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太炎娶親(1 / 2)

章太炎已經在總統府與袁世凱打了一年多交道,他的判斷非常準。

尊孔早有跡象,民國元年年底,袁世凱就下令,每年孔子誕辰各地學校都要舉行尊孔祀孔的紀念會。

也不是說這樣做完全是錯的,但要不要同時祭祀祭祀科學人物?如果感覺牛頓、阿基米德、伽利略是洋人,那為什麼不選祖衝之?

所以專門尊孔祭孔顯然是有意為之,想慢慢造勢。

若是單純尊孔也沒什麼大不了,但絕大多數革命派都明白,袁世凱聯合遺老遺少搞尊孔複古明顯有深意:尊孔是表象,複古才是本質。

沒多久,大總統就頒發了正式尊孔令,稱作《通令尊崇孔聖文》。

雖然招致許多議員抗議,認為總統的這種命令“違背約法之信仰自由”,強令所有人再次恢複舊製,明顯與民主共和的理念不符。

可袁世凱哪管國會,照樣推行不誤。

——

李諭帶著新一期科學雜誌去商務印書館找張元濟印刷時,發現他正忙得不可開交。

桌子上是一些經學書籍,看封皮似乎是小學教材。

李諭疑惑道:“筱齋兄要刊印小學課外讀物?”

“全是正式課本,”張元濟苦澀道,“總統府突然把‘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列入憲法草案。教育部迫於壓力,下令全國學校編纂關於修身及國文的教科書,而且必須采取孔夫子言行及經訓,如果選擇他家學問,必須與孔門同源。”

李諭沒想到事態發展得這麼快,歎道:“果然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

目前隻是開始,此後一年內,北洋政府又發布了《特定教育綱要》,規定各學校崇拜尊奉儒家古聖先賢;尊孔以端基,尚孟以致用;各學校一律恢複讀經。

為了深入貫徹,隨後還發布了《國民學校令》《高等小學令》《預備學校令》等,說白了都是為推行尊孔讀經而公布。

袁世凱是個聰明人,深知教化乃立國之本,竊國亦自茲始。

張元濟更加無奈:“我們剛剛印出幾十萬冊國文教科書,隻能全部廢棄,轉而印製新要求下重視經文的國文教本。辛亥之革命雖成功,但民主共和的觀念卻並未深入民心。本來通過小學教材能一點點改變,隻是才一年,竟然就改了回去。”

李諭說:“革命形式上成功了,但精神上還遠遠不夠。”

現在孫黃等革命派以及國會都毫無辦法,李諭自然無能為力。好在知道未來發展,這屬於必經的坎坷,躲也躲不過。

留下稿子後,李諭便返回了豫園。

沒幾天,章太炎在哈同花園舉辦了一場盛大的西式婚禮。

李諭登門賀喜,44歲的章太炎與小他14歲的妻子湯國梨滿麵春風地迎接賓客。

章太炎的第一任夫人十年前便去世,留下了三個女兒。

送上賀禮後,李諭見到了章太炎與湯國梨的媒人蔡元培。

李諭笑道:“月老先生點了一手好姻緣。”

蔡元培說:“當時太炎先生不改狂氣,要在報紙上登報征婚,那可是民國第一回,雖然反響不小,可惜無人應答,甚是尷尬。最後還是我托人將湯姑娘介紹給太炎先生。”

李諭問道:“登報征婚確實符合太炎先生的作風,但什麼條件這麼苛刻,竟然無人應答?”

蔡元培掰著手指頭給他講起來:“太炎先生列舉了五項要求,其一,鄂女為限;其二,大家閨秀;其三,文理通順;其四,不染學堂中平等自由之惡習;其五,有從夫之美德。”

“鄂女?”李諭想了想說,“太炎先生是浙江人吧,為何一定要湖北姑娘?”

蔡元培說:“聽他自己說,湘女多情,鄂女多音。湖北人口音裡有很多古音遺存,太炎先生本人就在研究古音,所以想娶一個湖北女子。”

“有意思,”李諭又問道,“湯女士是湖北人?”

“不是,”蔡元培搖搖頭,“她也是浙江人。”

李諭笑道:“第一條就無法滿足。”

“即便如此,太炎也高興得很。”蔡元培說。

李諭說:“第二條和第三條我可以理解,但第四條與第五條似乎又有些矛盾。太炎先生作為革命人士,為什麼要求妻子遵守三從四德?”

蔡元培說:“外在與內在總歸不一樣,太炎先生在社會上崇尚新思潮,但家庭生活中卻是個比較傳統的人。”

類似情況在民國名士中一點都不罕見,李諭也就見怪不怪。

章太炎的新婚妻子湯國梨也不是尋常女子,她是浙江才女,還是女權運動的先驅。

在家庭生活中她又是個聰明的女人,處理得非常好。

能娶到這樣的老婆,章太炎自然喜不自勝。

到場的名人不少,孫黃兩人以及陳其美全部來了。

章太炎即便與孫中山有一些私交上的不和,但理念上並不衝突。

他彆扭著走向孫黃幾人,黃興詫異道:“太炎兄怎麼腿腳突然不好了?”

章太炎說:“洋人的皮鞋實在難受,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忍耐的。”

李諭眼睛尖,看了一眼後說:“太炎先生,你左右鞋穿反了。”

孫先生哈哈大笑:“太炎確實需要個操持家務的夫人,竟然皮鞋都會穿反。”

章太炎尷尬地調換過來,解釋道:“以前我從不穿皮鞋,以後也不會再穿。隻是結婚禮服須搭配皮鞋,無奈為之。”

客人全部到齊後,大家紛紛落座,李諭與蔡元培坐在了一起。

李諭隨口問道:“孑民兄下一步有什麼打算?”

蔡元培說:“我想再去國外深造幾年。”

李諭問道:“去哪?”

“法國,”蔡元培說,“之前我在德國留學幾年,這回換個地方。法國曆史也算悠久,與英國一樣在世界上有很大影響,近兩三百年法國在科學、哲學、藝術方麵有輝煌成就。而且法國首先提出‘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是大革命的故鄉。或許在那裡可以找到新的精神財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