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無奈的提防(1 / 2)

都是大老,其中還有個算是同事,李諭當然要儘快回信。

李諭打摩斯碼的速度很慢,正好辦公室中的近衛昭雪湊過來說:“先生,我擅長發電報,這點小事就交給我吧。”

“你懂得摩斯碼?”李諭問道。

近衛昭雪自信滿滿道:“我不僅能發英文,還可以發德文電報。”

其中齊柏林伯爵的電報就是用德文發過來,李諭說:“好吧,這兩篇電文你發出去。”

首先是給普朗克的電報:

“普朗克教授,很榮幸您喜歡這套書籍,至於外傳,有時間時我會進行創作。您可能不知道,對我來說,寫科幻作品比寫論文搞發明要辛苦得多!”

近衛昭雪拿過電文很快就碼了出來,通過發電報可以比較方便地獲取情報,她有意無意間問道:“先生,普朗克教授是非常優秀的一名作家嗎?”

她看到電文是關於催稿的,自然而然這麼想。

後世恐怕沒人不知道普朗克和愛因斯坦這兩位分彆在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開天辟地的祖師爺,但此時他們兩個還真沒多少名氣。

愛因斯坦不用說了,一個小小臨時工。

普朗克雖然是大學教授,但也僅僅如此,因為歐洲教授數量並在少數。

李諭隻好說:“普朗克教授是在量子領域劃時代的人物。”

近衛昭雪接受過一定的數理訓練,於是說:“劃時代?我為什麼沒有聽說過,我僅僅知道現在歐洲科學界的領軍人物是開爾文勳爵與倫琴教授。”

李諭說:“他們都很厲害,不過論影響力,恐怕普朗克教授將來還要更高一些。”

近衛昭雪並不知道普朗克研究的所謂“量子”是什麼東西,對她來說是個完全陌生的詞彙,於是說:“是我孤陋寡聞了。”

李諭迅速又寫好了另一篇給齊柏林伯爵的電文:

“伯爵先生,本人尊重對新科技進行探索的先驅,您自然可以使用星戰元素宣傳飛艇。”

李諭其實知道飛艇並不是特彆好的技術,最主要還是那個原因:安全。

另外還有很多其他大缺點,導致它完全競爭不過強勢崛起的飛機。

齊柏林飛艇後來成為了德意誌的驕傲,不過在造出最大的“興登堡號”後,隨著它的墜毀也宣告了飛艇的徹底消亡。

不過科技探索是人類的必經之路,對於天空和大海的熱愛不會因此改變。

至少在之後的30年內,飛艇還是一項讓富人們津津樂道的技術。

——飛機很快就通過提高載客量及飛行速度大大降低了成本,但飛艇幾乎自始至終都是有錢人的玩具,坐次飛艇是非常牛的事,可以大大滿足富人社交的需求。

近衛昭雪說道:“飛艇是不是那種可以載人的熱氣球?”

“不太一樣,但大體上你可以這麼理解。”李諭說。

近衛昭雪對飛艇明顯更感興趣:“那麼它可以不可以用在軍事領域?”

李諭說:“可以,但效果不會很好。”

近衛昭雪繼續問道:“為什麼不好?”

李諭說:“因為它太笨重。”

玩過紅警2的應該都記得那句恐怖的“kir”,遊戲裡的基洛夫飛艇是蘇聯的,但原型實際上就是德國齊柏林飛艇,不知道遊戲裡為什麼安在了蘇聯身上。

遊戲裡基洛夫飛艇轟炸能力驚人,現實中也曾經執行過轟炸任務。

德國在一戰時期組建了飛艇艦隊,用的就是齊柏林公司的飛艇,甚至轟炸過英國本土。

彼時的飛艇絕對算得上一門終極武器,就像陸地上英軍剛剛秘密研製出來的坦克一樣。

飛艇一出,可以說無往不勝,無堅不摧,諸國降伏。

一戰時的飛機尚顯得幼稚且可憐,壓根沒有力量阻止飛艇的光臨。

能夠在夜間作戰的飛機更幾乎沒有,英國的飛機就算發現了飛艇,唯一能做的事情也不過是在它的粗厚外皮上戳兩個小洞洞。

能夠阻止這些德國空中怪獸去英國表兄家串門的,就是北海上空變化無常的天氣。

飛艇通常在傍晚從德國本土的庫克斯港、科隆和杜塞爾多夫等處基地起飛,華燈初上的時候到達英國上空。

英國城市的路燈和房屋裡麵透出來的燈火恰恰是它們最好的路標,因為“燈火管製”一詞還未出現。

扔下搭載的炸彈之後,它們掉頭東飛,於第二天黎明之前返回德國。

簡直來去自如。

執行了不少次任務,最主要的損毀就是來自風暴,不過這點已經透露了飛艇的弱點。

近衛昭雪說:“先生有沒有興趣對齊柏林伯爵的飛艇進行改造,因為我看您似乎也懂得航空方麵的知識。”

李諭搖了搖頭:“我還是對飛機更感興趣。”

近衛昭雪說:“我發現這些最新的知識在書本上根本學不到,今後能不能多向您親自討教?”

李諭說:“當然可以。”

近衛昭雪笑了一笑:“太好了,謝謝先生,我真的越發崇拜你了!”

紅顏禍水啊。

——

德國,柏林。

普朗克看到李諭的回信後壓根不買賬,立刻就發回電報:“辛苦?一點不辛苦!你隻有二十多歲,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一天睡5個小時都不困!要是不努力,你睡得著嗎?”

李諭摸摸頭,好吧,隻能接受大老強勢催稿,反正他坐船的時候也蠻無聊。

而齊柏林伯爵就客氣很多:“多謝院士,您再次來到德國時,我一定要讓你免費乘坐我的飛艇!飛行的體驗絕對會讓你流連忘返!而且本人不會白白使用星戰係列宣傳,會奉上足額傭金。”

齊柏林伯爵不是缺錢的人,李諭早猜到他會主動提出。

——

此時底特律凱迪拉克公司老總亨利·利蘭又追加了電子點火係統的訂單。

德國的卡爾·本茨以及戴姆勒的公司同樣早就有了訂購意向,看來非常有必要擴產。

李諭帶著謝煜希乘坐火車來到了底特律,找上門的不止亨利·利蘭,也包括通用,還有很多小汽車廠。

亨利·利蘭笑道:“先來後到,李諭先生一定要首先保證我的需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