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家金融公司的老板,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做決定的時候要果斷,西蒙·埃爾維斯自然不缺少這種特質,再次看了一眼傳單上麵的收費項目後,他果斷的做出了決定:“李先生,我應該是第一個過來谘詢的吧?如果我決定報名,除了大客戶價之外,有沒有額外的優惠?”
這就決定報名了?
李鴻飛有點驚訝,他眉毛一揚,向西蒙·埃爾維斯問道:“當然沒問題,照顧第一個朋友是應該的,就是不知道您打算派遣幾名員工過來學習?唔……您應該注意到了,隻有一次安排4名以上的員工過來學習才能享受大客戶價。”
“是的,我注意到了,”西蒙·埃爾維斯點頭道:“我要安排6名員工過來,對了,李先生,我看咱們這兒還有教授互聯網應用這一塊的?”
按照宣傳單上說的,大客戶價是700美元每個人。
其實西蒙·埃爾維斯也不想這麼著急,但是沒辦法,作為在金融區工作的一名還算成功的商人,西蒙·埃爾維斯太清楚這段時間來金融區的動靜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公司都開始躍躍欲試的準備采購電子計算機、用電子計算機以及網絡技術來協助自己提高效率。
有對早期的互聯網技術不是很了解的讀者老爺可能會有疑問,這才70年代末,就已經有互聯網了?
是的,這個時候的美利堅已經有了商用的互聯網技術,隻不過技術還很原始,采用貝爾103或者貝爾202調製解調器進行撥號上網,這個時候的撥號上網是真正意義上的撥號上網,用戶需要用家裡的電話撥出號碼,然後將電話聽筒放在專用的聲學耦合調製解調器也就是俗稱的“貓”上麵,聽筒裡發出“嘟嘟嘟……”不同的聲音信號,聲學耦合調製解調器對聲音信號進行解讀,然後實現上網。(回頭千年發個彩蛋章,讓大家看看上古時代的撥號上網方式)
這樣的上網方式,網速當然不高,大約是1200bps,也就是1.2Kbps,在2023年來看來這個上網速度簡直是慢的不可想象,隨便一個家用寬帶至少也是300Mbps起看,裝1000Mbps寬帶的家庭也不早少數,但在1978年來看,這已經是令人無法想象的高科技了,所有接觸到這個技術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感慨:電腦技術真厲害啊,難怪這麼貴!
好萊塢受此啟發,在1982年的時候拍了一部叫做《戰爭遊戲》(《wargames》)的電影,說的是一個上高中的熊孩子會一點互聯網技術,誤打誤撞的通過撥號上網差點兒搞出世界大戰的故事。
故事雖然有點扯,但對於當時的觀眾來說可謂是大感新奇,再結合當時的個人計算機熱和互聯網熱,結果就是直接拿下了1983年的北美票房第四。
金融行業無疑是對信息傳播速度最為敏感的行業,自然也是最先應用互聯網技術的行業,隻是在早些時候,電子計算機以及互聯網技術都是大型金融公司和巨頭們的專利,中小玩家們隻能看著流口水,但這兩年,隨著電子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如西蒙·埃爾維斯這樣的小型金融行業從業者,為了賺取更多的金錢,也開始惦記著應用互聯網和電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