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演出一演起來就是一整天,而且看慶親王奕劻和載振的勢頭,恨不得連演三天。
同慶班也樂得接王府的活,能賺不少銀子。
李諭回到廳中,被唐文治和徐世昌叫住。
“李諭院士,久仰久仰。”徐世昌道。
李諭此前在北洋時見過徐世昌,不過沒有說過話。
現在徐世昌在北洋幾乎是袁世凱之下的二號人物,袁世凱相當器重他,當做北洋諸葛亮看待。
李諭抱拳道:“見過菊人老師!”
這是北洋軍中很多將領對他的稱呼。
徐世昌說:“院士先生貴為帝師,叫我老師,我可擔待不起。”
他的意思是不能當皇帝的師祖。
徐世昌現在是商部左丞,唐文治是商部右丞,也就是四號人物和五號人物,位列載振、伍廷芳和陳璧之下。
不過徐世昌從此開始就在官場坐起了雲霄飛車,一路狂飆突進。
唐文治說:“菊人老師聽聞閣下在東北地區坐過數次火車,想必對東北有所見聞,想要了解一二。”
徐世昌說:“本人深感東北之危,不可不防。沙俄興修鐵路之目的,我心中明白,如此廣袤土地,若再被外人占領,將是國之大恥!”
徐世昌在清廷任職時最重要的貢獻應該就是此後擔任東三省總督時對東北的重視和經營。
李諭說:“左丞說得極是。但我觀東北之勢,並非不可為,人口在不斷增加。”
徐世昌歎了口氣:“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徐世昌嘴上不便明說,但李諭很清楚,他話中指的是禁關令和如今關內動蕩的局勢。
可以很直白地說,清廷之所以喪失如此廣袤的土地,與禁關令關係極大。
因為清廷損失最多的,就是沙俄割去的東北土地。而如果沒有禁關令,沙俄不會拿得這麼輕巧。
所以禁關令絕對稱得上清廷最大的弊政之一。
所謂禁關令,就是禁止關內的漢人進入東北,因為清廷將此視為自己的龍興之地。
當年清廷大軍入關,不僅僅是軍隊入關這麼簡單,而且帶著大量人口入關。
那時清廷還是八旗製度,軍民合一,打仗的時候是軍人,和平的時候是普通百姓。
他們和八旗旗主有很強的人身依附關係,有種主奴的感覺,這種關係非常固定。因此清軍入關之後,這些家屬也跟著入關。
就這樣,大量的滿族人進入到了關內。
而東北人口銳減,剩下的大都是漢人。
三秋桂子,十裡荷花。滿清留戀關內的舒適生存環境,但後來清廷發現,必須阻止漢人入關移民,因為關外本來就沒剩多少滿人,移民過來的又都是漢人,時間一長,恐怕東北將全是漢人。
清廷還抱著一種非常畸形的思想,萬一在中原的統治被推翻,還能逃回老家。——留著後路,怎麼可能真想好好統治。
就是這種思想驅使清廷實行了禁關令。
相當長的時間裡,禁關令非常嚴格,甚至一度連流放犯人到此都被禁止。
總的來說,禁關令把東北和內地完全隔開,不單禁止移民這麼簡單,東北和內地基本上沒什麼交流。
清朝在東北地區實行了200多年的禁關令,使得東北地區嚴重落後於關內。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其他方麵,東北地區都無法和關內相比。
更重要的是,這裡的人口非常少,這一點對清朝的危害非常大。
同時,為了保持東北地區的特殊性,清政府對這一地區也不設行省,采用“旗民並治”的政治製度。不設總督、巡撫,由盛京將軍、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三大將軍作為最高長官管轄。
同時,以盛京為陪都,下設五部,形成了一個以盛京將軍為首的“小朝廷”。
到了道光時期,東北的總人口也隻有一百來萬,還大都集中在盛京將軍轄區,也就是遼寧。
至於吉林和黑龍江,人口更少。
人口少,能養活的軍隊就少;開發的程度更低,可惜東北的千裡沃土。
就是因為這樣,才讓沙俄趁虛而入。
但如今,隨著關內戰事迭起,災亂不斷,清廷對地方的掌控越發顯得力不從心,禁關令也漸漸鬆弛。
大量人口就開始了浩浩蕩蕩的“闖關東”。
其中尤以山東人為多。
因為山東離著遼寧近,此時想通過陸路走過去還是不容易,很多闖關東的是從山東坐船先抵達遼寧的大連等地,然後慢慢向北遷移。
山東自古是農業大省,這些人都懂得開墾種地的技能,加上東北黑土地的巨大肥力,雖然闖關東的過程充滿血淚,但總要比繼續待在關內好多了,起碼能活下來。
李諭說:“左丞可以儘快去東北一看,趁著形勢尚且明朗。”
“尚且?”徐世昌說。
“是的!將來一旦日俄開戰,地點隻能是在東北地區,我們遷移的民眾,極有可能受到迫害。”李諭道。
徐世昌訝道:“帝師,這種話可不能隨便說!日俄兩國一旦開戰,豈不就是兩虎相爭,兩敗俱傷?能有什麼好處?”
徐世昌還是明白情況的,也沒有一味貶低日本,畢竟在北洋待過,對時局的判斷準確一些。
李諭說:“好處當然是東北。總之城門失火,必然殃及池魚。戰火之下,附近居民將受到極大衝擊,我想日俄的軍隊根本不會在乎我們的國人生死安危。”
徐世昌後槽牙咬了咬:“帝師說得有道理,我會儘快修書給遼西練軍都督,儘快組織民眾撤離周邊地區。”
此時的遼西練軍都督薑桂題,也是北洋的人,徐世昌能夠使喚得動。
李諭拱手道:“左丞高義!”
徐世昌歎道:“生靈塗炭,誰又想屢屢看到。”
徐世昌話音剛落,午宴便開始了,戲台上傳出了戲曲的聲音。
載振跟隨著嘴裡哼起戲曲,學著戲台上的樣子,走了幾個武生步,立在原地,口中喝了一聲:“逮!”
四周祝賀的官員們立刻齊聲歡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