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心中酸意嗖的一下子就冒出來了:這由不得他不在意啊,他的子房如此優秀,現在不是他一個人的,是他的老對頭秦始皇的了!他們還日日秉燭夜談,這是他也得不到的待遇啊!
但仙幕並不理會漢高祖的崩潰,繼續道:
【我們這位張良兄隻要他謀士素養在線,就可以堪稱開掛之人。俗話說‘選擇比努力更重要’,而張良兄最牛的就是他的諫言沒有一項是不正確的。
對漢高祖的取宛城、撫民心建議是如此,入關中、鴻門脫險也是如此。讓漢高祖明燒棧道正確,下邑劃策也正確。就連阻封六國舊王室、悔約建議急攻項羽更是被曆史肯定過的正確1。
麵對如此良臣,求賢若渴的秦始皇自然不能放過。
特彆是張良對秦的土地政策提出的改良建議後,更是出彩到秦始皇把他引為知己。】
仙幕上出現張良曾在大殿上侃侃而談額那一幕,‘打土豪,分土地’這概念一出,整個後世和先秦帝王都如同當時的秦始皇一般開始在腦中瘋狂轉動,得出此計真乃良策的結果。
有如秦孝公一般覺得這方法暫時用不上的,也有如朱元璋這種覺得用處極大的,這就是謀士的力量啊。
刀不刃血的就可以結局困難。
一時間諸天帝王皆對那在大殿上侃侃而談,耀眼如明月的張良有了想要把他搶走的想法。
坐在張良身旁的秦始皇敏銳地察覺到身周強烈的窺伺感,但身周除了張良、王賁、李斯、蒙家兄弟等心腹大臣還真沒人了。
這真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張良可謂是擁有最完美的知識結構,
對諸子百家兼收並蓄、取其精華,最終他擁有儒家的文明追求,兵家的戰略理論,法家的賞罰分明,道家的超脫非凡1。
順應天道,功成身退,堪稱完美。
無怪乎秦始皇會引他為知己,二人更是常常同進同出,秉燭夜談。
天降知己,無外乎如此。】
仙幕中出現秦始皇在批閱奏折時張良就在身旁,雖然旁邊也有其他人,但秦始皇會張良確實常常互動,讓人不由得相信他們的關係真的是非常的鐵!
觀星殿的眾人剝離了原來的視角看秦始皇與張良的相處,可不正是一個君臣相得的畫麵。
方才還為自己與始皇陛下甜寵劇本落淚的李斯:…… 糟心,他就知道張良一出現就麼沒有他李斯什麼事情。
【但鐵打的始皇,流水的cp,秦始皇的cp哪裡隻有這人,不僅隻有白月光、朱砂痣,不僅隻有千古一帝和他家一錘子緣分的天降知己張良。】
漢武帝聽到這裡哈哈大笑:“朕一想到秦始皇界麵的人也在觀看仙幕講他們的八卦朕就想笑!”說完漢武帝就先爆發出一連串笑聲,“哈哈哈,現在又有新的人有份了!”唯餘無奈的衛青,他的陛下啊……
而此時對仙幕的話觀星殿的人表示:???
難道會有他們的份???
仙幕不幸地告訴他們,確實有他們的份兒,還不少哩。
【還有秦始皇與蒙恬的霸道帝皇和他的忠犬將軍。
為秦始皇的千秋霸業,他用一生壓製匈奴,鎮守長城幾十年,甚至因一封都不知是不是秦始皇下發的莫須有假令他就舍命赴死。
青梅竹馬蒙恬:用生命來證明他對始皇陛下的死忠。】
突然遭遇無妄之災的蒙恬啪地一下子在秦始皇麵前跪得筆直:“陛下!臣臣臣 ……”仙幕的話緊張得蒙恬都說不出話來了,這該讓他怎麼說啊!
秦始皇無力擺手:“蒙恬,你還未習慣仙幕?”
蒙恬懵逼臉,很想說:陛下,臣被仙幕提及的次數可遠遠不及您,怎麼可能會適應仙幕。
不過蒙恬可不敢說,畢竟他們的始皇真的是從頭被仙幕謔謔到尾啊。
【還有秦始皇和弟奪兄所愛的蒙毅。
兄長北上鎮守,弟弟身邊護持,陛下一聲令下,臣莫敢不辭。
弟弟蒙毅:晚生幾年又如何,陛下的後半生由我守護。】
“啪!”清脆的一聲響,蒙恬旁邊又跪下一個蒙毅。
蒙毅瑟瑟發抖:“陛下,臣冤枉啊!臣對您絕無覬覦之心啊!”
他可是從未想奪兄長的陛下啊!
秦始皇隻覺得頭疼,他無奈道:“你們兩個為何如此介意仙幕的話,笑過就罷了。”
蒙毅欲哭無淚,這根本不就不是笑的事情吧!這可是晚上回家會被兄長滅口的事情!該說不說還是得快點兒認錯。
蒙毅一遍認錯一邊看滿臉驚恐之色的兄長,一時間隻覺得小命危矣。
【就連秦始皇與王翦的直男將軍和他撒嬌小王上劇目也隻能說是灑灑水了。】
已經到達退休年齡,但想進宮與同僚們一起看仙幕嘮嘮嗑的王翦:???
王翦看向身旁的王賁:“兒子,你爹我是眼瞎了那?為何會覺得仙幕提到了我???”仙幕這已經饑不擇食到連垂垂老矣的老頭子也不放過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