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個彆彪悍的蚊子能夠硬生生逃過蚊香洗禮, 就是想啃你一口才能瞑目。】
【但被咬了是真癢啊,我們又不能像博愛的齊恒公一般看到白鳥營饑而求飽,就開翠紗之帳, 進蚊子讓它咬個夠。
博主也不說自己,你可以?】
不用多做思考, 大秦人齊搖頭。
田橫一邊看百越地圖一邊嗤笑:“那個齊恒公就像是一個博愛的傻子,誰跟他一樣傻, 竟然喂蚊子?”
田榮也笑了:“但人家開帳喂白鳥能傳得沸沸揚揚, 讓天下賢才和黔首進皆歌頌,你在家裡做什麼彆人都不知道。”
田橫:“……糟心的哥。”若是田橫學過現代‘兵法’就知道,這不就是營銷戰嘛。
田橫嫌棄,田橫決定繼續看百越地圖,看看哪塊地適合做他田家在百越的根據地。
【所以蚊帳也是老祖宗們非常重要的防蚊工具。】
【備饑朝煮飯,驅蚊夜張幬。驅蚊備蚊帳在宋朝成為如吃飯一般的家常便飯了,後麵甚至製作出了紗窗。】
仙幕上展示出一張輕盈透人的薄紗, 紋理細膩, 柔順不擋眼。
引得大秦士族流口水, 這薄如蟬翼的輕紗一看就是技藝精湛的繡娘才可以做出來的。
若能擁有一件定可以惹得眾人羨慕。
“你們看這薄紗竟然可以有這種孔洞?”他們親眼看到,這孔洞密密麻麻, 有隻蚊子落在蚊帳外竟然真的進不去!薄可透人不擋風也就罷了,竟然真的可以防蚊子!
任蚊子在外怎麼折騰也進不去。
前麵仙幕也有展示這個蚊帳,他們當時還沒反應過來, 現在再看才發覺這竟然是人力可以做出來的嗎?
【在明時應當是每個老祖宗人手一件的防蚊工具, 不知道我們大秦的老祖宗有沒有享受到這個福利待遇。】
大秦老黔首可以很肯定的告訴仙幕:“沒有, 我們的黔首還真沒見過蚊帳。”
連冬季保暖的衣服都買不起,他們怎麼能買得起這種蚊帳。
不過他們又羨慕地看了眼仙幕上展示的清透蚊帳,羨慕, 他們休息的時候也想有蚊帳。
不過看到它輕薄的樣子他們就覺得這不是他們能擁有的東西。
“宋人皆可擁有?如此精細的東西應當隻有蠶絲可以製成,難道宋時人人皆可擁有蠶絲?”
秦始皇的問題大秦沒人可以解答,因為這是距離他們極遠的宋所擁有的,他們這些大臣能做的就是同秦始皇開始猜想為何宋能人人皆穿得起蠶絲,然後倒推以事秦。
“難道是他們的蠶蟲更為勤勞?”倒推還是歪了方向。
【我們大秦老祖宗身上的主要布料是蠶和麻。
皇帝王侯將相多為蠶絲,黔首販夫走卒多為麻布。
經過三皇五帝到先秦的發展,蠶和麻布的紡織技術已經非常成熟。
春秋戰國時期麻布可以織製得非常精細,長沙戰國墓葬出土了幾塊麻衣殘片,這些墓葬品相信諸位都知道他們是戰國老祖宗的,其經紗每10厘米就有280根,品質直接可以和絲綢媲美。
但密度越大,紗線越細,勞動者付出的成本也隨之增加,其價值根本不是普通黔首能負擔得起的。
而且以麻製衣的技藝在古代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買衣服的錢也是一筆不小的輸出。普通黔首做出來的麻布帳篷,說是做蚊帳放著擋蚊還不如說是做帳篷。
大秦老祖宗想要人手一件蚊帳——難。】
大秦普通黔首:就很委屈,啥也輪不到他們。
秦始皇也很憋屈,因為他治下的百姓屢次三番被比下去了。
【明朝的百姓之所以能夠人手蚊帳,其實得益於紡織技術的發展,棉的出現。】
觀星殿的眾人停止了憋屈,紡織技術的發展和‘棉’?
他們的後輩子孫們這是又出現新新玩意兒了?
‘棉’難道也是與青蒿一般整個大秦遍地都是?是他們不知姓名,但是卻有特殊功用的東西嗎?
眾人搓手期待,這個紡織技術和‘棉’是他們可以擁有的嗎?
大秦人都在猜想這個‘棉’是什麼,紡織技術提高成什麼樣子。
【棉花堪稱禦寒王牌,它一出場,它一推廣,便空降華夏禦寒C位,蠶、桑、麻等皆成珍品。
為何?因為被排擠到沒位置了。】
【《農書》言:比之桑蠶,棉無采養之勞,有必收之效。也就是不用辛苦采桑養殖,還一定有種就有收。
比之苧、麻,免績緝之工,得禦寒之益。也就是不用辛苦編織,你想即拿即用都沒問題,禦寒效果杠杠的,大冬天穿著它你直接去雪地裡胡亂蹦躂也冷不死。】
此時田地中的桑農一把子咬住手中的桑葉,滿眼不可置信:“世界上竟然有必收之效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