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其實已經有很多天文學家開始懷疑冥王星的存在,說起來還和海王星的發現有點關係。
在最初天王星發現後,人們發現它的軌道計算數據和觀測結果明顯不符,所以猜測有一個大質量天體存在,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
後來經過數學計算,對,就是單純通過觀測數據進行計算,亞當斯和勒維耶竟然直接給出了新行星的軌道參數,然後就果然發現了海王星。
這就挺神奇的!
所以海王星才被稱為筆尖下的行星。
可現在的情況是,即便加上海王星,依然不足以讓天王星的軌道發生那麼大的變化,肯定還有其他天體在攝動天王星。
所以很多人想要找到這顆神秘的行星。
早在八年前,1894年,美國的一位商人羅威爾就建造了私人天文台,目的就是尋找這顆神秘的行星。他後來還給計劃起了個名字:“X行星計劃”。
X即未知,也就是尋找未知的第九顆行星。
但一直到他去世,也沒能看到冥王星發現,因為真的太難找了!茫茫星空中找一顆新行星的難度,真的就是大海裡撈針,一點也沒有誇張。
其實後世的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冥王星也很模糊,主要是它太小,就像我們可以看見很遠地方的高樓大廈,卻不一定看見幾米外的螞蟻一樣。
但李諭卻有自己的優勢!
在冥王星被除名後,李諭出於學術的需要以及個人愛好,曾經詳細計算過冥王星的軌道和周期,算是他一個小作業。
他對這些數據太熟了,隻需要花一點時間在特定的位置找到它就行,然後拍下照片。
雖然數據了然於胸,李諭尋找冥王星還是花去了好幾個晚上,直到第四天的夜晚,他才激動地拍下了兩張照片,並且用專門的天文比較器做好了底片。
上麵可以清晰對比出一顆星星的位置發生了變化。
就是它!
找到了!
李諭激動的一晚上沒睡覺,洗好照片後,連夜對數據進行抄寫記錄,然後寫下了冥王星發現的論文。
論文不用很長,他隻需要放上決定性的兩張照片,然後給出軌道參數,以及預計出現的位置,到時全世界的望遠鏡都會對準那片天空。
就讓我們一起凝視夜空吧!
而且李諭很清楚地知道為什麼冥王星被除名,所以他在後麵又附上了一些對於柯伊伯帶的預測。當然,現在還不能稱為柯伊伯帶,李諭給其取名外行星帶,距離太陽大概四五十個天文單位。已經遠遠超過了當時人們對太陽係大小的認知。
第二天,雖然一宿沒睡,李諭依然神采奕奕,一點不困,仿佛喝了十罐紅牛。
一直計算並整理到下午,他終於謄寫好了論文,檢查無誤後,就趕到了皇家學會。
哈金斯會長此時正在愜意地喝著一杯下午茶,剛抿了一口,就看到進門的李諭,他雙眼布滿血絲但是神情容光煥發的樣子有點驚到了他。
哈金斯指了指自己手裡的紅茶:“不好意思,今天喝的是阿薩姆紅茶,不是中國產的祁門紅茶,你要喝一點嗎?”
“我不喝阿三的阿薩姆奶茶!”
李諭把手中的稿子放在哈金斯會長麵前,“你看看這個。”
哈金斯會長看到論文名字時一口紅茶直接噴了出去,他激動地拿起論文,有點顫抖地念道:“論海王星外新行星的發現與軌道參數!你你你!你在海王星外發現了新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