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已經儘取天下,隻剩下楚國這少許幾塊地。秦代周的格局已經形成,楚人再抵抗也不過是徒增傷亡。
楚王可以為楚國殉,但楚人不需要。他們可以成為秦人。
楚王啟又給秦王政寫信,希望秦王政能成為一個愛民勤政的賢明君王,成為天下人的明君。
“你如果去鹹陽,可以富貴終老。”李牧道。
他明白自家學生的性格。對韓王、齊王等國君,政兒是捏著鼻子對他們好,遲早會悄悄折騰他們。
楚王啟這樣身上有閃光點的國君,政兒會真的保他一生榮華富貴。
楚王啟道:“縱觀六國,無一位國君殉國。總該有一位國君,讓後世人對這個時代的落幕多一分敬意。”
他仰頭看著楚國的天空:“楚國八百年,末代楚王總該有些氣節。”
李牧道:“請楚王放心,我會善待你的家人。你的生母還活著,過得很好。”
楚王啟驚訝地睜大眼睛,然後哭著笑道:“我這一生,唯一愧對的就是親母。”
說完,他朝著西北方向跪下叩拜。
而後起身。
“武成君,末代楚王愧見祖上,不堪入祖陵。請將寡人葬在春申君身側。春申君或許不會嫌棄我。”楚王啟擦了擦臉上的塵土,係好了頭冠,“寡人……我儘力了,春申君應該不會怪我。”
李牧道:“當然。若楚王順利繼位,與春申君君臣相宜,或許楚國會成為秦國大患。”
楚王啟笑道:“這是我這一生聽過的最高的評價了。”
他取下腰上長劍,歎息道:“此劍為我還是太子時,春申君所贈。”
楚王啟在群臣的哭泣聲中,用春申君所贈寶劍自刎,仰麵緩緩躺下。
李牧半跪在楚王啟身邊,深歎一口氣,回頭令秦軍肅穆默哀,為末代楚王送行。
“楚王自殉楚國,請楚人勿再抵抗。”李牧對楚國眾臣道,“不要辜負楚王犧牲,請諸公去剩餘城池勸降。”
卿大夫皆哭泣著答應。
楚國此刻還不算被滅,但楚國已滅。
就算之後有人自稱楚王,“末代楚王”這個名號,隻會死死地釘在楚王啟身上,無人能奪。
李牧在想,政兒得知此事後該如何應對?
楚王啟這一死,會讓他在楚人心中地位變得很高啊。
……
鹹陽城在半月後便得到了這個消息。
秦王政沉默許久,對張良道:“看看楚王,再看看韓王!”
張良“啪”的一聲把手中文書砸在了書案上。
秦王政收回視線,繼續沉思。
半晌,他道:“就給楚王啟和春申君建一座祠堂,將他們供奉起來。”
張良道:“你不怕他們聲望太高?”
秦王政道:“他們聲望高,才能讓楚人對楚國更加離心。若春申君不被賜死,若太子啟不被廢棄,楚國何至於如此?”
張良木著臉道:“楚國的結果還是會如此,隻是秦國會打得困難些而已。秦國統一天下的大勢不可阻擋。”
秦王政道:“當然。”
秦王政又沉默了一會兒,終於發出一聲歎息:“六國君王,僅有楚王啟還算有些國君的模樣。可惜楚王啟竟然不是正常繼位,而是被項燕擁立。”
張良眼中也露出些悲哀。
楚王啟這樣被將領擁立上位的國君,得位可謂是非常不正了。如果不是楚國有秦國這樣的外敵,項燕擁立他當楚王,他楚王的權力肯定會旁落了。
楚王啟繼位的時機也不好。他繼位的時候,楚國隻剩下淮北那一小塊地,幾乎滅亡的時間就已經擺在了眼前,完全看不到任何希望。
如楚王啟自己所說,他去當這個楚王的時候,就是奔著亡國之君去的。
如果說公子啟從秦國出逃時,那個“楚王”的位置還算吸引人,所以他的選擇情有可原。
但他從魏國再次前往楚國時,就已經完全和利益無關了。
楚王啟確實值得敬佩,也值得與春申君一同被供奉祭拜。
再看看六國其他國君,一個個天潢貴胄,幾乎沒有吃過苦,繼位十分順利。就算是趙王偃繼位時稍稍起了一些波折,不過幾日王位爭奪便平息。
那些國君被國家國民奉養,卻不思回報;楚王啟生長於秦國,卻願意為楚國殉死。
真是諷刺。
“那項燕似乎想擁立個楚國宗室當王,繼續與秦國為敵?”秦王政譏笑道,“他還真是折騰,全家都在秦國了,還那麼折騰。”
張良阿道:“雖然項燕無用了些,但精神可嘉。”
秦王政搖頭:“精神?什麼精神?楚王啟以自己的性命讓寡人善待楚人,希望楚人不要出現無謂的傷亡。但項燕呢?他捆綁楚人,徒然製造更多的傷亡。楚人是該感謝他,還是該恨他?”
張良:“誰知道?我等又不是楚人。”
秦王政道:“哦,對,你對韓王現在……”
張良抽出劍,狠狠砍掉了秦王政書案的一角,然後把旁邊椅子踹倒在地,憤怒轉身離開。
秦王政歎氣,對蒙毅道:“你看他,是不是脾氣越來越不好了?”
蒙毅:“……”
蒙毅本來想一直跟隨朱襄。但朱襄擔心張良會和政兒起衝突,所以讓蒙毅趕緊回去。有蒙毅打圓場,或許政兒和張良不會鬨得太厲害。
於是蒙毅不情不願地回到了秦王身邊,也成為了秦王的內吏。
張良身為韓人,雖是韓非的弟子,要當內吏也得先立下功勞才能服眾。蒙毅自祖父起就是秦國重臣,秦王政可以隨意提拔他。
蒙毅回到鹹陽宮後,看見秦王和張良三天兩吵,終於明白張良為什麼死活不肯來鹹陽。
他曾經憤怒張良居然輕視秦王。秦王讓你當內吏是看得起你,你居然還不滿?
現在他開始同情張良了。
他想起兄長給他寫的信。蒙恬在十幾年前隨朱襄公南下後,常在信中對秦王進行委婉控訴。隨著蒙恬逐漸長大,信中控訴越來越少,他都快忘記了。
蒙毅因為害羞,不敢去朱襄公身邊,沒有伴隨秦王政長大,所以對秦王政的了解不深。雖然有蒙恬書信給他預警,但他所看到的秦王政,是一個非常成熟且冷酷的人。
秦王政還是太子的時候,在鹹陽就處理過多起大事。先王處理一些大案的時候,經常是太子政親自操刀。
比如誹謗朱襄公的大案。
所以蒙毅心中的秦王政形象,一直很高大很光輝。
他實在是沒想到,秦王政居然還有這一麵。
你氣跑了張良,對你有什麼好處?我們還要張良回來乾活啊!
“唉,他又跑了,他的事……”秦王政道,“你把文書抱去張家,告訴他兄長,張良又發脾氣了,讓他兄長勸他好好做事。”
蒙毅忍了許久,實在是忍不下去。
他仗著自己也是朱襄公的晚輩,對秦王政發起了質疑:“君上,你為何非得惹張良生氣?”
秦王政理直氣壯:“寡人隻是和他開個玩笑,是他自己器量小。”
蒙毅:“……”
蒙毅問道:“君上,你以前也這麼對他?”
秦王政道:“對!”
蒙毅:“君上,你知道張良不肯來鹹陽的事嗎?”
秦王政失聲大笑:“哈哈哈哈哈哈。”
蒙毅:“……”
看來秦王對此心知肚明。
他歎了一口氣,帶著張良該處理的文書和秦王的詔令,去找張良他兄長告狀。
辛苦你了,張良。
……
朱襄也很快得知了這件事。
他歎了口氣,收拾行囊,南下楚國。
楚王啟雖說要與春申君合葬,但他畢竟是楚王,就算這是他的遺願,楚國宗室也希望他留在楚地。所以他現在還未成行。
而且以朱襄對春申君家人的了解,春申君的家人不一定希望春申君再與楚王扯上關係。即使楚王啟並未對不起春申君過。
但春申君應當是願意與楚王啟同住一個祠堂的。他身為春申君的友人,幫楚王啟達成遺願的事,是他應該承擔的責任。
項燕擁立了一個楚國旁係的孩子當楚王。
那個孩子一家與楚王血緣已經很偏遠,所以沒有隨楚王去項城。
對那一家人而言,大概是飛來橫禍了。
但項燕此舉也是對楚國的忠誠,所以支持他的人很多。李牧仍舊要一處一處地把反抗秦國的勢力一一拔除。楚國未能像楚王啟所希望的那樣,不再流徒勞無用的血。
還好大部分羋姓貴族都支持楚王,否定項燕所擁立的少楚王的正統性。所以大部分堅固的城池都已經開城門投降,秦軍損失不是很大。
朱襄南下的時候,楚地還有些混亂。李牧看見朱襄到來,臉一下子黑透了。
“政兒管不住你?!”李牧怒氣衝衝道,“就算你想撫民,也該等我掃平楚國後再來!”
朱襄道:“什麼政兒?請稱呼他為君上,大王,秦王。李牧你怎麼沒大沒小,小心我參你一本!”
李牧給了朱襄一雙白眼。
朱襄道:“政兒還不知道我來了。但我來都來了,他能怎麼著?”
李牧:“……你才是最不尊敬秦王的人!”
朱襄笑道:“不說這個了。你看!”
朱襄拿出一遝紙。
李牧低頭一看,神色立刻一僵。
朱襄道:“沒想到啊,你個濃眉大眼的李牧,居然能說出這麼狂傲的話。”
朱襄手中的,居然是李牧為了激將項燕,在楚國各個城池散發的充滿鄙視項燕之語的戰書!
李牧心頭一梗。朱襄從哪找到的?!
(蒙恬:阿嚏!)
朱襄一臉壞笑地湊上去:“來,李將軍,我還沒見過你這麼霸氣的一麵。念給朋友聽一聽?我想聽聽你把這些話念出來是什麼……唉,彆逃啊!”
李牧曬得微黑的臉上浮現一抹薄紅,轉身就走。
朱襄捏著一遝紙在後麵追。
蒙恬摸了摸鼻子,又打了幾個噴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