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技術相隔太遙遠,哪怕有材料也毫無頭緒。
在民間,不懂的百姓和微微懂行的工匠同樣在議論。
“那飛機好像個大鳥,人坐在鳥肚子裡麵飛上天。”
“我們也有竹子,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做?”
“太遠了,看不到裡麵怎麼做得。”
“後世的看不到,但是大鳥我們大秦有啊!”
一句話啟發了無數人,工匠們看著天上飛過的鳥,躍躍欲試想去抓鳥,這時天幕展現了新的畫麵,頓時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竹子,雖然被認為是君子品性,但是在不同人的手中,染上了不同的氣息。】
【在文人筆下,是風雅之物;在農人手中,是生活用品;在獵人手中,是狩獵機關。】
用竹篾編織魚簍,可以捕捉泥鰍小魚;
把竹片削尖,埋伏陷阱,既可以捕捉森林裡的獵物,也可以用來防禦敵人。
冷兵器時代,竹子已經具有一定的殺傷力。
到了熱武器時代,竹子依然沒有被放過。
【到了野心家的手中,也可以成為戰場上的致命武器。】
【1797年,法國青年羅齊爾從100多米高的熱氣球上跳下,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跳傘。
1801年,英國空氣動力學家喬治·凱利聽說了羅齊爾的故事,受到啟發,根據風箏和鳥的飛行原理,通過8年的研究探索,終於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滑翔機。】
天幕放出古老的黑白照片:
喬治·凱利的滑翔機類似鳥翅膀,以竹子為骨架,以布料為架身。它沒有操作係統,所以駕駛者的身體不得不懸在滑翔機的下麵,這非常不利於控製。
這也導致凱利首次試飛隻飛行了幾米遠,滑翔機就被撞毀了。
但是有了第一次的啟發,才有了近代的滑翔機,在這個基礎上不斷地研發和進步。
【19世紀末期,德國工程師奧托·李林塔爾製造出多種實用滑翔機,這也是近代意義上真正的滑翔機,李林塔爾因此被稱為“滑翔機之父”。】
1797年,正是清朝嘉慶時期。
西方繼在控製了大海之後,開始把目光投向天空。
從跳傘,到初代滑翔機,再到近代軍事化的滑翔機。
從最初的興趣,到後來被投入軍用,技術變革也帶
來了軍事力量的碾壓性提升。
荊咕特意放出了詳細的滑翔機演變過程,從一開始粗糙的人造竹木結構大翅膀,隻能承載一個人;到後麵越來越大,可以裝入多名傘.兵,德軍的滑翔機甚至可以裝入120名傘.兵,而這麼巨大的滑翔機,完全沒有使用任何金屬。
.
一戰結束後,德國被《凡爾賽條約》限製不允許擁有飛機。
但是德國人野心不死,開始有了替代品——那就是滑翔機。
當時的德國政府瞞天過海成立了很多滑翔機俱樂部,以看似娛樂的方式培養人才。小胡子甚至規定所有的高中學生都要普及滑翔機訓練,並且在蘇聯滑翔機傘.兵空降的啟發下,生產了一係列的輕型滑翔機;
二戰開始的初期,滑翔機因為無動力、純竹木和帆布結構、完全沒有金屬,讓對方的雷達成了瞎子。
1940年5月10日,德國突襲比利時著名的埃本埃美爾要塞,這一座由鋼筋混凝土搭建的土地堡群,如果是常規的地麵對戰是非常強悍的防守要塞。
但是,德軍選擇了最擅長的——閃電戰空襲,沒有飛機,還有滑翔機。
5月10日,493名特種兵乘坐滑翔機,在夜幕的掩護下從2000多米的高空俯衝而下,降落在要塞上突襲,幾個小時便擊潰比利時守軍繼續西進。
18天後,比利時宣布投降。
後來,英美有樣學樣,相繼研製出自己的滑翔機,在諾曼底登陸中,1200架滑翔機參戰,運送了3.5萬名士兵,僅用15分鐘就控製了橋梁要塞,最終取得了諾曼底登陸戰的勝利。
.
“幾個小時打了勝仗!18天國際宣布投降!”
這一刻,看到天幕上大鳥似的滑翔機時,所有帝王都心動了。
而且天幕說了,滑翔機是竹木帆布結構,竹子、木頭、布料,古代都有!
雖然不懂什麼是帆布,但是作為絲織品大國,完全可以不斷嘗試新的替代品。
嬴政眼神亮得驚人:“這滑翔機從高處就可以往下飛,是不是站在百越之地的高山上往下飛也可以?”
劉徹想起了他念念不忘的匈奴:“匈奴地勢平坦,草原上風也大,多適合這滑翔機!一旦大漢找到匈奴的王帳,從天空上神兵天降,踏平匈奴不是夢!”
主父偃想說什麼,被看不下去的董仲舒扯了扯袖子。
收斂點吧,真怕你被陛下直接在朝堂打死。
至於什麼“首先得找到王帳”,以為陛下不知道嗎?還不是一時嘴嗨。
主父偃砸吧砸吧嘴:可是他也是一時嘴嗨啊。
算了,小命要緊,閉嘴吧。
李世民時期,一群武將一個比一個積極。
“這滑翔機有危險,身為臣子,當為陛下冒險!”尉遲敬德說話很好聽,但是李世民表示不聽。
“諸位愛卿都是國之棟梁,朕不舍爾等為國冒險,還是朕上吧!”
“陛下,不可!俺老程是粗人,俺上!”程義貞搶著說道。
一時間朝堂無比熱鬨。
長孫皇後看得心累,很想提醒:醒醒,大唐還沒有滑翔機!
【滑翔機還兩個致命缺點,這也是導致了後期它的退役。】
【一是毫無防禦措施,一旦情報被提前破譯,在空中的滑翔兵和從滑翔機跳下的傘.兵就成了靶子;】
“滴滴滴滴滴滴滴——”
後方情報處,情報人員竊聽著德軍的電報信號,對著手中繳獲的密碼本,快速破解密碼。
一群情報人員有條不紊地配合,竊聽,翻譯,上報給長官。
“密碼已破譯,德軍將在克裡特島登陸。”
“登陸方式?”
“傘.兵。”
“嗬,要想不被雷達發現,不出意外,又是滑翔機群。”長官抽著雪茄,語氣傲慢而得意,“給他們準備一份大禮。”
與此同時,絲毫不知情的德軍果然如期而至。
滑翔機是無動力飛行機械,要想空襲海島,在附近找不到高地滑翔的情況下,是由德軍的飛機拖曳。
當抵達雷達輻射的範圍之外,將滑翔機從飛機上投下,裝備了降落傘的傘.兵在滑翔機上等到合適的時機會再次跳傘,進行登陸行動。
但是,這一次,他們計劃再嚴密,在情報被攔截,行動計劃被提前泄露的情況下,對方早已做好了完善的應對方式。
傘.兵跳傘了!
“練靶子的機會到了。”
長官對著炮兵微笑著說道,拉下了防空炮火的啟動鍵。
“轟轟轟——”
一炮一個,在空中炸出血色的死亡之花。
【二是降落需要平坦的場地,敵人在地上插入粗木樁就可以簡單而有效的反製滑翔機。】
諾曼底行動中,隆美爾讓德軍在地麵上布置了大量木樁,在上麵掛上地雷和炸藥。
隆美爾驕傲地宣稱:“這是我的‘隆美爾竹筍’,我等著獵物的到來。”
當盟軍的滑翔機到來,在高空上看不到這還沒有小樹高的木樁。
等他們快要接近地麵,看到地麵上的“隆美爾竹筍”時,已經來不及了。
——滑翔機不像飛機那麼靈活,全靠俯衝動力,一旦從高往下衝下,再無回頭路。
“嘭!”
“嘭!”
“嘭!”
一艘艘滑翔機仿佛是自投羅網的兔子,撞到樹樁上,撞得人機俱滅。
.
“大明有大炮,就差滑翔機和傘.兵了!”
朱元璋轉怒為喜,十分興奮。
天幕說明清時期西方高速發展,還時不時侵擾華夏邊境,現在總算有個打壓敵人的方法了。
還好天幕放滑翔機時很詳細,從滑翔機的發明到德軍滑翔機訓練都有,大明可以嘗試著訓練起來。
【野心家有野心家的特色,華夏人也有
華夏人的特色。】
【華夏人在研發竹子工具上也沒有落後於西方。】
華夏的吳旦人吳老,
是中南大學的退休教授,
曾經專門研究竹材料的加工。
當退休後,調任到地方上工作,繼續研究竹子。
1986年,吳老發明了竹地板係列產品,是華夏竹地板加工產業的開山鼻祖,並且以“竹膠鏡拚地板”這一成果拿回1990年的布魯塞爾世界發明博覽會尤裡卡金獎;此後,研究出了竹管材,再次應用到了實際生活的方方麵麵。
1997年,吳老在湘江邊上,用竹子全手工做出了5艘能乘坐8個人的遊艇,劃著竹遊艇去雲南世博會參展;
2007年,吳老研發出竹編瓦,並且與建築公司合作,讓更環保更實惠的主竹編瓦走進千家萬戶;
此外,吳老做竹子相關的各項科技研發,擁有20多項專利,與河北搞裘皮開發的張葆祥被合稱為外貿部的“南吳北張”兩塊科技王牌。
.
“竹子還可以製造遊艇,不錯!”宋哲宗趙煦特彆高興。
南方竹子多啊,大宋尤其不缺竹子。
南方水係也多,多做一些竹船豈不是可以北伐占據優勢?
他看著滑翔機,心頭火熱:若是能把滑翔機也研製出來就更好了,大宋的能工巧匠明顯更多,天幕也誇大宋科技發達,是不是意味著可以用能工巧匠來彌補戰鬥力不足?
“讓工匠研製竹子遊艇和竹子滑翔機,成功者有重賞!”趙煦頒布旨意,不僅對宮中工匠,也張貼到了皇城,宣告全國工匠。
【作為農業大國,作為水稻大國,華夏把竹子吃出了花。】
【前麵說過,竹其實不是樹木,是禾本科植物,也就是一種草。
巧了,水稻也是禾本科植物,也是一種草。】
【那麼有沒有辦法讓水稻和竹子也相愛一下,誕生一下愛情結晶呢?
【還真有,而且,成功了,這就是今天要講的主食——竹稻。】
竹子和水稻同為禾本植物,雖然竹子是竹亞科而水稻是禾亞科,關係有點遙遠,但是二者依然是可以進行雜交的,在生物學上被叫做“遠係雜交”,難度非常大。
華夏科學家鐘章美,從80年代開始研究竹子與水稻的雜交,花費了40年的時間終於將竹稻研究出來,如今已經在江南普遍種植,被譽為“世界竹稻之父”。
竹稻繼承了竹子最大的優點:
首先是抗倒伏能力極強,如同竹子一樣莖稈粗壯,是普通水稻的3倍,而且莖稈上長節,組織厚度高,遇到大風也不容易倒;
其次是耐乾旱,種植竹稻的水田即使是在炎炎夏日,也不需要時常灌溉。即使農田乾的開裂,竹稻依然能夠正常生長。
竹稻的抗病能力也非常強悍,在竹稻的莖葉和稻穀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抗菌物質——竹黃酮,竹黃酮可以讓竹稻葉片不會生蟲長菌,農民種植以後連農藥都可以省了,非常環保健康。
最後,竹稻的畝產非常高。我國目前雜交水稻的畝產大約在980公斤左右,竹稻可以達到1000斤以上——這裡是指普通水田,並不是實驗農田,實驗田的畝產更高。
.
“980公斤!1000斤!”
“980500??[]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兒在一起激動之餘,忍不住抱在一起假哭:
“天幕什麼時候直接賜種子,我們不想努力了……”
武曌看得哭笑不得。
果然還是年輕人敢想,讓天幕賜種子,很好的想法,就是很難做到。
【不僅如此,竹子還可以和玉米、小麥、高粱進行雜交,都屬於“遠係雜交”,可以說竹子是非常的博愛且實用了~】
【目前,華夏的竹稻米遠銷海外,日本就很喜歡進口華夏的竹稻米回去做壽司,因為它自帶竹子的清香,而且收捏成型,口感優渥,十分受食客的歡迎。】
“這竹稻,我們自己也有就好了。”
屋後有茂密竹林的南方老翁聞言羨慕之餘,忍不住起了研究竹稻的心思:“天幕所說的雜交水稻到底怎麼雜交?就種在一起讓彼此花粉傳播嗎?”
老翁的兒子嚴肅地翻閱著手裡的農書:“恐怕不止是如此簡單。”
老翁瞅了一眼兒子,心裡好笑。
他的兒子也是讀書人,原本考上功名對農耕一事不屑一顧,自從天幕講述了農耕對百姓對國家的重要性,開始手不釋卷——看得還是農書。
讀書人最終還是決定冒險一次:“不過我們可以試試。”
【借用蘇東坡的一句話:“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耶!”】
【竹子,真是全身是寶,華夏人完全離不開!】
有人看著看著,突然轉身就往山上走,妻子一愣連忙問道:“當家的你乾嘛去?”
男人道:“去山上挖竹子回來種!”
“我也去!”妻子提上鋤頭跟著一起上山,下麵能乾活的孩子一起跟上,不能乾活的老人小孩在後麵道:“多挖點!”
【如同華夏人日常生活離不開竹子一樣,衣食住行,排在首位的就是“衣”。】
【華夏人的“衣”,離不開“蠶”,“蠶”離不開“桑”。】
【華夏的桑蠶,影響的不僅僅是本國人的穿衣大業,影響了本國對外貿易的經濟政策,還影響了海外經濟,以及海外的政治與文化。】
【甚至,引起了西方的文藝複興,以及後來的工業革命。】
【首先,要從這一片樹葉說起。】!
西羚墨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