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月光更亮了,亮得朱襄感覺自己和魏無忌快要融化在月光裡了。
魏無忌抬起手,看著自己變透明的手掌,道:“該和你告彆了。”
朱襄隻看著月亮,沒有轉頭去看逐漸消失的魏無忌:“保重。”
魏無忌道:“嗯,朱襄,你也保重。”
月光亮到了極致,隨即漸漸淡去。
朱襄仍舊仰麵看著逐漸灰暗的天空:“等我到了大梁,我就把你的府邸改成信陵君祠,把你的祖祠中牌位都移到信陵君祠中。”
魏無忌的笑聲很縹緲,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哈哈哈,沒必要,彆為了我惡了秦王。即使秦王是你友人,君臣有彆,你也要謹慎。”
“朱襄,彆如我一樣。”
“千萬彆如我一樣。”
朱襄回答:“放心,不會。”
“那就好。”魏無忌伸了個懶腰,道,“我該走了。”
說完,他不再與朱襄道彆,一邊往前踏著拍子,一邊歌唱,手舞足蹈。
“防有鵲巢,邛有旨苕。誰侜予美?心焉忉忉。
中唐有甓,邛有旨鷊;誰侜予美?心焉惕惕。”
魏無忌含著笑,唱著歌,跳著舞,融入了最後一縷月色。
朱襄幽幽轉醒。
他睜開眼,眼前是一輪殘月。
圓月已經消失了。
朱襄坐起來,將酒壇放到一旁。
他看了一眼身上的棉被,歎了口氣。
“誰見過堤上築鵲巢,誰見過土丘長水草?”
“誰見過庭院瓦鋪道,誰見過山上長綬草?”
“誰在離間我和心上人,讓我害怕又煩惱?”
“可是我的友人公子無忌,若心無間門隙,哪能離間門?離間門,是先有間門啊。”
朱襄雙手抱起酒壇,將酒壇中殘酒一飲而儘。
到最後,魏無忌仍舊對兄長懷抱最後一絲幻想。
難以抒懷。
……
道彆之後,魏無忌的好感度差一絲到四顆心,但贈送給了朱襄一把大豆。
公子無忌身份高貴,送給朱襄的離彆禮物卻是一把大豆。
贈言裡說,雁門郡的軍糧多是豆飯。他去雁門郡後,吃的豆子比之前幾十年加起來還多。若有些更可口的豆子吃就好了。
朱襄失笑。
吃不慣豆飯,不去想與兵卒吃不一樣的食物,而是希望有更好吃的豆子?
魏無忌啊魏無忌,不愧是你。
“黍稷菽麥稻”,菽即大豆。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豆子作飯,豆葉作羹。豆子是中國從古至今平民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從黃帝時期便是庶民最重要的口糧。
大豆不挑土壤,不耗水肥,生長周期短,耐儲存,既能當主糧,也能當蔬菜。
秦國雖已經廣泛種植水稻和小麥,將石磨推廣到了村莊,但豆子也是最主要的儲備糧。軍糧多以豆子為主。
魏無忌給的豆子產量高,抗倒抗病,還抗低溫乾旱,正好適合魏國和趙國的北疆種植。
優良豆種即使到了現代也十分重要。豆子是優良的油料作物,也是用途最廣泛的飼料作物。
現代中國進口最多的糧食就是大豆。關於大豆的糧食安全教訓是每一個糧食人心頭的疤痕。
魏無忌贈送的這不起眼的豆子,是中國從古至今與庶民關係最緊密的糧食。
“無忌,謝了。”
朱襄將這一把豆種種在魏無忌的墓前。
春去秋來,取豆莢,作一盤鹽水豆子,再與友人喝上一場。
“朱亥,昨日魏無忌來夢中尋我。”
“主父說什麼了?”
“他啊,還堅稱魏王是聽信了讒言,本性是好的。”
朱亥狠狠地瞪了魏無忌的墓碑一眼。
朱襄攤手:“他還讓我勸你,彆去挖他兄長的屍骨。我說我管不著,讓他自己去你夢裡說。”
朱亥甕聲甕氣道:“主父若在我夢裡來說這事,我就背對他。”
朱襄笑道:“對,就該這樣!”
朱亥生了一會兒氣,問道:“朱襄公,你說的是真的?主父真的入你夢來了。”
朱襄道:“當然是真的。你看,我在他墓前種下了好吃的豆子。他是不是說過,軍中的豆飯真難吃?”
朱亥嘴角上彎,露出一個許久未出現過的笑容:“是,主父說過!”
他再次看向墓碑,臉上表情很是驚喜。
原來主父真的與他一同南下了,並沒有留在荒蕪的戰場,也沒有去那令人厭惡的魏王身邊。
主父就在這裡!
“主父,我們到了。”朱亥跪下,道,“知道你來了,我就安心了。
“但你的要求,我不聽。”朱亥倔強道。
正往火盆裡丟紙做的金銀珠寶的朱襄手一抖,差點把手指頭燒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