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 商業與貨幣12(1 / 2)

【明朝試圖打造的官方朝貢貿易體係,從經濟角度,是入不敷出,毫無意義的。】

【而對當時的百姓而言,明朝大力打擊民間海外貿易,讓沿海居民升級江南,不得不冒死犯禁,屢屢釀成民間海商的反抗事件。】

【明朝嘉靖年間,是海盜或者倭寇最為猖獗的時期,這時期東南沿海的海盜大軍足足達到了數十萬計!】

嘉靖年間的海盜,被稱為“嘉靖倭患”,但是海盜們真得都是倭寇嗎?

並不是,絕大多數海盜都是明朝自己人,來自沿海那些因為海禁令而破產的生產商和貿易商,以及陷入貧苦的手工業者和農民。

並且,海盜集團的首領幾乎都是海商出身。

這是因為百姓難馴嗎?

依然不是,這是官逼民反。

之所以是底層海商在反抗,是因為,大海商勾結當地官員,依然在做走私貿易,還用名義上的海禁令來打壓其他小海商和想從事海上貿易的中下層認識,自己獨享海外貿易帶來的巨額利潤。

這樣的途徑,甚至被海外的葡萄牙為代表的西洋海商和東南亞海商掌握,賄賂當地官員,大大方方的走私。

然而大明自己的百姓,卻隻能被迫淪為海盜,舍命攻擊海上貿易團隊,掠奪絲織品在內的海上貿易特產,然後轉運到日本、馬六甲,甚至更遠的地方出售。

.

嘉靖年間,重要的走.私港口月港叛亂。

一直被官府和官商勾結的大商人打壓的底層走私商人和貧苦百姓揭竿而起,迅速占領了月港和周圍的城鎮,叛亂持續了四年才被明朝強壓下去。

四年後,月港叛亂平息,同年,道士皇帝嘉靖帝去世,明穆宗即位,年號為“隆慶”。

隆慶皇帝順應民意,正式開放月港,作為民間海外貿易的港口,允許民間貿易商人來往東西二洋,但是嚴禁出航日本,同時對私人貿易征稅,增加了官府的收入。

.

朱元璋看到叛亂,下意識想辱罵商人,但是再一聽官商勾結,怒火又朝官吏發泄而去。

他知道,這一次大明被罵定然不止一次兩次,憋著一口氣,等著事後拿人。

【永樂盛世時期,依然在缺錢。】

【鄭和下西洋,真得是史書上所說的為了揚大明國威,或者為了尋找朱允炆嗎?】

【我們大膽地從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和途徑,以及當時的大明國庫的財政情況猜測一下:】

【或許,鄭和就是奔著非洲的黃金去的!】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掃清了從南海到印度洋的阻擾勢力;

第二次下西洋,鞏固了與東南亞、南亞各國的通道;

第三次,不但抵達了阿拉伯半島,還派遣船隊遠赴非洲,與非洲商人接上頭。

當時的大明官方與阿拉伯商人和非洲商人都有往來,應該知道非洲產黃金,鄭和不是心血來潮,或許就是目標明確。

那麼非洲有黃金嗎?

的確有,一直到現在⊿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美洲,非洲,依然是全世界重要的產金地。

但是很可惜,來晚了,而且位置出了偏差。

東非的黃金,比如古埃及的黃金就來自東非蘇丹,這時已經被阿拉伯人挖空了。

西非有許多金礦,但是大明的船隊抵達的地點,偏偏是東非。從東非的陸路上去西非,需要穿越撒哈拉沙漠。

【每一次都在遺憾,就差那麼一點點,那麼一點點。】

【就是差的那麼一點點,讓大明錯失了海上貿易的主動權,從此海上貿易一蹶不振,華夏漸漸退出大海爭霸權,直到徹底喪失海上地位。】

差了哪一點?

除了抵達的方位不對,帶回的產品用途也不對。

鄭和帶回了大量的胡椒,衝擊了大明的胡椒市場,讓原本昂貴的胡椒貶值,變得便宜。

當時因為朝廷缺錢,朱棣開始用胡椒給官員發俸祿,貶值的“胡椒薪水”讓大明的官員非常不滿,不能對皇帝表達不滿,那就對鄭和表達。

鄭和的胡椒,動了所有官員的利益,這也是朱棣一去世,鄭和下西洋活動就停止的原因之一。

但是此時的胡椒,在歐洲依然是非常昂貴的,這一門生意依然被阿拉伯商人掌握,阿拉伯商人用中亞的胡椒,在歐洲換取黃金白銀。

但凡鄭和船隊有點生意頭腦,或者那些官員有點經商頭腦,把胡椒賣去歐洲,彆說白銀,黃金也能賺到。

但是沒有如果,鄭和的船隊什麼都有,武官居多,還有醫務人員、執掌朝貢外事的人員、觀星導航人員和翻譯人員,偏偏沒有海商。

大明從一開始就不重視商人,唯一一位有經濟頭腦的官員張居正,還要等到大明末年才能出來力挽狂瀾;

封建帝王體製的思想,也注定鄭和看到好東西想到的第一個想法是帶回去獻給皇帝。

但是說真的,黃金不比胡椒更好嗎?

.

“原來胡椒在歐洲還是價比黃金……”

永樂年間,剛剛領了“胡椒薪水”、正在自己府中辱罵鄭和的官員一愣,看著碗裡大量的胡椒粉,突然不舍得吃了。

原來是他狹隘了!

眼前隻有大明這一片土地,完全忽略了胡椒真正的價值。

永樂年間沒有開放海禁,但是官商可以貿易,他們完全可以委托官商與海外進行胡椒貿易,天天自己罵罵咧咧的吃,真是暴殄天物!

“不吃了不吃了,拿去換黃金!”官員都舍不得讓家人吃胡椒粉了,趕忙把桌上的胡椒粉收起來。

家裡的小孩咬著筷子:“爹,那胡商狡詐,知道大明胡椒貶值,不會給您開高價的。”

“是啊,胡商都是低價收高價賣,不會給我們高價。”官員收胡椒的手一頓,也想到了這裡,手停了下來,深深一歎,“若是能直接跟歐洲交易就好了。”

雖然他還是不讚同經商,但是也不得不承認

,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才不會被欺瞞被蒙騙。

想到這裡,官員看向家中兒女,他子女眾多,卻不是每個都擅長科舉,不如另尋出路。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帶秦皇漢武開眼看世界》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一次天幕後,陛下應該會開放貿易,你們有興趣的,可以一試。”

兒女們眼神閃爍,沒有直接說有沒有興趣,官員也沒有催促。

大明就算發展貿易,定然還是貫穿經商不得當官,當官不得經商,讓兒女們選擇經商,就是徹底告彆仕途,這對有野心的男兒來說,是很難抉擇的事情。

但是對本就無法參加科舉的女子來說,卻是多了一條出路。

雖然沒有回答,但是讓有心者心裡多了一顆啟蒙的種子,開始對海外生出興趣,與探索的好奇心。

【永樂年間,大明依然走在海外貿易的前列,明成祖朱棣又被稱為“永樂大帝”,派遣了鄭和六下西洋,支持了大明最遠的海洋征途,發展出了“永樂盛世”;

【同一時期,葡萄牙國王是若昂一世,被稱為“若昂大帝”,是葡萄牙曆史上最偉大的君王。若昂一世提出了向海洋進軍的國家政策,並且親自上陣,帶兵攻下非洲重要崗後休達,開辦航海學校,支持海洋事業。】

【永樂大帝去世後,朱高熾禁止了海外貿易。而若昂大帝去世後,他的兒子——著名的恩裡克王子,也被稱為亨利王子,繼承了他的理念,繼續探索海外,4次親自航海,建立海外殖民地,掠奪奴隸開始了黑奴貿易,開始建立海洋霸權。】

朱棣恨恨地瞪著胖兒子:這個慘痛的對比,同樣是大帝,他的兒子,怎麼差彆人這麼多!

朱高熾:“……”

父皇彆瞪了,他也沒辦法,下西洋開銷太大,帶回來的收益太小,國庫支撐不起。

父皇都沒錢給大明官員發俸祿隻能發胡椒,他難道就能生出錢來嗎?

不能,那就隻能節省一點,他自己也很節省的!

【永樂大帝的孫子繼位後,再次起用鄭和,第七次下西洋,鄭和死在了海外,被埋葬在古裡。】

【1433年,鄭和去世的同一年,葡萄牙國王若昂一世去世。】

【1524年,達·伽馬同樣死在海外,在印度科欽病逝,這個地點與鄭和的埋葬地點古裡十分近,東西方兩位偉大的航海家以這樣神奇的方式會晤。】

【此後,葡萄牙開啟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而大明徹底喪失海上主動權。】

鄭和病逝於古裡後,船隊歸國,明宣宗賜葬鄭和於南京牛首山南麓,不過這裡是衣冠塚。

海外的古裡有鄭和墓的景點,經常有華夏人去瞻仰。

在葡萄牙取得海上霸權後,西方人更多的是記住達·伽馬的名字,而大明的鄭和,在明朝後來的閹黨與東林黨之爭中,不少資料被毀,以致於現代甚至還有學者懷疑鄭和下西洋是造假。

但是現代不但用在鄭和下西洋沿途國家留下的“永樂通寶”與大明瓷器等證據,甚至還在非洲留下了當地人與大明水手的

混血後裔。

【明朝因為缺銅錢,其實是下達過“禁銅令”,禁止銅錢外流。這一點宋朝也下達過,但是與宋朝的禁銅令一樣,作用不大。】

【現代考古學家在日本發現過48處明朝銅錢遺址,是永樂通寶,足足55萬枚。除了日本的55萬枚的永樂通寶,還有泰國、馬來西亞、斯裡蘭卡、印度、阿曼、伊朗、肯尼亞、坦桑尼亞等等地方,這些銅錢是如何在“禁銅令”下如何流出海外的,這一點大概沿海的官員才知道。】

明朝嚴禁銅錢出口後,反而衍生了類似現代“走.私炒.彙”的手段。

比如日本,產白銀,也可以使用大明銅錢,於是有了操作空間。

當時大明缺錢,1兩白銀可以兌換700-800文銅錢,日本1兩白銀隻能換約250文銅錢,日本銅錢的購買力比明朝強。

一部分商人走私銅錢和銅料,到日本把銅錢留下,采購一批貨物到明朝賣掉,換成銅錢再出海。

或者再簡單一些,拿著銅錢到日本,兌換成白銀,然後拿著白銀回國兌換大明銅錢,再帶著銅錢出國……

.

“華夏周圍的這些國家,比如日本,東南亞諸國,一直可以使用華夏的錢幣,也在走私華夏銅錢,是不是也可以使用貨幣戰爭?”

一直比較重視商業的趙匡胤有了活學活用的想法。

這些周圍的國家雖然一直吸收著華夏的文化、華夏的經濟,然而從後世的情況來看,並沒有對宗主國心懷感激,吸血後就翻臉不認人。

既然他們這麼喜歡宋錢,他剛從天幕上學了諸葛丞相的“貨幣戰爭”,是不是可以用這些國家試試手?

趙匡胤眼裡閃過一絲陰狠:他可不是什麼善人,走私大宋的銅錢,給大宋帶來災難,那就讓大宋給他們一個更深刻的教訓!

【此外,大明後期不再下海,還有個重要的環保因素,缺木材。】

華夏的建築、陵墓、商船,全是用木材打造的。

清朝時期皇帝的帝王陵缺金絲檀木,其實更早的明朝,同樣缺木材。

鄭和船隊全是用木材打造,當時還是在華夏本土造船,後來當華夏本土木材不夠後,造船商轉向東南亞,在東南亞建立造船廠,用當地的木材,並且帶去了大明的造船技術。

直到清朝時期西方進行工業革命有了鋼鐵造船技術之前,大明的造船技術都是世界頂尖的。

【我們可以看到,東南亞國家給大明朝貢的物品中有犀牛角、象牙、珠寶甚至美女,唯獨沒有木材。】

【但是東南亞國家不把木材進貢給大明,是不知道大明缺木料嗎?完全不是,事實上他們對外的重要貿易就有紅木等其他木材。】

【東南亞國家並不傻,是上貢了木材,讓大明打造更多的商船方便把船開到家門口,還是讓大明把造船廠建在自己家中,很好選擇。】

桑弘羊與東郭鹹陽、孔僅幾人討論了起來。

桑弘羊惋惜:“這後世的朝廷

好像完全沒有懂商業的,這種虧本買賣都做。”

“缺木材進口木材可比進口船隻要劃算,原材料比成品便宜多了。”本就是大鹽商的東郭鹹陽十分熟悉這種手段,就如同他從產鹽的地方收購大量的鹽,到不產鹽的地方高價售賣。

當然,這是鹽還不歸朝廷官營的時候,現在因為天幕,鹽鐵官營提前了,價格統一由朝廷調度,官府提供煮鹽場地和生產工具,召募百姓自備生產費用製鹽,然後由官府收購、運輸、銷售。

本是大冶鐵商的孔僅道:“這些東南亞人看起來不起眼,商人腦子倒是靈活。”

“不,是大明的海商靈活,海外建廠的還是大明商人。就地取材的成本比進口木材便宜,在當地雇傭工人應該也更便宜。但是若是在大明買海船,就更貴了。”

桑弘羊有些可惜,大明官府不重視商人,但是商人的腦子還是很靈活,可惜了,不被重視,最終便宜了東南亞人。

“木材不夠,大漢自己種樹。鐵礦不夠,繼續找礦開采。”劉徹霸氣的給出來自帝王的命令,“海外也不能放過。”

他野心勃勃看著未知的地域:果然,疆域還是越大越好。

大,才有機會找到更多的寶藏!

【在鄭和下西洋時,知道去大明朝貢可以換來更多好處,東南亞國家非常積極,搭乘鄭和寶船去大明朝貢很積極。當鄭和不再下西洋,東南亞國家完全不願意自己花錢去朝貢,以致於到了萬曆皇帝年間,還有人以為大明的皇帝是洪武皇帝或者永樂大帝。】

“難怪天幕說大明的朝貢製度是當冤大頭,這麼看來,就是養了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李世民深深感慨,他就算當天可汗,說天下人都是他的子民,也沒說子民不肖時不打子民。

“夷人畏威而服德,想要靠懷柔靠利益拉攏,隻有等著被吸乾血然後徹底蠶食。”

尉遲敬德亮起了拳頭:“還不如打服再說。”

秦瓊也微微笑著:“孩子不聽話時,打一頓就好了,大明就是打孩子打少了。”

“打仗不需要錢嗎?”房玄齡看著武將們大放厥詞,一句話把所有武將乾沉默了,“軍費你們給?”

武將們:“……”

嗯,剛剛他們說什麼了,什麼都沒說。

李世民也不說話了。

天幕說什麼來著?

大明一直缺錢?

那沒事了。

或許相比軍費,還是那點賞賜更省錢吧。

這一點,身為帝王李世民很懂。

【永樂盛世都缺錢,後麵怎麼能避免?】

【所以我們能看到,嘉靖皇帝想要煉丹修道,就得派小太監去民間斂財,小太監去盜了他老祖宗的墓,最終也隻是輕拿輕放。】

【或許,小太監也知道,民間不斷被搜刮之後,根本湊不出嘉靖想要的錢財,隻有去他祖宗的墓裡“吃大戶”才有希望。】

嘉靖的丹藥裡,除了童子尿,“紅鉛”,即宮女被逼采

取的女子葵水,還有黃金、丹砂等貴重礦物。

當大明國庫在缺錢,缺金銀銅的時候,嘉靖為了自己的長生夢,還在用黃金煉丹。

.

“剛剛朕聽到什麼?丹藥是用什麼做的?”

劉徹有些崩潰。

天幕說過曆史上的他也曾被方士欺騙過,他不會也吃過這些玩意吧!

大臣們比他神色輕鬆的沒幾個。

秦漢時期,信方士的並不僅僅是帝王,許多王公貴族家中都有供奉方士,彼此互相介紹,一起愉快磕丹藥。

劉徹被騙的一些方士,本就是大臣或者貴族用過後覺得好,才推薦給帝王的。

也就是說,論吃丹藥,大臣們吃得更早。

現在,一個個都有些痛苦,甚至隱約感覺自己腹中有些疼痛。

完蛋,不會是丹藥中毒了吧!

【嘉靖皇帝去世之後,隆慶皇帝開放了海禁。海盜有了經商途徑,搖身一變成為了商人,開始重新撿起海外貿易。】

【至此,困擾了大明幾百年的海盜問題,就這麼解決了。】

【所以你看,海盜真得是刁民難馴嗎?】

【就如同山賊,什麼時候最多,百姓吃不上飯的時候,朝廷昏庸無道的時候。】

福建巡撫曾經說過一句話:“市通則寇轉而為商,市禁則商轉而為寇。”

隆慶開海後到明朝末年,東南沿海再也沒有了所謂的“倭亂”時間,萎靡了兩百年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恢複起來,來自日本和西洋的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大明,暫時緩解了大明的白銀危機。

但是,依賴於外來的白銀,最終也帶來了外來的危機。

.

明朝,也曾出現過海上貿易的繁榮期,那就是“大帆船貿易”。

“大帆船貿易”,始於開放海禁之後,西班牙等國家發現美洲之後。

當時歐洲已經實現了金本位製度,美洲的黃金主要運往歐洲,但是白銀怎麼辦?歐洲的白銀已經貶值了。

當明朝開放海禁,西洋人驚喜地發現,在大明,白銀依然很有價值!

東方的大明王朝渴望白銀,西方的歐洲王室渴望大明的陶瓷、絲綢,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出現了一條跨越幾個大洋的國際貿易航線。

歐洲人從美洲開采並且冶煉白銀,帶著白銀跨越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抵達東亞購買大明王朝的陶瓷和絲綢,再把這些物品運回歐洲。

明朝中後期,大明南方因為繁榮的海上貿易,出現了眾多經濟發達的城市,比如南京、蘇州、鬆江、寧波、漳州、廣州等,當地手工業賺了大錢,然後改進技術提高專業生產水平,擴大生產規模,生產更優質的陶瓷和絲綢,換回更多的白銀。

這就是明朝中後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背景,出現了許多手工作坊,出現了眾多主動研發的絲織品行業的新技術,出現了短暫的商業繁榮階段。

這一時期,是萬曆年間,張居正執政,他

用“一條鞭法”把各州縣的田賦、徭役和雜稅總結,統一用白銀征收?[]?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按照田畝折算繳納,短暫的解決了大明的賦稅雜亂的問題,幫大明續命了幾十年。

【但是成也白銀,敗也白銀。】

【過於依賴海外白銀,就會導致一旦輸入通道出現問題,對大明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的巨大。】

【首先,給大家講一個經常出現在海盜影視劇裡的海外寶藏的傳說,名叫“德雷克的寶藏”。】

西班牙殖民美洲後,西班牙商人用騾馬把產自秘魯的金銀運送到巴拿馬的迪奧斯港,在這裡集中裝船運往西班牙。

當地的美洲土著飽受西班牙的殖民,對西班牙人非常厭惡,當英國海盜到來之後,美洲土著告訴英國人:西班牙人會在明年春季再次運來金銀,並且把英國人帶到了迪奧斯港口,幫助英國人偵查西班牙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