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苟無成,毋寧死(2 / 2)

“有什麼不好!”李諭說,“就按我說的辦,而且我會給你免費提供所需的技術資料。”

馮如說:“可現在我還繞不過萊特兄弟的專利。”

“好說,”李諭很了解其中關鍵,“我們采取與萊特兄弟不一樣的氣動布局便是。”

李諭隨即在另一張紙上給他大體畫了起來。

實際上,萊特兄弟的技術已經開始落後,法國和德國都摸出了更安全可靠的路線。——就是此前提到的氣動布局問題,萊特兄弟的鴨式布局太難。

馮如讚道:“帝師不愧號稱科學巨子,如此前沿的技術也能了若指掌。”

李諭笑道:“我現在是紙上談兵,具體的製造、測試需要很久,這些都要靠你。”

馮如說:“定不會辜負帝師所托。”

“還有,”李諭說,“你平時要多學習一下機械相關的大學課程,會非常有幫助。”

“大學課程?”馮如問道。

李諭說:“你在奧克蘭對吧?我會聯係同在奧克蘭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讓他們接納你旁聽課程。”

“可是這會耗費很多資金,那所學校是加利福尼亞最好的大學,學費非常高,”馮如說,“這些錢不如用在研製飛機上。”

馮如的想法不無道理,二十世紀初的教育花費比後世還要驚人得多,尤其歐美。

目前中國一個普通農民,一年收入不過十來兩白銀,歐美留學一年的學雜費就要1200兩,簡直駭人聽聞。

這個差距比後世離譜太多。

要不大部分留學生選擇日本哪,一年十五六兩,部分中產家庭還是可以承擔的。

李諭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即便萊特兄弟學曆不高,也是大學三年級才肄業,歐洲那些搞航空的更不用說。”

馮如說:“我聽帝師的!但在我身上破費這麼多,實在過意不去。”

李諭揮揮手:“不用和我客氣!將來把技術、人才帶回國就好。”

“我一開始就是這樣的想法,”馮如說,“甚至我注冊飛機廠的名字時,就叫做‘廣東飛機製造廠’,肯定是要把所有的設備都運回國。”

曆史上,馮如1910年就把飛機工廠遷回國去了。

但李諭卻並不想讓他走太早,多學點東西再走不遲。

而且馮如是墜機而亡,如果可以精進飛機製造技術,極大可能挽回生命,多為民族航空業貢獻力量。

“那麼我更要給你投資了!”李諭說,“你慢慢研究,穩紮穩打,不要貪圖冒進。我會研究改進無線電設備,以安置在飛機上。”

“真是天才的想法!”馮如驚歎道。

李諭說:“無線電在飛機上的用途會很多,比如導航、預警、雷達等等,未來我們要一起做,所以我才說共同進步。”

馮如並不懂“導航、預警、雷達”這些無線電陌生術語,但能和無線電搭上邊,肯定是高大上的東西。

馮如說:“謹記帝師教誨。”

李諭說:“我先給你支持5萬美元費用,還有幾台航空發動機。”

“五萬!”馮如下巴都快掉下來。

他在舊金山跑斷腿,隻有少數華商願意出錢,每人也就捐了一二百美元,合起來四五千美元。

但這些華商並不懂飛機,此後第一次飛行試驗失敗後,幾乎全部撤資,而且都認為馮如是個“騙子”。

李諭當然了解發明過程中的艱辛,出點錯很正常。

馮如大概率就是因為手頭資金太少,所以急於求成。他試錯機會太少,同時對造出來的飛機非常疼惜,才會釀成機毀人亡的慘劇。

此時李諭一口氣出5萬,簡直可以媲美半個萊特飛機廠,財大氣粗,完全解決了資金上的後顧之憂,足夠他造出很多架飛機、做很多次飛行試驗。

“我……這……可……”馮如直接結巴,半晌才說出,“我甚至不知道怎麼使用這麼多錢。”

“我不是說了,慢慢研究,穩紮穩打,循序漸進,不要貪圖冒進。”李諭又強調一遍,生怕他記不住,這麼好的人才,可不能再早死了。

馮如說:“這樣吧!飛機廠的董事長由您擔任,我隻當總工程師。”

“不必如此,”李諭微笑著說,“我沒有這麼多時間在飛機廠裡。”

“所以我才說讓您當董事長一職!”馮如說,“您不答應,我是不會接納您的錢的!對了,飛機廠不然也叫李諭飛機廠!”

李諭連忙說:“好吧!我可以當董事長,正好未來方便資助。但飛機廠的名字千萬彆改。”

馮如這才接受。

將來回了國,李諭完全可以馮如的廣東飛機廠為基礎,進一步擴大。

——

李諭差不多也要歸國,順路先與馮如去了舊金山。

從紐約橫跨美國,要坐三四天的火車,呂碧城考慮到李諭“身後之事”,貼心地準備了一床綿軟被子。

到地方後,李諭親自跑去伯克利分校給馮如求得了一個旁聽機會。

(話說“分校”屬於翻譯錯誤,曆史遺留問題,其實伯克利分校就是一所大學,不是常規認為的“分校”。)

伯克利分校開出的條件很簡單——讓李諭在伯克利分校進行一場演講。

加利福尼亞州在李諭穿越前,已經是美國最富有的州,不過目前大都是荒地。

伯克利分校與斯坦福大學目前也沒法和東部的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大學相比。

所以李諭這種科學界頂流到來後,伯克利分校異常歡迎。至於李諭小小的請求,伯克利分校甚至更進一步,同意隻要馮如考試合格,還會頒發畢業證書。

馮如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

可如此一來,他就有的忙了,一方麵放不下飛機的研製工作,一方麵還要兼修學業,所有時間都會占據,沒有一點假期。

但中國人在這點上就是強,論學習能力,真心誰都不服,也甘心吃苦。後世還有在美國拿好幾個博士學位的牛人。

臨走時,李諭對馮如鄭重道:“這是一個支點,希望閣下可以借此支起中國的航空事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