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積分贈送:向始皇直播華夏四大發明之——造……(2 / 2)

“仙幕在謀聖篇重在‘利’字我大秦軍功爵的內核就是‘利’,誘民以利字。若要建立同軍功爵一般的選才製,內核應當就是‘利’利於黔首,利於士族,利於君,利於國。”

“賞罰晉升不問出身,國以功授官予爵,唯才是舉。才是正道。”

始皇嘴唇緊抿,他如何不知軍功爵好,軍功爵能無差彆使能者擁有飛黃騰達的機會,給予黔首和士族上升渠道。但對於想休養生息的百姓來說又是負擔,若廢棄軍功法,就相當於隻剩下事功與偶爾的推舉製……

相當於閉塞了天下人上升渠道,相當於阻斷了君王與鹹陽的人才。

始皇為微不可聞地歎氣,繼而又恢複往日的鎮定,同百官說道:“王相所言極是,軍功雖好,但確實與大秦百姓需求相悖,而接下去所建之製也需要同軍功爵一般賞罰晉升不問出身,國以功授官予爵,唯才是舉。”

“朕曾看到仙幕說到一種選才之法。‘孔子首開私學,有教無類讓教育下移’應當就是無論富貴貧窮皆可接受孔子之學。”

表麵以法事秦的叔孫通悄悄點頭附和,可不是嘛,‘有教無類’也是孔聖人備受尊崇的原因之一啊!

“其言這種方式為‘教育普及’,為後世‘科舉製’打下基礎,天下黔首皆有上升途徑,也可讓國君光羅天下人才。”

關於這一點百官也記憶猶新,當時他們還好奇何為‘教育普及’何為‘科舉製’為何能產生天下黔首皆可上升之法。

“此法應當就是用孔聖人之法教化天下黔首,使其如同獲得軍功一般進行某種活動,從而黔首飛黃騰達士族建功立業。”

“但朕卻不知有何種引子能使得百姓獲得來自儒家教化,‘科舉’又是何種活動,能使國君光羅天下人才。”

始皇看向百官

“不知眾愛卿可有想法?”

始皇的問題不同於上一個問題的廣,此問題更為細致,直接就讓百官能順著他的方向進行思考。

何種引子可使得天下黔首教化?

文?

文不行。不用說昂貴的布帛,就說工藝繁雜的竹簡就不是普通黔首能夠負擔的起,更遑論有人教化他們讀書習字了。

‘科舉’又是何種活動?

百官隻覺得腦子好似陷入了死巷子一般走不出來繞不出去。

鹹陽宮一時間陷入了寂靜……

“科舉!”突然,角落傳來一陣驚呼打斷了眾人的思路。眾人循聲望去,正是一個掌管經史子集的年輕博士。那年輕小博士看到百官包括始皇皆看向他,他嚇得腿軟手抖,麵色蒼白,直接呆愣原地。

始皇被吵到了也不生氣,饒有興趣地望著年輕小博士:“愛卿可是發現何事,以至於驚呼出聲?”

看最高領導沒有責備自己驚擾朝堂,小博士在其他官員的示意下出列到最前麵,雖然他的手腳還是不可自抑地抖動,但至少還能說出話來:“啟啟稟陛下。”雖然聲音還是在顫抖,但小博士還是強裝鎮定說道:“臣隻是想到在《論語》中記載有關‘科’之事,再聯想到‘舉’不由得驚呼出聲。”

哦???聽到小博士這話,不僅僅始皇有了興趣,百官們眼睛也如探照燈一般盯著這小博士,後世科舉法難道今日就要被他們知曉了???

“快說出來!小博士!”有迫不及待地武將等不及問道。

其他人也好不到那裡去,所以這‘科舉’是什麼東西?舉薦人才?怎麼舉法?和養士舉薦有何不同?

而有熟讀經史子集特彆是《論語》的儒生博士這時候也聯想到了什麼。想到這個,他們連呼吸都粗重了!

難道這就是‘科舉’?

小博士看到百官期待的眼神,雖然不敢抬頭看向始皇,但也知道他們都在期待著,他壓抑不住心中的激動,聲音歡快:“啟稟陛下,《論語·八佾》中有言‘有射不主皮,為力不同科’。”

不怎麼讀《論語》的武將腦袋漿糊,這什麼意思??

講到這裡,小博士也顧不得慌張,直接揚聲道:“‘力不同科’意為人力之強弱之分。‘科’為強弱差異,‘舉’為舉薦之意。臣以為‘科舉’即分不同等取仕或如同軍功爵一般分為二十級功爵,但仙幕又提到孔聖人之‘有教無類’與私學,應當是以百家之學或儒家之學取仕定功爵製。”

“陛下!”

“後世‘科舉’應當是以百家之學或儒家之學取仕定功爵製。”

小博士的話震耳欲聾,但同時也聽進了所有人耳中。

以百家之學分等級取仕?以儒家之學分等級取仕?這就是後世取仕之法!

【叮咚!檢測到始皇世界曆史值破表!現開放曆史值兌換商城,並掉落視頻:

華夏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你值得擁有的選擇!】

一道銀光小屏在始皇麵前打開,悅耳的聲音在始皇耳邊響起,同時展示在始皇麵前的是一道爆表的銀光衝天大柱子,和小屏裡琳琅滿目的東西。

始皇看向四周,很好,他發現真的就他能看到這個小屏幕和衝天大柱子。

與此同時,整個秦地上,本來接近隱形的銀幕突然亮起。上書:

【勤奮始皇,在線內卷!《日閱120斤卻無紙可用,我來教你這樣做,你就同我這樣做。》】

“不是說三天嗎,這生產隊的仙幕突然休息好了??”秦地上的黔首們看到突然亮起的仙幕皆發出這個巨大的疑問!

這才半天的時間仙幕又出來了?

等到反應過來後他們就是開心和興奮,因為又有仙幕視頻可以看了!

就在天下人都在期待仙幕能開始播放之時,仙幕下方的銀光卻飄散出一張張掌心大的東西。

那東西如同雪花一般飄落下來,懸浮在秦地每個人麵前,一張不同於布帛質感的輕薄東西。

天下人:“這是何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