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武漢來信(2 / 2)

李諭說:“自然,足球這項運動本身是很好的,至於當年高求之事,隻能說是人的問題,不是球的問題。”

張百熙感覺確實有道理,又看著章程道:“裡麵的建議也都很好,我會酌情施行。”

李諭心中很開心,以後京師大學堂除了桌遊,又有了一樣新的娛樂活動。

這些無不切實豐富了京師大學堂學生們的課餘生活。

李諭為自己的“創舉”非常開心,但沒得意多久,就被辜鴻銘叫了過去。

原因嘛,當然是因為李諭這次中期考試經學科目再次不及格……

辜鴻銘看著手中的試卷說:“雖然你又考了第一名,而且其他科目成績非常優秀,甚至外文多了兩個高分附加科,丁總教習額外出的高難度西學題目也能夠輕鬆應付。但經學之文章實在不堪入目,文章不通就不提了,書法字跡也如此不堪。”

李諭尷尬道:“您知道的,人的精力畢竟有限,科學之道確實花費時間太多。”

辜鴻銘說:“這我倒是能理解,不過不及格實在說不過去,如今我們的學生裡,科學各科目不及格者眾多,但隻有你一人經學不及格,太令人矚目。”

辜鴻銘畢竟是京師大學堂的副總教習,國學水平雖然是半路出家,不過比起李諭還是強了好幾個段位。

李諭說:“這……確實不應該。”

辜鴻銘從桌子上拿起一些書稿:“這是我近二十年來在《字林西報所寫關於‘中國學’的文章,雖然都是英文,但我想你應該可以看得懂。”

李諭懸著的心放下,原來辜鴻銘是在給自己想辦法。

辜鴻銘國學水平比起章太炎等大老確實差了太多,但是他寫的東西也真的是淺顯易懂,當做國學入門倒是不錯。

李諭道:“多謝先生。”

辜鴻銘又說:“再怎麼我也是身在教職,雖然比不上先賢聖人,但為人師表的道理還是懂的,也當以孔夫子為榜樣。”

李諭之前還真是有點低看他了,辜鴻銘這麼一說竟然有點讓他感動。

其實也是如今李諭多了帝師身份,辜鴻銘對李諭高看了幾分,對他多加有心。

辜鴻銘又拿出一摞稿紙:“還有這些,是我寫的《中國劄記,不過還沒有寫完,隻是一部分,你也先拿去看看吧。”

李諭鄭重接過來,“我一定好好學習。”

要是讓李諭看吳汝綸、章太炎等人的國學專著,還真是頭大。但看過辜鴻銘論著的就能發現,確實特彆好懂,對於李諭來說剛剛好。

當然嘍,說白了就是李諭的國學經學水平真是太拉了!

的確不堪入目!

想想也是,他當年上大學的時候,也是不允許掛科的。

李諭這幾天還真開始好好看起了辜鴻銘的文章,他看得很快,就當稍稍提一提自己羸弱的國學水平。

沒多久,李諭又收到了從武漢發來的一封信,一看信件規格就知道不同凡響,落款的章赫然是湖廣總督。

我的天,張之洞!

看過信後,張之洞的意思倒是很簡單:“近聞京師之李諭博文廣知,驚動西洋,於科學之道震爍中外,望先生來我武漢,參詳所建西洋工礦業之事。”

張之洞在湖廣總督的任上乾了很多年,李諭當然知道所提到的工礦業就是漢陽鐵廠和大冶礦廠。

而且漢陽鐵廠名氣很大,李諭曾經也了解過,絕對算是如今不得了的大工程。

漢陽鐵廠十幾年前就開始興建,興建的過程吃了不少虧。

雖然現在人都知道不能讓不懂的人指揮懂的人,但張之洞興建漢陽鐵廠之時,根本沒有懂的人,國內也壓根沒有興建煉鐵廠的先例,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

所以吃點虧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後世當然都知道,礦石的成分區彆很大。當時英國方麵的人自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在張之洞采辦煉鋼廠機爐時,英國人就提到:“欲辦鋼廠,必先將所有之鐵、石、煤、焦寄廠化驗,然後知煤鐵之質地如何,可以煉何種之鋼,即以何樣之爐,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未可冒昧從事。”

但這種細節問題給領導說完全沒有意義。

張之洞認為中國地大物博,什麼煤炭沒有?什麼礦石沒有?讓英國那邊用什麼就采購來什麼!

結果竟然是機爐設在漢陽,但是鐵用的大冶鐵礦,而煤卻用的馬鞍山煤。

或許這種事放在現代沒什麼,畢竟物流發達,但是二十世紀初哪有如此強大的運輸能力,鐵路都沒幾條,更何況公路。

再加上開始試生產後發現馬鞍山的煤炭不合適,又從德國進口了焦炭數千噸。

反正從1890年開始,花了五六年,竟然還沒有煉出鋼,銀子卻花去了560多萬兩。

即便後來改用江西萍鄉的煤,產出的鋼鐵還是太脆,動不動就裂,完全不能用。

總之走了很多彎路,花了很多錢,張之洞才知道機爐采購的型號不對,不能去除鋼鐵中的磷,因此導致了鋼鐵脆性太高。

然後又向日本借款300萬,把之前的酸性機爐改成了堿性配置,才成功煉出合格的鋼。

隻能說這就是學費啊!誰叫自己不懂哪,都是無法避免的彎路。

但肯定不能說張之洞落後,因為橫向比較的話,漢陽鐵廠是亞洲首創的大型煉鋼廠,即便日本,鋼廠的建設也要晚了幾年。

張之洞通過這些事,徹底明白了科學與技術的重要,不是想做就可以做成,必然需要懂,更要用懂的人。

可惜懂的人真心少,於是又興建教育,為此衍生出了武漢大學的前身自強學院。

實際上張之洞其間還曾當過短暫的兩江總督,任上開創了三江師範學院。這個學校相當不得了,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江蘇大學、江南大學等九所高校都將1902年創辦的三江師範學堂視為校史源頭。

簡直難以置信!

現在好不容易國內出來一個懂科學的人,張之洞當然想找過來認識認識,而且李諭懂的還是上遊的數理科學,更加難得。

這之前張之洞已經招募過不少懂西學科學的人,但李諭的確是顯得太耀眼。

看到張之洞的邀請,李諭當然不會拒絕,現在整個晚清核心官員裡,能撐起來的人不多,而又能進入權力中樞的也就張之洞與袁世凱兩人。

其他的皇室宗族大臣根本無足掛齒,基本就是高級彆混子。

李諭立刻回信:“得悉製台大人邀請,不勝榮幸,吾將不日動身前往武漢。”

這一趟其實也不僅僅去武漢,李諭準備先走海路經過上海,然後去趟湖州看看陸家的皕宋樓之事,再順江而上到達武漢。

這麼走也是沒有辦法,現在京漢鐵路與京滬鐵路都沒有完全通車,隻能走一部分,遇到黃河與長江天塹絲毫沒有辦法。

李諭甚至提前點了點銀票,這一趟去湖州可能要花不少錢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