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韙良看李諭頓了下來,自己接上說:“以後肯定會有更多學校拔地而起。”
李諭順著說:“這是當然。”
李諭抓緊時間把化學的講義整理好,寄給了上海的張元濟。
沒幾天,梁誠就找上了他。
曆史上,梁誠的確就是差不多這時候出發前往美國擔任駐美大使。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駐美大使都是個關鍵的職位,好在這次清廷的人選真心選得非常好。
從天津港坐輪船出發去美國西海岸很快,途經日本,沿著北線走,隻需要三周左右。
然後再坐火車去往東海岸,這是最快的路徑,比起坐船去歐洲要快多了。
李諭路上一直在想該寫篇什麼論文投給英國,這次李諭也更重視起來。
他最擅長的領域,物理及天文學都有比較好的方向。李諭腦子中想好了一些內容,理論物理與天體物理都有。
理論物理當然適合在船上寫。
李諭感覺是時候拿出點大招了,直接寫他最擅長的量子力學。
來到這個世界一年多,現在多少有了一定的科學地位,已經醞釀差不多了。
李諭以一個後來人而言,深知量子力學的基礎是什麼。
——簡單點說,當然就是“量子”這個概念本身。
這句話雖然聽起來有點多餘,不過這個概念真的太顛覆了。
這就可以體現出數學與物理最大的區彆:
數學是純抽象的,但物理則必須遵循並正確闡述自然規律。
數學上可以有無限的緯度,也可以有無窮小。
但在物理上,或者說實際的自然界,任何東西都是不可能無限細分下去的,任何東西都有最小的單位。
甚至包括時間,也有最小單位。
也就是說這個世界存在一個所謂的“最大分辨率”,不可能無限細致。
量子力學裡也講究能量是“一份份的”。
反正不管是什麼東西,都是最小單位的整數倍。
其實隻要是一提“整數倍”、“一份一份”,就會有點量子力學那味兒。
但現在還是量子力學的“洪荒階段”,即便大神普朗克三年前就推導出了“兩朵烏雲”中黑體輻射的正確公式,不過有點遺憾的是,公式他是湊出來的……
也就是說,雖然結果是對的,但過程是錯的。
這就很難受了!因為很難讓人信服。
稍微簡單說一下黑體輻射問題:當時物理學家已經根據實驗現象,得出了黑體輻射現象的一條實驗曲線,所以任務其實就是解釋這條曲線為什麼長這樣,最好能有個公式。
普朗克的公式就是推導這條曲線得出,而且公式與試驗圖像非常吻合。不過上麵已經說了,推導過程是錯的,大家不認可。
此外,德國的物理學家維恩在1896年利用熱力學理論推導出了一個維恩公式,但這個公式隻能解釋高頻階段,在低頻階段符合得並不好。
即便如此,因為這麼一個並不正確的公式,這家夥也得到了1911年的諾獎……
後來瑞利男爵又推導出了一個隻在低頻符合的瑞利公式,也不完美。而且這個理論後來被不少科幻拿來解釋所謂的紫外武器:因為紫外線頻率高,按照瑞利的公式,在頻率高時,黑體的能量輻射會趨於無窮大。
這顯然不合理嘛。
李諭作為專業搞物理的,正確推導黑體輻射公式簡直可以說駕輕就熟。
其實曆史上這件事是後來印度物理學家玻色做成的,不過推導過程玻色也沒做對,同樣有明顯錯誤。
總之,李諭深知,正確的黑體輻射公式推導過程一旦拿出來,絕對是核彈級彆,不對,現在還沒核彈,那就是地震級彆!
早了不敢說,最起碼1911年的諾獎絕對就是李諭與普朗克共同拿了。
所以真心太炸裂。
人家畢竟是兩朵烏雲之一啊!
李諭在屋中,攤開稿紙,聚精會神開始演算。
過程他真的是太熟了,寫出來手都沒有抖一下。
論文也不是特彆長,關鍵他根本不需要寫過長。
李諭數學與物理都很達標,也不可能存在錯誤。
輪船抵達聖弗朗西斯科,也就是舊金山後,李諭第一時間找到郵局,把這封論文發去英國皇家科學會。
好在美國郵局也收銀圓,不然還要跑到銀行兌換美元。
梁誠看到李諭寄出去信,說道:“看你一直在船上算東西,原來又寫了篇科學論文。”
李諭說:“閒著也是閒著,不若做點事情。”
梁誠問道:“又是不得了的東西?”
李諭笑了一笑:“等著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