重實用性,而且是方方麵麵。

無論是農耕,植物,還是詩詞,,都會認真鑽研。

這種態度讓他作為原作者自然十分高興,覺得沒有浪費自己的一番心血。

“既然這麼喜歡,我要好好寫,再多寫一點!”

天幕可是說了,這是世界上首部!首部!

才27種怎麼夠,天幕前麵放了那麼多種柑橘,他定然還有遺漏的,不奮鬥出個100種浪費上天幕的名氣!

【還是南宋韓彥直,他的《橘錄》也記載了古代最詳細的柑橘嫁接技術:

“取朱孿核洗淨,下肥土中,一年而長,又一年木大如小兒之拳,遇春月乃接。取諸柑之佳與桔之美者,經年向陽之枝以為砧。去地尺餘,留鋸截之,剔其皮,兩枝對接,勿動搖其根。掬土實其中以防水,藕護其外,麻束之。工之良者,揮斤之間,無不活著”。】

【大多柑橘種子曝曬至乾,要喪失發芽力,但是華夏古代園丁卻創造了連柑橘皮或剝開皮分瓣植入潤土中,讓我國的柑橘培育繁殖一直走在世界領先地位。】

這裡麵的柑橘嫁接技術,已經與現代十分接近:比如用柑橘裡麵的優秀種的枝條,鋸斷去皮,兩枝對接,還要裹土防水,用麻布綁起來,可以提高存活率。

在近現代許多果農依然在用這樣傳統而樸實的嫁接術,簡單便捷而且存活率很高。

.

“太好了,這個很齊全!”

這一段文字對於兩姐妹、以及天幕其他地方有心學習的古人來說,來得正是時候。

對於柑橘技術和嫁接術相對較差的秦漢來說,更是時候。

“大秦又可以多一些水果了。”嬴政很自信。

這麼簡單的嫁接術,農家要是不會那都不配自稱農家。

扶蘇欲言又止。

父皇,有沒有一種可能,農家子弟已經忙得沒時間研究嫁接術了呢?

農家首領表示:沒有時間擠也要擠出來!農家人,從不認輸!

【關於橘子,還有個有趣的小故事。】

唐朝時期,四川益州,一位地方官給朝廷上貢時,看到柑橘都被用紙張包裹起來,好奇了:

“這柑橘為什麼要用紙張包裹?”

負責辦事的小吏連忙回複:“回大人的話,用紙張包裹柑橘既可以保鮮,也可以減少柑橘的水分流失。”

地方官想了想,看著粗糙的紙張顯得水果都變得

灰撲撲了,十分不滿:“平民用紙張包裹倒也無事,給朝廷上貢還用紙張是不是太不夠恭敬了?”

小吏也苦惱了,他覺得用紙包柑橘已經很奢侈了,這時許多寒門子弟買紙練字都舍不得,哪裡不夠恭敬?

地方官看著自己身上的華服,眼前一亮:“要不,改用細布?”

小吏連忙捧場:“大人英明,那便改用綢布吧。”

在地方官的監督下,小吏效率很高,當即把柑橘全部換成細布包裹,一個個包裹的像是珠寶首飾似的,看起來就很華貴。

等到這一批貢品被送往京城,地方官回到官府裡,還在想著此事,又覺察出幾分不妥來:“改用細布是不是又太過奢靡浪費?陛下會不會責罵我浪費民力物力?”

同僚無語了:“想什麼呢,送都送了。”

地方官摸摸頭:“也是,也是。”

話雖如此,但是回到家中,又忍不住嘀咕:“紙張樸素但是節省,綢布華貴但是浪費啊。”

夫人問地方官什麼事,地方官如此這般說完,立刻詢問是不是不妥,誰知夫人也道:“送都送了,這時貢品恐怕都出四川了,你這擔心是不是擔心的太遲了?”

地方官一時惱怒了:“哎,你個婦人懂什麼。”

夫人白了他一眼,回房睡覺去了。

等到了床上,地方官徹夜難眠,輾轉反側,嘴裡念念有詞:“細布,紙張……”

睡夢中,嘴裡還在喃喃念叨:“紙,布……”

一連好多日,魂牽夢繞。

眼看著貢品差不多時間也要到京城了,沒有什麼消息,地方官正要鬆口氣,坐在官府裡辦公務著,突然聽到驛站有小吏來通傳:“禦史柑子布來了!”

地方官猛地從座位上站起身來!

“什麼!柑子布被打回來了?還有禦史來查柑子布的事!”

完了完了!陛下真得生氣了!

地方官急的親自去跟禦史解釋,一進驛站就給年輕禦史行大禮,弄得禦史一愣一愣:“嗯?大人這麼熱情?”

地方官看到陌生麵孔,戰戰兢兢:“大人是禦史?大人聽我解釋。”

說著把柑橘用紙張還是用細布包裹如此這般解釋一番,聽得禦史莫名其妙。

說完之後,禦史終於明白哪裡不對勁了。

禦史一拱手,重新正式介紹:“在下姓甘,名子布,是朝廷派遣的禦史。”

地方官聽到這個名字,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誤會了什麼:“啊!”

一同前來的同僚控製不住爆笑,拉著禦史解釋:“哈哈哈哈,他怕朝廷責罵他用布包裹柑橘的事,聽到你名字還以為是柑子布的事發了!”

同僚給禦史解釋了柑橘包紙和包細布的故事,說得地方官尷尬到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甘子布禦史也覺察出了誤會,笑得前仰後合:“哈哈哈哈放心,本禦史來不是為了柑子布!哈哈哈哈!”

天幕畫麵一轉,放出了現代

的四川柑橘。

彩色的紙箱外麵,寫著“四川粑粑柑”。

打開四四方方的紙箱蓋子,裡麵的柑橘都用紙張包好,用塑料盒分隔成整整齊齊的橫豎幾排,看起來大小相同

現代的四川柑橘依然用紙張包柑橘,包括很有名的粑粑柑,本地人稱呼柑橘也是說“柑子”。

.

“原來後世的柑橘也用紙包裹,紙看來果然對保鮮有特殊作用。”

武周時期,曾經的年輕禦史甘子布已經成了五品大員,但可惜,他拚了老命換來的五品官服沒法穿,自己正臥病在床,眼看著要不行了。

甘子布把五品官服鋪在自己身上,想著死也甘心了,沒想到天幕給了自己如此大的驚喜。

“咳咳,我都上天慕了,我不能死!”

甘子布猛地撐起身體,對著仆人道:“藥呢?我的藥?我還可以喝,還能活!”

又升官又上天幕,就算彆人嘲笑他為了陪武皇陛下封禪把自己折騰病了有什麼!

他也算是名揚天下了!

.

“甘子布這個名字怎麼這麼耳熟?”武曌在宮中,聽得嘴角含笑。

說起來,每年各地的貢品那麼多,她還真沒注意柑橘到底是用紙包還是用細布,下一次可要好好看看。

上官婉兒倒是提前想起,提醒道:“陛下,就是您在嵩山那次,那位驢車……”

一說嵩山、驢車,武曌就想起來了:“哦,他啊。”

公元696年,武曌想要去嵩山封禪,朝中有許多大臣反對,也有大臣支持。

這一位甘子布,以一種獨特的方式表達了他的支持:當時已經生病的甘子布,為了能參與武皇嵩山封禪,硬是把自己綁在驢車上,駕駛著驢車抵達嵩山。

武曌當時就被甘子布的“誠意”感動了。

從嵩山封禪回來後,武曌改年號為“登封”,河南登封縣就是打這兒來的。

然後,武曌不負甘子布所望,特旨甘子布恩加兩級,為五品朝廷命官。

但是很可惜,曆史上,本就生病的甘子布因為自己的折騰,升官後還沒來得及發財,在登封病重,在眾人的慶祝聲中,抱著新的官服官帽死在激動的心情中。

因為天幕的出現,甘子布憋足了那一口氣,硬生生熬了過去。

比起升官就死,他覺得他還可以再研究一下柑橘!

【有些地方也喜歡把“橘子”稱作“桔子”,這二者有什麼區彆呢?】

【“桔”其實是“橘”的俗字,一般多用於俗文書的一種與字書規範寫法不同的字。

由於“桔”含著一個“吉祥”的“吉”字,民間常把柑橘叫“大桔”,取其諧音“大吉”,代表“吉祥”和“團聚”。】

在現代的街頭,寒冷的冬季,滿大街喜氣洋洋,那是即將過年的氣氛。

到處掛著鞭炮、春聯、門神畫像,賣的火爆之餘,還有年宵花、綠植也賣的很火爆。

“老板,買棵年橘啊,年年大吉!”

賣綠植的老板對著忙著辦年貨的百姓吆喝著,百姓很吃這一套,不少人被吸引進去,然後搬著一盆金橘樹出來。

——金橘樹,也被稱為“年橘”,取“年年大吉”的寓意。

過年當日,在喜慶的鞭炮聲中,小孩兒被裹成一個喜慶的圓球似的,顛兒顛兒地去給家中長輩拜年。

長輩先塞個橘子:“這是福桔!”

再給個紅包:“壓歲錢!”

新人結婚時,也會準備一籃橘子,給新娘吃橘子,取橘子裡“多籽”的寓意,祈願“多子”和“早生貴子”……

【桃樹原產於我國,並且在曆史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桃這一植物通過“絲綢之路”傳到世界各地,與蘋果、梨樹並列為世界“三大知名果樹”。】

【在向外傳播的過程中,桃子被稱作“波斯果”,柑橘被稱為“中國蘋果”,其實桃子既不是波斯產的,柑橘也不是蘋果。而且蘋果的祖先,也是在華夏新疆。】

【現在,讓我們說一說華夏水果外傳的故事,這裡麵就包括前麵提到的獼猴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