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時期,商貿活動興盛,還有一個特色,有了五花八門的集市。】
聽到集市,劉秀有些懷念地想起了西漢末年時期的集市:“前朝末年也有專為太學生開設的集市,沒有牆壁也沒有屋子,太學生不顧身份依期集中在那裡進行交易,也挺好。”
聽到太學生的集市,立刻有大臣反對:“大漢自古以來重農抑商……”
劉秀笑眯眯看著那位大臣:“大人家中就不經商了?那你家的糧食與布匹如何賣出去的?”
大臣猶豫起來:“這……”
其他想要出言的大臣看到劉秀的態度,默默退了回去。
劉秀笑眯眯,可不代表他是個好脾氣的。
對於大臣們為何阻攔太學生行經商之事,為何打壓商業,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信儒家的重農抑商,而是不想被人搶市場。
西漢末年的起義者,並不是秦末陳勝吳廣那樣被逼服役的底層農民。
許多本就是當地豪強和投機的商人。
西漢末年,官商勾結,曆史仿佛是一個輪回,每個朝代開始都是重農抑商,但是朝代末年,最終變成官商勾結。
東漢末年如此,唐末的起義者王仙芝和黃巢同樣是私鹽販子,而且不是一般的私鹽販。
王仙芝是濮陽私鹽販,黃巢是當地的私鹽販家族,幾代人販賣私鹽,落榜之後就回家繼承了鹽幫老大的位置,起義時許多參與者都是自家販賣私鹽的親戚。
販賣私鹽在古代是屬於殺頭的大罪,但是依然有人鋌而走險。私鹽販子為了高額利潤,膽子大,人脈廣,而且多擁有武裝勢力,比如鹽幫,人多勢眾武力強大,太平時期是幫會牟利,王朝末年搖身一變就成了起義軍。
還有吳越的創始人錢鏐,唐朝末年曾販賣私鹽為生,後來投軍;元朝末年鹽梟出身的方國珍、鹽工出身的張士誠,同樣也是私鹽販。
【唐朝時期,草市興盛,主要是長江一帶和北方農村有,朝廷有了專門的“草市尉”來管理。】
草市,源於東晉,南北朝增多,唐宋興盛。
起初,是鄉村的農人出售草料和木柴,為了搬運方便,便在城郊的空地上做交易。
久而久之,形成了固定交易地點。
村人在交易點搭建起來茅草屋頂的草舍,臨時的集市一眼看過去全是草屋頂,因此叫做“草市”。也因為這些集市是非正式的、草率的。
.
高高的城牆外,一片農田旁邊的土地上,蓋著簡單的幾排茅草頂的亭子。
這個位置,既距離村子近,方便運貨,也距離城市近,方便城裡的人出來買貨物。
不是每個城池都有長安街那樣開闊的地方方便舉行貿易的,也不是每個想賣貨的農人都能在城裡找到合適的攤位。
在折中的情況下,一些臨時的、占位置的農家貨物,都被挑來城外這片地方集中買賣。
起初連草亭子也沒有,後
來想著下雨天也好遮遮雨繼續做生意,就修了很多草亭子。
老農上山砍完柴,挑著兩大捆木柴來草市售賣,一放下就熟練地大聲吆喝:“賣柴火咯!”
城裡大戶人家的管家,直接駕著牛車過來,到老農麵前跳下來,問道:“多少錢?”
農婦挽著竹籃:“賣雞蛋,老母雞下的土雞蛋。”
身體健壯的老婦人拄著拐杖過來,彎腰查看,一邊問價格一邊與農婦絮絮叨叨,說是女兒懷孕了,怕她夫家苛待,自己打算多買點雞蛋去探望女兒,偏偏家裡的老母雞不爭氣,一籃雞蛋都湊不攏,隻能來買新的。
農婦看著老婦人操心女兒的模樣,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一邊與老婦人攀談著,一邊絮絮叨叨……
也有半大的孩子,已經是家裡的半個勞動力,挑著早上新割下來的草料,看到有衣裳華貴仿佛管事模樣的中年人走過來,連忙露出靦腆的笑容:“賣草料,您買草料嗎?這種草牛羊都喜歡吃。”
還有人看到什麼貨物都有人賣,於是開始賣水,給來往的農人和顧客賣水……
一切看起來十分簡陋,卻又生機勃勃,讓天幕下的許多農人都想到了自己,感覺十分親切。
“我們也有這草市就好了……”
漢朝的農人發出羨慕的聲音。
牧羊人眼神看向南邊的村子:“隔壁村的草比我們村的草更能肥牛羊,我們去那邊割草還要被趕,如果有草市做買賣,咱用自己家的東西交換也成啊。”
“隔壁村有大河,水草肥美,自然肥羊。”老農側身拍了拍身邊的大棗樹,有幾分自家孩子讀書更厲害般的驕傲,“咱們村雖然乾了一點,但是棗子甜。”
牧羊人還惦記著隔壁村的草,而且還惦記隔壁村的肥羊,想用自己的羊與隔壁村配種。
他起了想法:“不知道咱自己能不能也去弄個草市?”
年輕人都喜歡熱鬨,村裡唯一的木匠已經擼袖子:“那草亭子一看就會,我一天就能搭完。”
老農沉穩地問道:“裡長允許嗎?”
年輕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老農站起身來:“光想沒用,還得去行動。我去問問裡長,行,咱就趕緊搭。不行,咱再想辦法!”
至於想什麼辦法,天幕又給出了新的集市形式。
【唐朝除了草市,還有廟市,又或者叫廟會。】
廟市開始於唐朝,兩宋繼承,到明清時期盛行。
廟會,就是在寺廟附近聚會,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的活動,也是華夏古代的市集活動形式之一,一般在寺廟節日或者規定的日期舉行。
唐朝時期,長安的慈恩寺,永壽寺,薦福寺是有名的廟市舉行地點。宋朝則是相國寺,明清時期京城和地方、鄉村都有廟市,還形成了四大著名廟市:土地廟、白塔寺、護國寺、隆福寺。
多少邂逅的故事,就發生在這些有名的寺廟裡。
雖然影視劇經常放出來的都是大家族去
寺廟上香禮佛,但是每逢固定日期,寺廟不需要上香禮佛也非常熱鬨,有各種攤位商販,還有雜耍把戲,人間煙火,塵世繁華都可以看到。
.
劉徹喜歡看熱鬨,看到天幕裡的廟市,微服私訪的心思再次活躍起來:“這不是社祭嗎?社祭還有舞樂,怎麼還可以做買賣了?”
周朝時,王為群姓立社,稱為太社;自為立社,稱為王社。諸侯為百姓立社,稱為國社;自為立社,稱為侯社。
百姓25家為裡,裡各立社,稱為民社或者裡社。而社神石土地神,也是民社的精神支柱,民眾向社神祈求風調雨順,就要舉行社祭。
舉行社祭時,少不了舞樂,這樣的習俗一直流傳到了現代,有些地方依然可以看到與祭祀活動有關的祭祀舞。
天幕裡的廟市,就會有社祭的祭祀舞表演。隻是不如宮廷的祭祀舞莊重,更多了一些娛樂性。
出身商人的桑弘羊也跟著家人去過社祭,主動與劉徹講起民間社祭的熱鬨:“其實現在也有做買賣的,趁看社祭時人多,會以物易物做些小買賣。”
“做什麼買賣?”
“吃得,用的都有。”桑弘羊回憶著童年,臉上露出幾許懷念。
“農人賣雞鴨賣青菜,有錢人買奴仆,甚至還有一些偷兒專挑社祭人多的時候偷東西,還有偷小孩兒的。”
劉徹微微皺眉。
人口買賣,在封建時代哪個朝代都有,一直屢禁不絕。
劉徹並非不知道,隻是以他的身份,要去看祭祀也是宮裡的祭祀,還沒見過民間的社祭,更沒想到,在祭祀先祖的社祭活動時,還有人不怕冒犯神明拐賣小孩。
社祭不能停,“國之大事,在祭與戎”。
尤其是有了天幕的宣傳,大漢的社祭恐怕也會發展出商業活動。
國庫能多一項商業稅收,劉徹也是樂見其成的。
對此,他快速有了方案:
“看來,的確需要管理。桑弘羊,此事你來負責。”
這個負責,自然就是拿出一個管理的章程來。
桑弘羊還有些羨慕大唐活躍的商業活動,聞言卻沒立刻應允,溫和笑道:“陛下,不急,天幕還沒說完,大漢可以學的地方一定有很多。”
劉徹點點頭,沒錯,大漢雖然對海外商業貿易繁榮,但是黃金在諸侯手裡更多,他還是要想辦法,把諸侯手裡的黃金彙聚過來。
比如這些集市就很好嘛。
【唐朝已經有了專業性市場,專門賣某一種物品的市場。】
唐朝時期,除了長安,其他城市也有成熟的市場。
比如洛陽有金市、羊市、牛馬市。
成都有蠶市、藥市、七寶市。
到宋元時期,按照不同的時間,專業市場更多。
比如宋朝的成都,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
二月桃符市。
元朝時期,元大都羊角市有大都路、米市、麵市。鐘樓前有羊市、牛市、馬市、駱駝市、驢騾市。
十市口還有雜貨市,東安門外有燈市。
唐朝的端午節,在開封有百索市,七月七日有乞巧市,佛誕日有浴佛節廟市。
更不用說上元節,上元燈市就是從唐宋以來開始流行。
.
唐朝的元宵節假期有3天,喜歡娛樂的宋朝人,君臣的假期都比大唐多,元宵節假期有5天。
唐朝時期有坊市製度,長安城嚴格分為坊和市,但是到宋朝時期坊市製度崩塌,有了接近現代的臨街開店的商業街市,居民的活動範圍更加自由。
唐宋時期的上元燈市,都有各種各樣的花燈,還有猜燈謎活動。
當然,宋朝時期,玩得花樣更多。
賣燈的商人們製作出各種各樣新奇的花燈,白玉燈、無骨燈、五彩羊皮燈、走馬燈等,在花燈表麵寫上詩詞,或是畫上人物,用來做“謎麵”,讓來往的才子佳人們都可以上猜謎底。
商販吆喝著:“猜謎底,誰猜出來了這盞燈就歸誰了!”
有些行人湊熱鬨去猜燈謎,也有行人被掛滿了燈謎的燈“牆”最頂上的一盞燈吸引了視線:“我要這盞燈!”
蠟燭點燃之後,朝著四麵八方照耀出萬道璀璨燈光,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現代歌舞廳蹦迪的燈球。
商人笑眯眯:“這盞燈叫做‘萬眼羅’,是咱家的鎮店之寶,不賣。”
喜好機關的學子難得書院放假,出來一眼就瞧中了這盞不一樣的燈,他伸長脖子看著萬眼羅的材質,一看就很昂貴:“這是不是用琉璃做的?琉璃才能反射出這麼多的光。”
商人故作高深莫測:“這是咱家的鎮店之寶,不能細說。”
越是弄得神秘,學子越是來了興趣:“我要買。”
商人:“真不能賣……”
“我看你這燈平日也就一二十文,這樣,這盞‘萬眼羅’我實在喜歡,一百文。”
“不賣,這是鎮店之寶。”
“五百。”
“這真得是我家的鎮店之寶,是我家祖傳的……”
“一千。”
商人:“……”
“老祖宗,我要對不起您嘞。”商人最終沒抗的住誘惑,恭敬地用竹竿把萬眼羅從高處挑下來,雙手遞給學子,“琉璃燈易碎,您拿好了。”
學子掏出一疊交子遞給商人,看萬眼羅愛不釋手,越看越喜歡:“嗯,果然精美。”
一行學子有的也猜中了燈謎,朝著這位學子簇擁而來。
每人手裡提著不一樣的燈籠,襯的年輕人多了幾分活潑青春。
“走走走,前麵有煙花雜技,還有瓦子裡有伶人歌舞,我們去看看!”學子們挑著燈,往燈市的另一端走去。
他們逛完燈市,看過了煙花與雜技,再去瓦子裡吃點心。
宵夜點心吃多了有
點膩,就找了一家茶樓,一邊吃清口的茶,一邊叫來歌伎伶人們接著奏樂、接著舞。
有學子無意間往燈市來時的方向一看,頓時驚呆了,連忙捅了捅還在研究琉璃燈的同窗:
“兄弟,你被騙了!哈哈哈哈!”
同窗茫然順著他的手看過去,眼睛猛地瞪大:
“怎麼又有一盞鎮店之寶!”
.
李斯有著法家的態度,並不喜歡商人:“商人的話信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