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 植物間諜10(1 / 2)

【我們常說,出國在外,國家強大與否,就是你最好的底氣。】

【對於植物而言,同樣如此。】

【當國家衰落時,連本土的植物也要被欺負。】

【100多年前,英國植物間諜喬治·福雷斯特來到華夏的雲南,在雲南進行了7次考察,采集了30000多份植物標本,僅僅是杜鵑就收集了400多種。】

當喬治·福雷斯特在高黎貢山發現了一株獨特的杜鵑,一株高達十層樓的大樹杜鵑後,頓時驚為天人!

這是前所未有見過的巨大杜鵑!

是當時已知的數百中杜鵑中從未有過的種類!

福雷斯特想要帶走它,向世人證明他見過如此大的杜鵑種類,但是因為大樹杜鵑太大了,無法連根挖走,於是他想了個餿主意:

“把它鋸斷!”

福雷斯特雇來山民,將這棵十層樓高的巨大大樹砍倒,分割成一片片圓盤運走。

時至今日,這塊從“杜鵑花王”身上取下來的巨大圓盤仍然陳列在大英博物館,還一塊存放在愛丁堡皇家植物園的檔案館內。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雲貴川當地,有些地區是有祭樹習俗。】

【或者是祈求平安,或者是認樹當乾爹。】

頭上裹著頭巾的少數民族婦女,抱著自己麵黃肌瘦的孩子,和丈夫一起找上村裡的巫師:“我家小孩總是生病怎麼辦?”

“命格太弱,需要認個命硬的乾爹。”巫師掐指算了算,為一家三口指了一條路,“去山裡選棵老樹當乾爹吧,樹在人在。”

一家三口離開巫師的家,又找上村裡比較熟悉山裡情況的獵人,在獵人的帶領下走進深山。

他們一棵樹一棵樹的看,最後選擇了一棵最高大、樹乾最粗壯的樹,按照巫師的指示,在樹乾上係上紅布條,然後拉著自己小孩讓他給樹跪下。

“幺兒,這就是你乾爹了,給你乾爹磕頭。”

小孩在父母的要求下,懵懵懂懂地跪下,給大樹磕頭:“乾爹好!”

父母教導孩子:“以後記得逢年過節來給你乾爹問好。”

“哎。”

然後又一起跪下,向大樹祈求:“幺兒他乾爹啊,以後希望你保佑孩子平安長大,就拜托你啦!”

獵人在一旁看著,也跟著拜了拜。

按照大山裡的規矩,這被人係了紅布條的樹成為彆人孩子的乾爹,寄托了小孩生的希望,以後就不能砍不能傷,要恭恭敬敬的讓它茁壯生長。樹長得越好,孩子就會活得越好。

幾十年後,當年拜樹為乾爹的幺兒長大,成婚生子,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

他的孩子同樣體弱多病,醫生告訴他:

“孩子先天不足,體質有點弱。”

“認個乾爹吧。”從醫院回來,長大的幺兒對著妻子說,“我小時候認了乾爹就健康長大了,就認我那個乾爹吧。”

科學是科

學,

但總覺得需要一點精神寄托,

才能安撫自己孩子一定能長得跟大樹一樣茁壯。

幺兒帶著自己的幺兒走進深山,在樹乾上係上新的紅布條。

當年他的那一根,早已在幾十年的風吹日曬中,褪色,腐爛,破破爛爛的掛在樹上,看不清楚原來的顏色。

但是樹乾上,有著一根有一根新舊不一的紅布條。

一根又一根的紅布條,係著一代又一代人的牽掛。

它是當地人祈求平安的樹神,也是一代代人的“乾爹”。

本地人連動它樹枝一下都舍不得,被外國人直接砍斷。

.

“原來有些少數民族還有特殊的信仰。”嬴政看到的,是地方不同信仰帶來的差異,讓他想到百越之地的歸順安撫問題。

“百越之地想必也有,要注意提醒一下,不要因為這種不知情的事引起兩軍衝突。”

“若是有一本講述各地民俗風情的書就好了。”陰嫚公主仿佛無意間說道,立刻讓有心者留意到了。

“是啊,如果有人願意親自去民間各地調查地方民俗風情,寫成一本書,不論是對普通人還是對貴族都很有用。”扶蘇敏銳地意識到了這樣的書籍對於未來大秦統治的幫助。

大秦目前一統六國,但也不會止步於一統六國。

周邊還有無數少數民族部落,以及更遙遠的地方還有更多的其他民族,想必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信仰和習俗。

若是因為這些小事與當地人起衝突,讓士兵死在戰爭以外的地方,實在是浪費。

若是能提前知道,提前避諱,說不定還能起到奇效。

兩兄妹對視一眼,沒有再繼續說下去。

寫這樣一本書,首先需要有人敢四處去民間采集,隻翻故紙堆沒用,必須下民間。那麼,誰能去,誰敢去?

這需要一個慢慢籌劃。

統治者看到的是對統治的影響,民間看到的是對自己信仰的踐踏。

小孩指著天幕裡被砍倒的大樹,指著樹上的紅布條大喊:“是樹姥姥!樹姥姥!”

孩子母親抱著孩子,忍不住聯想到自身,默默垂淚:“天幕上的是樹爹爹。”

小孩發出天真的詢問:“那些外邦人把樹爹爹殺死了嗎?”

“是啊,他們連一棵樹都不放過。”孩子母親快速地擦去臉上的眼淚,喃喃道。

樹都如此,人又能如何?

她想起自家的男人,戰亂時,家裡的丈夫和長子全被征徭役去打仗,一個也沒能活著回來,隻剩下次女和這個最年幼的小子。

而他們村裡,像她這樣的寡婦太多太多。

即使現在暫時和平下來,村裡一片荒蕪。

莊稼被堅壁清野挖光了,雞鴨犬被過路的軍隊打秋風吃光了,地裡的野菜也沒放過,一把火燒的光禿禿。

她現在隻有一個心願,希望這太平日子再長久一些。

地裡的莊稼剛種下去,天幕剛剛傳

授了更多的技術,女兒大了可以幫忙了,隻要天下彆打仗了,就能慢慢好起來……

【我們自己的植物和農作物不重視,流傳出去,變成其他國家的國寶,最後反而會被忽視原本起源的母國是華夏。】

【日本人號稱是“菊與刀”

6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帝王欣賞菊花,如同欣賞後宮中的各色佳麗,各有千秋各自喜愛。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文人欣賞菊花,欣賞的是歸隱田園的怡然自得,欣賞的是世外桃源的理想故裡。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孤傲才子欣賞菊花,欣賞著高傲孤冷的氣節,仿佛在菊花上看到了自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落第考生欣賞菊花,看到的是自己對世家的滿腹怨恨,看到的是未來長安勳貴在自己刀下血流成河的梟雄霸業!

一邊是日本的賞菊。

公元751年,日本長屋王在自家宅邸舉行宴會時,備前守田中淨足寫詩讚美長屋王宅邸中的風景和菊花,這也是日本曆史上有關菊花最早的記載:

苒苒秋雲暮,飄飄葉已涼。

西園曲席開,東閣珪璋引。

水底遊鱗戲,岩前菊氣芳。

君侯客愛日,霞色鸞觴泛。

一邊是大唐寺廟的花道,貴族女眷也會在觀音生辰時一起布置,這樣的習俗一直延續到了宋朝,花道是當時的貴族女子必學的手藝。

一邊是日本貴族的花道,日本的貴族們跟著東渡的目盲僧人學習做豆腐,學習花道。

鑒真雖然因為目盲行動不便,隻能口頭指導,但是他還帶來了各種書籍,對日本來說,是寶貴的財富。

一邊是華夏的園林被槍炮摧毀,一邊是植物被挖走,從園林裡挖走假山和精品花卉,一箱一箱的搬走大量的書籍和古董瓷器等等,搬回日本。

“果然是精品菊花。”

東亞長相、還帶著一抹標誌性小胡子的日本軍官看著園林裡的菊花,一揮手,示意屬下全部搬走。

他走過一處,欣賞一處。

“梅花也很美。”

於是,盆栽梅花被搬走。

“假山也不錯。”

賞園林就是賞假山怪石,賞花卉美景,精美的太湖石怎麼能少呢?一起挖走。

侵略軍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前麵是軍官看起來頗有文化的欣賞和讚美,背景是士兵一群一群的搬運。

民間諺語稱“鬼子進村”

,形容的是侵華時期日本人所過之處雁過拔毛,連貧窮的山村都能扒得乾乾淨淨,富豪庭院怎麼會放過。

.

“朕的詩歌也被天幕點評了嘿嘿!”

劉徹原本正在高興,自己的帝王詩上了天幕,結果看到後麵的詩句,對比之下,嗯……

“後世該不會以為朕是位沉迷美色的皇帝吧?”劉徹感覺不太妙,詢問大臣們。

這一次,哪怕是主父偃也跟蚌殼似的閉緊了嘴巴。

這不是明擺著的嗎,還用問他們?

劉徹深呼吸,又深呼吸:“朕愛美色不假,但是朕怎麼可能沉迷美色,朕最愛的還是江山!”

等到黃巢的詩句出現,劉徹猛地坐直身體:“長安?滿城儘帶黃金甲?好一首霸氣的詩!”

就是這其中的殺氣,實在不詳。

這是哪一朝的反叛軍寫得詩歌?眼瞅著是要屠儘長安的節奏。

唐朝時期的反應最大。

漢朝流行的賦明顯與唐詩風格不同,起初李世民還在看劉徹的笑話:“漢武帝果然是風流多情,菊花與蘭花都喜愛,尹夫人和邢夫人都寵愛。”

李世民說得是劉徹“尹邢避麵”的典故。

劉徹後宮兩位受寵的美人,一位叫尹夫人,一位叫邢夫人。為了避免二人爭風吃醋惹出是非,劉徹下詔書讓她們不得見麵。

但是越是不讓見麵,越是好奇。尹夫人請求劉徹允許她見一見邢夫人,劉徹同意了她的要求。

相見後,尹夫人覺得自己不如邢夫人美貌,自愧不如哀歎連連。

這個典故在唐朝的詩人中也有被人引用,李世民作為會學習前朝曆史的君王,自然是很熟悉的。

結果還沒高興一會,被接下來兩句詩驚豔到了。

“如此有氣節有風度的詩人,若是我大唐才子該多好!”

緊接著,就聽到了黃巢的詩。

李世民:“…………”

輪到大唐被看笑話了……

李世民意味深長地問滿朝文武:“諸位愛卿,落第考生落榜之後對長安殺氣如此之大,有何感想?”

大臣們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落第考生真正不滿的是誰。

天幕也不是沒提過,大唐滅亡的真正原因。

但是知道歸知道,真要放棄自己和家族的利益,誰願意?

於是各自裝死。

這種事,誰開口,得罪的不是一兩個人,是整個世家的利益。

李世民沒有繼續強迫。

他看向遙遠的天空,看向那些他雖然看不見、但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大唐百姓。

他們,才是這個帝國的基礎。

就如同這些不起眼的草木,

?_[]?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然而可以決定人類的生死,也可以決定帝國的興衰。

如果不重視,那麼遲早有一天,大唐的貴族也會麵臨日本人入侵一樣類似的局麵,家族中的所有寶貝被人端走,什麼都不會留下。

【歐洲的許多植物,都有華夏植物的基因。】

【比如原生於華夏的珙桐,又叫做鴿子樹,如今在歐洲遍地開花;

當年歐洲百合即將麵臨滅絕時,是華夏的岷江百合拯救了歐洲百合,並且讓百合的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還有如今的玫瑰,當時拿破侖的約瑟芬皇後極為喜愛,但是歐洲原生的玫瑰季節單一,是威爾遜引種同為薔薇科的華夏月季,與歐洲玫瑰結合後,才開始有了更多的品種,才有了現在每個季節都有的玫瑰品種。】

18世紀,華夏月季經印度傳入歐洲,時值英法交戰,為了保證這批月季安全抵達法國,雙方達成停戰協定。

英國海軍護送月季到拿破侖妻子約瑟芬皇後手中。

“我的天啦!這花朵真好看!”

與世人普遍讚美玫瑰、覺得月季平民不同,其實原始的玫瑰是單瓣,月季才是複瓣,如今好看的玫瑰品種大多是融合了月季的基因。

1945年4月29日,美國太平洋的月季協會舉辦的展覽會上,將一個月季新品種命名為“和平”,將華夏月季稱為“世界月季之母。”

“這是我們的新品種‘和平’。”

月季為英法帶來了和平,可惜,卻沒辦法為自己的母國帶來和平。

.

明朝,王象晉正在寫《二如亭群芳譜》,他剛寫到月季的篇章,聽到天幕的話語愕然抬頭。

看到天幕中關於玫瑰與月季雜交後越來越多的新品種,百花繚亂,各有各的美。

王象晉喜不自勝:“原來月季不僅好養活,還好雜交,真是個好寶貝。我改天也要試試!”

同樣是李時珍,在天幕說過他以《本草綱目》成為“藥聖”後,提前開始寫自己的成名之作。

聽到月季,李時珍撚了撚自己的胡須,回憶起月季的藥用價值:“月月紅,也叫勝春、瘦客、鬥雪紅,氣味甘、溫、無毒,主治活血消腫敷毒,花朵可以治療婦人月經不調。”

清朝,陳溟子一邊在自己庭院中種植各種月季,他滿院子的月季顏色眾多,白的、紅的、黃的、綠的、雙色月季,各種各樣,都是他親手栽培繁殖的。

空閒時期除了養花,陳溟子還專門寫了一本書《花鏡》,記錄了栽培繁殖月季的方法,都來源於自己的心得體驗。

在花卉繁殖育種上,華夏人並非沒有遠見沒有實踐。

隻不過,並不受重視,隻當做興趣愛好,文人雅趣。

在看到西方人原來如此重視月季,甚至願意為了月季花停戰,還是敵軍護送月季過去,陳溟子這才開始重視自己院中的月季。

西方人這麼喜歡,自己是不是可以憑借這

些花卉,

♀[]♀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現如今還存在野生牡丹品種“大花黃牡丹”。從唐朝之後,日本遣唐使把牡丹引種去日本,一開始種在寺廟,後來擴散到民間。】

【歐洲人最早沒有牡丹,是通過華夏的瓷器和刺繡才看到牡丹,到18世紀才真正擁有牡丹,怎麼擁有的已經不想說了。

18世紀,歐洲“中國熱”,中國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18世紀末華夏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然後是大清亡國,牡丹怎麼被引種的知道了吧。】

華貴的宮廷裡,一位貴婦人抱著瓷器,看得極為仔細。

她對瓷器上靈動的畫麵愛不釋手,越看越喜愛。後來索性拿起放大鏡,專注地看著裡麵的花朵:“這是什麼花?真漂亮。”

等到丈夫回來,貴婦人立刻抱著青花瓷上前,指著上麵的牡丹花道:“親愛的,這是什麼花,我好喜歡!”

男人聳聳肩:“寶貝,這花遠在東方,你想要我也沒辦法。”

男人的視線也落到瓷器上,接過瓷器仔細看了起來:“不過真是好看啊,能種在我們花園就好了。”

後來,戰爭開始。

男人穿上軍裝,成為了八國聯軍中的一名軍官,當他隨著大部隊進入華夏的宮廷,在一片燒殺搶掠中,看到了被人遺忘在宮廷裡的牡丹。

“把這搬回去!”

男人喜不自勝,一邊指揮著自己手下的士兵搬運,一邊開始暢想未來自己花園裡的美景。

“我的花園又要多一種收藏了!”

.

武曌看到連牡丹也被挖走,袖中的手狠狠握緊:“連自己的國花都保護不了,難怪也保不住自己的國家。”

她非常喜歡牡丹,定都洛陽後,在洛陽種滿了牡丹。

一直到現在,洛陽每年都有牡丹花節,其中不少品種就源自當年大唐宮廷的牡丹。

大唐時期,長安、洛陽的牡丹得到飛速發展,甚至出現了專門種植牡丹的花師。

看著自己培育的牡丹被外國人挖走,花師們揮舞著手裡的小鏟子,恨不得立刻從軍去打日本。

牡丹在大唐是屬於國花,人人皆愛之的明星花卉,在唐詩中多有讚美。

到了宋朝,在北宋時期都是以牡丹為國花。

歐陽修同樣喜歡牡丹,專門寫過《洛陽牡丹記》,張翎寫《花經》以“九品九命升降次第”,把牡丹列為“一品九命”。周敦頤也在《愛蓮說》中寫道:“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但是宋朝理學開始興盛之後,文人開始偏愛梅花。宋徽宗就有梅景私人園林,賞梅自此興盛。

牡丹和梅花作為國花交替的最重要分水嶺,是靖康之恥。

經曆過靖康之恥後,宋朝文人更喜愛傲霜鬥雪的梅花,開始流行起梅花盆栽,養梅、造景,以梅花自喻,當時也出現了多個文人以梅為號的名字,用梅花高潔抗爭的精神來表達自己的心意。

著名詩人陸遊和範成大,被譽為“詠梅雙星”

“?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是鳥!你看天上的雄鷹飛得那麼高,老虎想抓也抓不著。”

也有小格格摻和道:“可是如果天上打雷下雨,鳥也得躲雨。”

“我覺得是大象,大象最厲害,大象那麼大,還怕雨。”

“你怎麼不說是人呢,大象那麼厲害還不是被人取走象牙。”

——在清朝時期,象牙是重要的貢品,雲南地方就曾經給朝廷進貢過象牙,是亞洲象的象牙。

康雍乾三代帝王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品象牙天子寶璽,但後麵都流失海外。乾隆本人有多枚象牙印璽,目前還有私印藏於國內博物館。

下層追逐上層的風尚,富商官吏也學著皇室使用象牙筷子象牙首飾,外來的非洲象牙、後來民間也普及開,進口的象牙多了起來,民間的象牙雕刻匠人也多了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