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清華開學(1 / 2)

此時《申報處於一個相對的低穀期,可能因為現在湧現出來的報紙太多,形成了一定衝擊。

不過論辦報能力,眾多新報的創始者或者運營者大都不能和史量才這種專業報人相提並論。

李諭開著車前往清海軍部找張謇,——清海軍部舊址是臨時政府的責任內閣辦公地。

提到民國風情,很多人往往都會聯想到上海外灘的西式建築,或者天津的五大道、南京的頤和路,但基本沒人提北京城。

可北伐之前,北洋政府的統治中心一直在北京,在民國史上絕對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不知為何,大家印象中民國的北京總是胡同、大褂之類。許多民國影視劇也是如此,演到上海灘或者天津五大道都是西式建築外加西裝、旗袍、發油、香煙,到了北京城就變了風格。

莫非是曆史的慣性?

不過北京城並非完全沒有近代風格的西洋建築,眼前的清陸軍部和海軍部便是典型,它們是北京城裡少有的仿西式建築,並且還是建築群。

位置在後世的張自忠路,清末民國時期叫做鐵獅子胡同。

陸軍部大樓於1906年左右修建,相比旁邊緊挨著的海軍部要更加巍峨一些。

修建這兩座大樓用的據說是慈禧太後挪用海軍經費修頤和園的餘款。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便在陸軍部大樓,此後一年多的辦公地點也在這兒。

而國會、內閣的辦公樓則在旁邊的海軍部大樓,參議院還有一處辦公場所在象來街。兩地離著還挺遠,一個在北京城東北角,一個在西南角。

總之清陸軍部和海軍部在一段時期裡,是全國的權力中樞所在地。

剛下車,李諭就遇到了蔡元培,與他一同進去找到了張謇。

張謇聽完李諭的話,當即表態:“《申報幾年前好不容易被咱們自己國人買下,隻可惜買主席子佩不會經營,我看著都心痛。讓史量才早點買下來也好!對方要多少錢?”

李諭說:“開價12萬元。”

張謇想了想說:“席子佩從洋人手裡花了元買下,轉手就賺這麼多,關鍵到他手裡的這幾年《申報反而在下滑。能不能便宜點?”

李諭說:“時過境遷,而且價格不算很高。趁著他決心想賣,不如乾脆點趕緊盤過來。”

張謇道:“如此也好,這錢咱們湊湊能拿得出來。”

張謇搞了多年實業,是個有錢的主兒,李諭自然更不差錢,12萬元輕輕鬆鬆。

購買《申報動作一定要快,不然如今的主家席子佩很可能會後悔。

席子佩從1906年開始磋商,直到1909年才完全買下《申報。而賣《申報則很快,幾個月就談妥。

事後他果然後悔,因為史量才經營得太好,《申報銷量節節攀升,價值水漲船高。

於是席子佩在三年後聘請律師起訴,辯稱他賣出的隻是報館產業,“申報”這個商標並沒有賣給史量才,所以史量才不能以“申報”為名出版報紙。

他請的律師挺有能耐,抓住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的法律漏洞,讓史量才吃了個暗虧。史量才最終敗訴,隻能又拿出24.5萬元給席子佩。

然而席子佩得到這筆巨款後仍不甘心,辦了個《新申報想競爭一下,結果一年後就因經營不善停刊,好歹是把錢又都賠了進去。

屆時李諭得囑咐好史量才,合同務必加上包含申報商標權的條款。

蔡元培又對李諭說:“現在教育部需要招募一批人員,疏才兄弟既然不願進入政壇與我們‘同流合汙’,總該幫著給介紹點人,不然我不就成了光杆司令。”

李諭笑道:“應該的。”

蔡元培說:“理科人才你比較熟,讓他們在教育部掛個職,薪水不要白不要,然後本身大學講師或者工程人員的本職不耽誤。”

李諭說:“我明白了。”

虞和欽過不了多久就會回國,他不僅熱愛化學,同時是個有管理能力的人,很適合在教育部做點事。

魯迅今年也會受聘於教育部。

民國時期,普通工人工資很低,一個月也就十來個大洋,但魯迅在教育部每個月工資有二三百元,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離開海軍部大樓後,李諭把錢先給了史量才,並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專門請個律師擬定合同。

史量才雖然不像李諭這種穿越者一樣知道未來會怎樣,但看李諭言之鑿鑿,而且十多萬的交易真心是個大買賣,於是同意了。

送彆史量才沒幾天,清華學校終於開校。

李諭身上還有監督一職,必然要去一趟。

李諭照例開上小汽車,出了西直門,然後沿著一條馬路向著海澱西北而去。

此時的海澱隻是個尋常市鎮,蠻荒涼。不過通往清華的這條路由於還通著頤和園、圓明園,基本上每天都有人維護,道路條件還算不錯。

從晚清開始,沿途就有好幾處步軍統領衙門安

置的維護點,裡麵有清道夫。李諭在路上時不時看到他們在道上灑黃土,然後一勺一勺潑清水。

李諭的車走的是兩旁鋪石的路,也能走套馬大車。

此時已經到了春天,路兩旁的官柳枝繁葉盛,如果傍晚在這條路上行走,絕對是上夕陽古道,情景幽絕。

清華首任校長唐國安與之後的第二任校長周詒春共同在門口迎接李諭。

周詒春剛剛留學歸國,唐國安非常器重他,點名讓他做了教務長。

“國祿唐國安字兄,詒春,彆來無恙。”李諭下車後與他們打了招呼。

唐國安說:“疏才兄弟,你可是個大香餑餑,我聽說你在上海創建了一所大學,又被嚴複叫去北京大學代課,我都怕你不再回清華學校。”

“怎麼可能!”李諭笑道,“反而國祿兄本可於參議院中謀得高位,卻仍然留在學校中,令人欽佩。”

辛亥之後,以前一同在清華學校的周自齊、顏惠慶、範源濂等人都當上了新內閣的高官,隻剩下唐國安。

本來唐國安也能在國會中有顯赫官職,畢竟他學曆沒得說,背景也深得很,與內閣總理唐紹儀既是同鄉又是同學,還是同宗同輩的叔伯兄弟。

唐國安說:“疏才不愛仕途,我也一樣,還是在清華更順心。”

幾人向校園中走去,李諭隨口問道:“有多少學生回來了?”

唐國安說:“還不錯,回來了360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