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齡官抱著包袱跟著沉香回房安置,沉香指著剛剛婆子抬到她屋裡的小床對齡官說道:“寧園這邊屋子少,你且先跟我住吧。在家時都學過什麼?習過字嗎?針線和灶上的活技怎麼樣?”
“讀過三百千,針線沒學過,會做一點飯食。”齡官將抱了一路的包袱放在小床上,將自己的情況跟沉香說了,“我以後都不用唱戲了嗎?”
“兩位姑娘都是極好的人,跟咱們姑娘長的像,也是你的造化。”沉香點頭,一邊往外走,一邊讓齡官先安置,“有什麼話等我下來了再說吧。”
在沉香看來齡官能因長得跟黛玉像而被寧望雪從賈家要回來,絕對是她的幸運。林家是個講規矩的人家,黛玉也是個性子好的主子,隻要好好做事,日子比普通人家的姑娘還來得。
三教九流,戲子最末。總是受人打罵欺辱,作踐褻.玩。雖然給人做丫頭也是身不由已,但攤上一個好主子,日子就能過下去。
再一個,今天鬨了這麼一出後,不說以舅太太的心性為人會怎麼對待這個長得像他們姑娘的人,賈家那些爺們以及其他知道這事的人又會怎麼對待她呢?若是讓她落到什麼不堪的人手裡或是落在更不堪的地方,不說她自己了,便是自家姑娘的名聲清譽也會受影響。
其他人家若是遇到這種事,為免節外生枝肯定是活不了了的。不過林家和他們姑娘卻不會這麼做。不過這樣的長相,過幾年若是長開了不再像姑娘了還好說,若是……林家肯定是不會讓她外嫁出去的。
等沉香離開了,齡官才腿腳發軟的坐在小床上。
今兒唱了一天的戲,好不容易下戲了又遇上這種事,齡官早就又累又餓了。
房間的桌案上有點心,但齡官卻沒敢動那點心,而是坐在小床上打量這間並不算大的房間。
其實一路跟著寧望雪他們回來時,齡官就發現寧園不是時下那種非常規矩的宅子了。就像沉香之前說的那般,能住人的房子是真的很少。
她們這些小戲子是去年春天才被賈家人從南邊買回來的,今年正月十五就為太妃獻藝,若不是之前都有基礎,又怎麼可能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裡就學成登台?
齡官也不喜歡唱戲,可她命不好,她父親是個屢試不第的窮秀才,母親是祖母買回來的童養媳,後來父親去府城應試出了事……在戲班子裡吃了三四年的苦就趕上宮妃省親,賈家采買小戲子了。
坐在小床上發了好一會兒的呆,齡官心裡有不甘也有茫然。她不甘的不是不能再唱戲了,而是她受人輕賤的出身和身不由已。
她與林家姑娘相近的年紀,幾分相似的容貌,卻是雲泥之彆,天壤之彆。她像個玩意一樣被賈家買走,又像個玩物兒一般被人要來送去。而林家姑娘卻如清風明月,高不可攀。
不知過了多久,沉香再度推門進來。齡官見狀趕緊從自己的小床上站了起來。
沉香身後跟著兩個小丫頭,一個拎著兩個食盒
,一個捧了一個包袱。
等兩個小丫頭將東西放下出去後,沉香才叫齡官過來。
“姑娘聽說你讀過書,讓你從明兒起去書房侍候。呐,包袱裡的是三等丫頭的衣裳,明天一早換上。”說完又招呼齡官坐下來吃晚飯,“我好久都沒跟人一屋住了,上次是表姑娘,這次是你。??[]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齡官見沉香態度極好,膽子也大了幾分,聽她提表姑娘,齡官還好奇的問了一嘴,“表姑娘?”
“就是寧郡主。寧郡主當初被老爺買回府的時候才三歲大小……”
寧望雪從不介意自己的出身,說起這事時也向來都是大大方方的。這會兒沉香與齡官提起來的時候,也挑撿著不避諱的東西說與齡官知道。
白天的時候齡官就聽寧望雪提了兩句,隻是這會兒才知道寧望雪竟是這樣的出身來曆。
“表姑娘坐在那裡,瞧著竟比榮國府的三位姑娘還要有氣勢。”
沉香一邊吃晚飯,一邊與齡官笑道:“要不說人家能當郡主呢。”
是夜有些睡不著,但早上沉香一起床齡官就跟著起來了。換上昨天得的新衣裳,洗漱後沉香又回憶了一回昨日見到的丫頭都是怎麼梳頭發的,手指靈巧的給自己梳了個頭,這才跟著沉香進了繡樓。
沉香沒將齡官留在一樓書房,而是領著齡官上了二樓,之後又讓個丫頭帶著齡官去露台那邊的涼亭小書房等著黛玉。
黛玉早起晨讀的時候都會在二樓涼亭裡,吃過早飯忙完一上午的各種瑣事後才會去一樓書房。
寧望雪這邊則是直接將晨讀這事給砍了,每天都要睡過晨讀才會起床。
洗漱過後,黛玉又吃了碗銀耳蓮子百合粥這才來到涼亭上晨讀。一眼就瞧見與另一個丫頭站在一塊的齡官,黛玉還對她笑了笑。
“我聽沉香說你讀過書?”
“回姑娘的話,父親在世時教過我三百千。”
黛玉點頭,又問齡官:“會寫字嗎?”
齡官先是搖頭隨後又遲疑的點了兩下頭,“家裡窮買不起紙墨,我娘活著時曾用茶盤子裝了些細沙給我使。”
沒拿過真正的筆,但用筷子在沙盤上學過字。
“回頭去沉香那裡領份筆墨。對了,你以前叫什麼名字?”
齡官:“拂冬。”
“嗯,以後便叫拂冬吧。”
……
吃過早飯,寧望雪和黛玉在園子裡溜達,寧望雪不由說起已經喚回自己名字的齡官,“昨天臉上都是妝,我還沒瞧得太真切,今早上一瞧,這個拂冬長得確實跟你挺像的。也幸好昨天就將她要回來了,要是再晚個兩三年,指不定會怎麼被人做筏子呢。”
黛玉點頭,以她二舅母的心性這都是保不齊的事。
“昨天是寶姐姐的生辰,偏又鬨了那麼一出。”這兩三年來寶釵說話辦事都跟以前不一樣了,黛玉又心軟,難免不生出幾分同情來,“她們娘們也怪不容易的。”
誰說不是呢。
時間回到前一天傍晚,寧望雪和黛玉離開後,薛姨媽也帶著寶釵走了。
“這裡再住不得了。”薛姨媽與寶釵一回了自己院子,就氣得一邊哭天抹淚,一邊讓人收拾東西,“她自己不敢得罪林家的兩個丫頭,就拾掇著我去得罪人,她安的是什麼心。?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不安好心唄。
寶釵頭疼的摁了摁太陽穴,一邊讓下人們出去,一邊又讓人去將最近得的兩副頭麵找出來送到寧園那邊。
人家特意來給她慶生,卻遇上這種糟心事。雖然事情算是完美解決了,可若不再做些什麼,天曉得會不會再心生嫌隙。
寶釵想到這幾次聽到的寧望雪心聲,便不由起了將她媽支出去的念頭,“媽也彆氣了,過幾日出了正月媽再去紅螺寺給我哥哥做場法事吧。”
薛姨媽聞言又是一陣悲從心起,之後晚飯也沒吃便回房了。寶釵想到寧望雪曾經說過的養而不教的那些心聲,竟也難對她媽生出哪怕三分的心疼來。
真當大靖是他薛家開的嗎?
皇子做錯了事都會被一波帶走,她哥又憑什麼?
回了自己房間,寶釵拿起一直放在她這裡的帳本一邊看帳一邊琢磨著哪些東西先運回薛家,哪些留在榮國府。至於薛姨媽提起來的搬回自家的話,寶釵卻是一個字都沒放在心上的。
她娘性子軟,耳子也軟,她,若失了榮國府和王家的庇護她暫時也撐不起薛家來。真要在這時候搬出榮國府,那些一直對著薛家產為虎視眈眈的人肯定蜂擁而至,落井下石算什麼,他們能生撕了她們母女。
想到這裡,寶釵又連忙問了一回去寧園的下人走了沒。聽說已經出門了,寶釵便也沒再說什麼,明日下個帖子給寧園,後日親自去拜訪一回吧。
親舅舅出京前就沒跟她們娘們打招呼,親姨娘又是這個德行,元春要完,榮國府也要涼了,她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搭上林家。
她不敢奢求太多,隻想尋求個庇護。
貪點錢也沒什麼,隻彆太,太……
寶釵知道求人不如求已,但她也是真的沒有太好的辦法了。她們這樣孤兒寡母的人家,想要將外麵鋪子的管事都管住了,也想讓所有人都不敢伸爪子那就要做好壞了名聲的心理準備。
一旦壞了名聲,她就真的再也進不了宮,也嫁不到好人家了。所以除非她終身不嫁,打定坐產招贅的主意,否則她絕對不會走那條路。
想到元春明年不會回來省親,寶釵便不由輕歎了一聲,不能回來省親不是徹底壞了事,就是徹底沒了恩寵或是太上皇駕崩了。
‘也許,就快有結果了。’
……
相較於薛家這邊,王夫人那邊也在氣頭上。
她承認,她不敢得罪被寧望雪護著的黛玉才故意拾掇薛姨媽的,但她沒想到事情會發展成現在這樣。
除了看黛玉不順眼外,王夫人還想踩著薛姨媽給自己立個好舅媽的人設,在事情鬨起來時站出來替黛玉出個頭。
她又不是
傻子,難道聽不出寧望雪話裡隱藏的信息嗎?
她聽出來了,但聽出來了她也是無能為力。想幫元春和榮國府,那就得曲線救國。
這世上,太上皇和當今誰的麵子都可以不賣,還能不賣電母的?
電母養於林家,之前還看不出什麼來,可在林如海和賈敏離開京城後電母迅速將林家丫頭護在羽翼下就能知道電母對林家的態度了。
若是先賣林家丫頭一個人情,之後再借著拜托林家丫頭進而達到讓電母出麵的目的,不過是犧牲一下薛家,她何樂不為呢?
薛家今天說錯了話,得罪了人,她能幫著解圍,既賣了林家一個人情,也能得到薛家一份感激。
林家那邊就不說了,隻說薛家這邊,今日之後她再派人去薛家的鋪子搗亂,回頭栽贓給林家。她從中幫忙調和一回,薛家必定要再放一回血。
一筆她的謝禮,一筆給林家的賠禮。兩筆加在一起,怎麼都得五萬兩銀子打底吧。
既得了兩邊的人情,又得了銀子……多好的事卻偏偏被攪合黃了。
想到當時薛姨媽的樣子,王夫人就不禁咒罵了一回: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貨。
‘活該你沒兒子養老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