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豪氣衝天的秦始皇 始皇招賢令出,百家……(1 / 2)

百官和始皇沉默過後自然是哄堂大笑, 被眷顧總比被厭棄好。

始皇介紹《天工開物》這本書沒有忘記一開始的目的:“此書若現,怕是大秦農工業發展將更上一層樓。”

想到這裡秦始皇心中的豪氣自來。誰說他秦始皇隻能是被後人站在肩上的巨人?誰說他秦始皇隻能被人摘桃?什麼叫漢高祖跳一跳摘個桃?什麼叫百代皆行秦法?什麼叫罪在當下利在千秋?他秦始皇就要把所有好的東西用在他大秦身上,他秦始皇就是要把《天工開物》記載中未來漢唐宋元明的各項發明用到極致!

他秦始皇就是要做第一人也要做最後一人!

他不需要被人站在肩上, 他隻需要大秦萬世永昌!

他要這華夏大地有且隻有一個國家,那個國家就叫做大秦!

對於秦始皇的想法廷上的眾人自然不知道, 但是即使知道了他們定然也是認同。畢竟沒有誰想被當成彆人的踏腳石, 沒有誰想做當下的罪人,要做就要功在當下與千秋並行!

此時麵對秦始皇‘農工業發展將更上一層樓’的說辭廷上的墨家、農家、兵家等實用性博士最有感受, 他們僅僅聽其中工藝的名字就已心潮澎湃, 更遑論不遠的未來能夠真實地摸到看到這本書。

墨家博士出列道:“陛下,與《天工開物》此書相似的有《周官.考工記》,但裡間僅記述木、金、皮革、染色、玉、陶等六大類三十個工種,種類遠不及《天工開物》……”說著他的目光受不住地往《天工開物》上飄。

始皇也不小氣, 術業有專攻, 集思廣益:“雖還無法查看裡麵的內容, 但仙幕卻有為他附上介紹, 朕方才已讓人抄錄, 與諸位愛卿一觀。”說完直接揮手,一份份絹帛立刻被送到百官手中。

“一百三十項技術,不知這與造紙術並排的印刷術為何物,還有油、鹽、糖、酒之法與我大秦有何不同?筒車、水灘、風車、吸鹵器這些東西的力學、熱學物理知識又是何物?”光隻看這介紹墨家博士們就議論紛紛,在腦袋中試圖想出筒車、水灘、風車、吸鹵器等物的構造。

“這裡這裡,你看它裡麵竟然有提到培育稻、麥新品種。這是指未來有新的高產品種出現?難道稻、麥品種可以培育?土脈可曆時代而異, 種性可隨水土而分,人力可改變產量?”農家明顯對農業種植感興趣,令他們沒想到的是竟然可以在這裡看到關於土脈、種性、人力的力量。

“我觀仙幕展示造紙術時還配上了圖畫,那這本書裡也是圖文並茂解析的?所以這些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在場的眾人無一不急切難耐, “現如今唯有儘快把科舉製研發推廣至全大秦,才能迎來下一波曆史值爆表,讓這本《天工開物》變成可翻閱狀態。”

“現在科舉形式已經基本確定,接下來就是廣邀十二家大才至鹹陽一起探討典籍如何製定,才能廣造紙以推天下。”

廣邀十二家大才……

眾人把視線投向始皇,始皇灑然一笑:“眾卿所言也是朕之想法。”

“天降意於大秦,賜科舉取士與造紙之法,朕欲隨民願聽之。天下賢能,才德各殊,有所長短,有所明藏,取士之法應當較短量長,惟器是適。現國有法、墨、儒、道、農、名、陰陽、縱橫、雜、醫、兵、小說等十二家學說觀宇宙天地,人倫事理以事秦。

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儘智慮,闡明其旨,雖有蔽短,但合其要歸皆利國利民,殊途而同歸天下,百慮而一致,為國之股肱,大秦將參考十二家學說典籍分科取士。

現召集天下大才於鹹陽,共製科舉取士之標尺典籍。以法督責強國;以墨節用天誌;以儒德教化民;以道與民生息;以農勸課耕桑;以名辯析治人;以陰陽數術五行;以縱橫護國利民;以雜家博采眾長;以小說娛民;以兵強軍;以醫治病。

願臣民集百家之長,補百家之短,折中選之,兼收並蓄以事秦。”

“不知眾位愛卿覺得如何?”

隨著秦始皇的話落,他滿意地看到前方銀柱中的銀液往上飛漲了一大波,距離橫線還差一小截而已。

“陛下聖明!”諸多臣子附和,但也有臣子還心懷疑慮。

一直都極少發言的丞相隗狀此次出列,他麵色平靜卻隱含擔憂:“陛下,十二家學說皆為科舉取士之標尺典籍,不分主次,恐生變故。”

不僅隗狀,就連王綰也有疑慮:“陛下,臣以為十二家學說中雜、醫、兵、小說未成體係,若以四家也為‘標尺’,是否過於繁雜?”

秦始皇輕笑:“兩位愛卿所說之話皆有理。”

他看向隗狀:“十二家學說不分主次,等十二家大才聚集於鹹陽,廷辯之時自然會‘打’出個主次,愛卿無須擔心。”

打?百官聽了腦袋上冒出問號。

不過他們想到諸家見麵就會爭辯的場景,突然懂得了始皇陛下的意思,可不就是‘打’嘛。十二家皆以己身學說為榮誰也不想被人壓一頭,到時候等他們聚集鹹陽是好戲正登場。

一想到一群人高馬大的諸子在鹹陽宮殿上爭執的場景,在場的官員們就覺得期待,彆人的熱鬨試問誰不喜歡看?

聽到陛下心中有數,隗狀垂首退下,順便也在心中悄悄期待一波諸子聚集在一起後的‘盛景’。

解答了隗狀問題的秦始皇再看向王綰:“王相所言雜、醫、兵、小說未成體係,正好借此機會讓其聚集鹹陽,修出體係,而且……”秦始皇不知想到什麼停頓片刻,“參考十二家學說,非分十二科取士。諸子百家互相借鑒,吾等當折中選之,兼收並蓄以事秦,不可真以一家之言取士,眾愛卿可知曉?”

聽此無論大小官員皆悟。

折中選之,兼收並蓄以事秦,難怪陛下旨意中隻言十二家學說中的一部分。法家督責強國,墨家節用天誌,儒家德教化民,道家與民生息,農家勸課耕桑……

此刻百官皆拜服:“陛下聖明。”

秦始皇看向那一溜煙的黑腦袋微不可及歎氣。繼而就是期待,不知何時朕才能把天下英雄儘收彀中!

*

秦始皇的旨令隨著車馬、飛鴿與流水由鹹陽一路向東西南北擴散。

路上的孔鮒打開叔孫通快馬加鞭送來的書信,等看完信中內容,直接笑出了聲。

身旁的儒生看到孔鮒的表現皆是好奇:“師父,不知叔孫師叔講了何事?”

孔鮒把信傳給身旁的小徒弟看。

小徒弟看了信倒吸一口涼氣,繼而就是對師父孔鮒投以崇拜的眼神:“師父,您這是早料到秦始皇會召集天下大家共議科舉取士之法才讓我們儘早出發的?”

孔鮒笑而不語,隻說道:“取儒家之德,教化百姓。取法家之製,督責臣民。取道家之本,順應民心。取墨家之長,發展工科。折中選之,兼收並蓄。秦始皇倒是聰明人。”

小徒弟以及後麵看了書信的其他徒弟皆讚同:“百家學說殊途同歸,但卻也是各推所長,互不相服,秦始皇身為一國諸君折中選之,兼收並蓄確實聰明。”

“就是……”小徒弟眉頭皺起,“這次過去恐怕又要遇見名家那群鮮仁又巧言令色的家夥了。”

“嗯嗯,又要和墨家那群家夥爭論孔墨誰強這個事情了,真是的!”

孔鮒在一旁聽著弟子們的碎碎念,不發一言。小童的爭論罷了。

“哎!不對師父!”

徒弟突然的驚呼吸引了孔鮒的注意,他轉頭道:“怎麼?”

小徒弟此時臉都氣歪了,指著書信的一行字說道:“師父!你看這墨家竟然排在我儒家前頭!”

剛剛光顧著看整體意思的孔鮒:“……”

他看向詔令上的排序,直接向眾位小童表演一個瞳孔震驚。

繼而精眼微眯,墨家竟排在他儒家前頭?實在是……

孔鮒暗中捏緊拳頭,看向鹹陽的眼中儘是戰火。花兒為何紅自有他的道理!等老夫到鹹陽就讓你秦始皇知道儒墨中分天下,其徒滿天不是沒道理!排序不是這樣排的!

孔鮒正捏拳準備教秦始皇花兒為何如此紅時,同樣接收到詔令的墨家钜子。

墨家钜子一看到詔令就樂開了花,呼朋喚友快活道:“汝等快來看看,秦始皇竟然把我墨家放在法家儒道之前,這秦始皇真識相,哈哈哈哈!”

“怕孔鮒那老小子小現在已經氣到要找秦始皇拚命了吧!哈哈哈!”钜子笑到最後直接笑抽了肚子,直喊人不行了。

而在他的身旁,則是一群同樣笑抽肚子的墨者。實在是他們墨家與儒家中分天下,但行為風格差太多了,一個經常下地和持刀成遊俠,一個自稱君子風度文人風骨,常被拿來對比,以至於他們自己也開始有了這種競爭想法,遇見了也經常處於刺幾句的狀態。

“哎喲笑的不行了,等老夫到鹹陽定要整理好典籍,讓他秦始皇麵上有光,知道我墨家的真材實料。”笑到不行的钜子擦掉眼角的淚珠感歎道。“今兒個被我們墨家壓了一頭,孔鮒那老臉怕是都氣歪了吧?我看儒生那群人怎麼維持他們的君子風度。”說完他想象了下孔鮒氣得臉歪的樣子又不由自主地笑抽了起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