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龍虎山天師府張天師一脈也是傳承千年未斷,一直可以追朔到東漢時期第一代天師張道陵。
張道陵很多時候被尊為道教創始人。
天師府如今已經傳承到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雖然比孔門少了幾百年,不過已經很不容易。
中國人口最多的四大姓氏為李王張劉,李和劉都是因為出了漢唐兩代帝王。
王是因為曆朝曆代一直有很多名門望族,如琅琊王氏等,並且不少前朝之人會改姓為王。
張,則有張天師這種民間影響力極大的人,堪稱無冕之王。
在不少地方,大家介紹一般都是這樣:
——請問貴姓?
——免貴姓某。
但張姓卻比較特殊,可以不加“免貴”二字,因為玉皇大帝也姓張,本身就是貴姓。
此時的城皇廟不能和後世作為著名景區相比,甚至連同時期的佛教寺廟都比不上,整體看上去不是很氣派。
很直觀就可以感覺出清代的道教相對明代已然非常衰落。
天師張元旭此時已經脫下了在北京時穿的官服,換上了道袍,城皇廟的外麵黑壓壓擠了不少信眾。
道家大體可以分成全真和正一兩派。
全真派主要是修身養性以及丹鼎之學;正一派則偏於符籙,並且更傾向濟世一點。
正一派就是龍虎山張天師的一派,他們相對全真派要自由一點,戒律比較少,可以居家修行,並非一定要出家,所以其實挺能吸引普通民眾。
總體看,佛道兩教派還是向好的,可惜明清兩代發的正式度牒非常少,想成個正兒八經的道士或者和尚十分困難,就和考公似的。
而由於正統的和尚、道士太少,許多沒讀過幾本佛經、道家經籍的人就會濫竽充數坑蒙拐騙,所以晚清民國時期邪教叢生,甚至還有不少軍閥也信。
李諭隻在一些八九十年代林正英演的香港捉鬼電影中看過道家一些符籙畫訣的場麵,眼前張元旭做得更加信手拈來。
等他們忙乎完後,李叔同才帶著李諭在一個小偏殿見到了天師張元勳。
張元旭竟然知道李諭,見麵後就說道:“貧道在京城時,聽過不少次帝師大名,久仰久仰!”
李諭說:“帝師就是個虛名,您的天師之名可要厲害多了。”
張元旭歎息說:“天師之名也不如往日,如今西方的上帝教盛行世間,到處都是洋教士。”
李諭一點不以為意:“正一教已經紮根兩千多年,豈是幾個洋人傳教士就可以撼動。”
張元旭卻有些無奈道:“帝師看看這破敗的道觀,再看看那些華麗的教堂,又是在如今亂世之中,令人難免傷懷。”
李諭連忙幫他打消疑慮:“亂世道門救蒼生,天師何須擔心幾個小小的教堂。”
張元旭也感覺自己說的話有點太悲觀,於是說:“慚愧,貧道竟生出這種心思。”
李諭接著說:“如今四海之內皆有道門子弟,我便認識一個遠在玉門關之外的求道之人。”
張元旭說:“玉門關外?”
“是的,數千裡遠。”李諭說。
張元旭說:“三清恩惠大地,福澤遠至邊陲,令人又心生鼓舞。”
李諭連忙勸說:“必然很鼓舞!當年老子出關尚且隻是出了函穀關,如今紫氣範圍更加廣大,遠至玉門關。這位關外的道士數十年裡久聞天師大名,一直想入關向您求道。”
張元旭心中肯定想讓正一道擴大影響力,畢竟本來北邊是全真派占多數,於是說道:“我龍虎山對於虛心求道之人,永遠敞開山門。”
李諭等的就是這句話:“正好我要去一趟關外,勞煩天師寫一封手諭,我帶去關外,說不定回來的信徒會不少。”
張元旭問道:“這一趟路途遙遠,想想就困難重重,帝師當真要去?”
“自然要去!”李諭立刻打包票。
張元旭說:“好!帝師好風骨!我也不能讓帝師失望。”
張元旭要來筆墨紙硯,迅速寫了一封名為“紫氣東回”的敕令。
李諭頗為滿意,完全達到了預期要求。
自己費儘周折,不信搞不定莫高窟那個臭道士。
臨走時,張元旭又親筆畫了一個符咒並寫了一幅字送給李諭和呂碧城,“帝師、夫人,願此符保二位福壽雙全、金玉滿堂。”
李諭感激道:“多謝天師。”
——
離開城皇廟後,李諭讓李叔同幫著聯係上海縣的縣衙購買豫園的產權,自己則去看望一下章太炎。
此時的他還被關在提籃橋監獄中。
李諭買了燒雞美酒,給監獄的看守一個銀元就被放了進去。
章太炎怡然自得,在那讀書看報,甚至還有茶水喝,隻不過茶碗比較破舊,但已經非常不像是在坐監獄。
章太炎看到李諭十分開心:“疏才,哎呀!你來得好啊!我正愁無法發文章讚頌你的事跡,你就來了讓我當麵誇!”
李諭哈哈笑道:“能得太炎先生美言幾句多不容易,哪怕從世界另一頭也得專門過來!”
章太炎又看到李諭提的燒雞美酒,說道:“你看看你們,總以為我在監獄裡受苦,一天天地老來送飯,不是燒雞就是烤鵝,搞得我一點坐牢的體驗都沒有,甚至還胖了幾斤,這真是天下第一等好笑之事。以後絕不能再這樣了!”
章太炎嘴上說著,但還是伸手取過來了酒瓶,並且問道:“你們有沒有吃過飯?沒有的話就隨意,隨意哈!”
李諭問道:“太炎先生,鄒容的情況如何?”
章太炎說:“他啊,已經東渡日本留學。”
李諭說道:“這就好,多提升提升學問肯定大有裨益。”
章太炎看到李諭身邊的呂碧城,問道:“這位姑娘是?”
李諭說:“這是內人,在《大公報擔任編輯,碧城姑娘。”
“啊!我知道,我知道!”章太炎說,“你的才名不止在京津之地,早已傳到了上海。沒想到樣貌也如此出眾,疏才兄弟真是有福之人。”
呂碧城說:“謝太炎先生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