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隨時可以動身,但另一邊,張德彝作為出使英國大使,要準備的資料就不少了,現在就是等他什麼時候好了就可以出發。
而在這段時間,列夫勒已經印好了第一版的數學論文,以《分形與混沌的名字在歐洲開始發行。
先行刊發的一共1000冊,所用款項均由瑞典皇室所出。
既然是免費發行,推廣效果自然又好又快。加上瑞典皇家科學院剛剛通過諾貝爾獎一炮打響,許多數學家都慕名手中都拿到了此書。
一石激起千層浪,頓時引起數學界的軒然大波。
數學家們盛讚其思想之深邃、方法之巧妙、洞察之深刻;而在數學界之外,研究物理、化學的人也都開始此書。
因為現在的數學發展得已經非常抽象,就像希爾伯特的23個問題,如果不是學數學的,基本上看問題都看不懂。
但是混沌理論這種直接表述自然界原理的數學文章真的是太少了,雖然裡麵涉及到一些數學推導、微分方程的部分還是純數學,但許多並不是搞數學的人依然能大體讀懂,並不妨礙大家對其核心“混沌思想”的闡述。
《泰晤士報依然是市場嗅覺最靈敏的,他迅速聯絡北京的記者濮蘭德,再次要他對李諭做專訪。
當濮蘭德找到李諭時,正好《申報記者史量才也在求稿,他得知李諭在瑞典的事跡後,當即也表示要重金約下訪談。
沒辦法,隻好一起了。
正是在這次訪談中,通過李諭提到的“蟻穴效應”,史量才突發奇想創造了“鯉魚效應”的表述方法。
李諭聽到後也是非常喜歡:“果然還是你們搞新聞的會創造熱點型詞彙!”
通過訪談,李諭又簡單得描述了混沌的本質,用的都是最普通的語言。不過再說千言萬語,似乎已經抵不過“鯉魚效應”表述來得直接。
濮蘭德當天就通過電報向倫敦發回了新聞稿,以《泰晤士報在歐洲的影響,迅速又帶動許多其他領域學者開始關注起李諭的論文。
很快,歐洲各大報刊的頭版都畫上了一條東方黃河裡的“鯉魚”,但是為了照顧歐洲的讀者,報紙在旁邊畫上了大西洋的颶風。
而且還是一場學術颶風!
由於新聞稿通俗易懂,一時間街頭巷尾討論的都是“鯉魚效應”。
有人也由此想到了那首蘇格蘭民謠:
“少了一個鐵釘,掉了一個馬掌;
掉了一個馬掌,失了一匹戰馬;
失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個國王;
丟了一個國王,輸了一場戰爭;
輸了一場戰爭,亡了一個國家。”
說的也是由微觀不起眼的小事,導致了宏觀巨大改變的曆史事件。
這個故事的原型是曆史上英國的博斯沃思戰役。
1485年,理查三世繼位為英王後,流亡法國的亨利伯爵在法王的支持下率領2000名法國兵從威爾士登錄,前往倫敦向理查三世挑戰。
雙方在英格蘭中部的博斯沃思平原相遇,緊跟著爆發了決戰。
戰鬥開始前,理查三世的馬夫發現國王坐騎的四個馬掌都磨損得很厲害,就找到鐵匠要求更換馬掌。
但因為這段時間一直在行軍,鐵匠已經為很多人換過馬掌,原來準備好的馬蹄鐵都用完了。他就把鐵料從鐵條上弄下,又敲成馬蹄鐵。
在往馬蹄子上釘的時候,外邊的集合號已經吹響了。
馬夫急得連連催促,鐵匠說:“第四個馬掌還缺個釘子,等我再打出個釘子,把馬掌釘牢就成。”
馬夫急了:“等你再打個釘子出來,我的腦袋早讓國王給砍了!彆廢話,趕緊釘上!”
鐵匠沒轍,隻好拿三個釘子湊和著釘上了最後一個馬掌。
戰鬥爆發以後,英格蘭國王親自率領的部隊戰鬥力相當強,不是亨利那小子臨時拉起來的部隊所能比擬。
理查三世非常勇猛,甚至親手殺死了亨利的旗手。
很快,理查三世與敵軍展開最後一戰。
悲劇的是,他開始衝鋒的時候,坐騎那個沒釘好的馬掌掉了。理查三世的馬當時就摔了個大馬趴,把理查三世給甩了出去。理查三世隨即被蜂擁而上的敵兵剁成了肉丁。
就這樣,理查三世丟了王國,也丟了命。
當然,這也隻是個傳說故事。
不過此時各界由此引起的討論真的是不絕於耳,甚至有人還在討論拿破侖的滑鐵盧戰役也是因此而敗。
數學界看的是推導與思想,而其他各界尤其是民眾雖然不懂高深的數學,但是“鯉魚效應”真的絕了,他們看到的是細節決定成敗。
總之由於李諭的論文,現在到處是對其不同視角的解讀。
甚至本來譯作的“carp eect”,許多人也不管姓與名先後了,直接念做李諭名字的諧音:“liyu eect”。
他的名字也因此再次響徹歐洲,效果甚至不弱於發現冥王星的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