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瞬間一溜煙兒霸氣太子培養計劃就在漢武帝心中成型了。若要漢朝萬世永昌,他絕不允許太子是真‘寬厚’之輩。</p>
【其實後世有這麼個想法——衛青或霍去病若是或活著劉據是否就可以安然無恙了?</p>
若論情史,漢武帝情史和渣史在龍鳳豬三位千古一帝中最為豐富,什麼陳皇後、衛皇後、李夫人、鉤弋夫人、甚至連男寵,在曆史上拉出來倒是赫赫有名的那種。</p>
但若論君臣cp,劉徹卻最為專一。</p>
嬴政和李世民有各種摯愛,嬴政家的李斯、蒙恬和李世民家的長孫無極、房玄齡表示: ‘本宮一日不死,爾等終究是妃'</p>
但在劉徹這邊,其他人都是過眼雲煙,唯有衛青的地位真的是千古無人能動搖的存在,是正史野史都承認唯一‘正宮’,摯愛,是‘哪怕本宮死了,爾等也隻是妃。'</p>
至於霍去病?……太子劉據和霍去病都是充當‘愛情結晶’的角色。</p>
另一個‘正宮’死了,發癲成亂砍人的也隻有朱八八一人,馬皇後死了,群臣哭得像死了親娘一樣。不知漢武朝的百官們要是能提前得知衛青死後漢武帝會發癲,</p>
會不會哭得像死了親爹一樣。</p>
畢竟漢武帝失去的是‘正宮’,是大司馬大將軍,是摯愛,他們被誅滅的可是九族啊!】1</p>
“嗚嗚……”安靜的宮殿當中,幾聲憋不住的哭聲傳出來,這些哭聲真的是清晰可聞,聽在漢武帝和官員的耳中同繞梁三圈一樣。</p>
這都還沒死呢怎麼就哭了?</p>
不小心哭出聲的官員,默默出列準備領罰:……不是他想哭,是因為他聽得想哭,他真的不想死啊!衛青怎麼你真的不能死啊!</p>
漢武帝掃視過去,百官們頭更低了。</p>
漢武帝:他能咋滴?因為這幾聲哭聲砍了人?劉徹笑了,太閒了是吧?於是: "仲卿在則無巫蠱,諸位愛卿以為如何?"</p>
沒想到陛下竟然會為難他們,百官們腦中一梗,思考起了這個問題,片刻,身為丞相的公孫弘第一個被趕鴨子上架,他勉強道: “巫蠱之禍主因乃佞臣當道,奸臣當道乃財政崩而需佞臣,財政崩乃窮兵黷武,若衛將軍尚在,不見得能改變窮兵黷武局麵。"</p>
桑弘羊覺得還真不一定,他道: “衛、霍兩位將軍擅快馬奔襲戰術,後勤無需過多,擅長以戰養戰,觀仙幕所說漢朝後期勝少敗多,士氣大減,軍費告急,若衛霍二將在,恐無需操之過急,且衛將軍應當會護持太子。"</p>
公孫賀看他們在討論巫蠱內因而不關注皇帝的‘仲卿在則無巫蠱’這一問題,隻覺得文臣就是費腦子。</p>
他就覺得衛將軍在不僅他不用趕鴨子上架成丞相,就連太子與衛家都可以不用擔心身心問題,司馬大將軍在江充等人怎能近得了太子身,太子怎可能與皇帝有隙,太子怎可能見不到皇帝,最主要的是,太子怎可能乾不過皇帝手下的兵?</p>
但這話誰敢說?</p>
不過皇帝確實也是這麼想的,仲卿在他怎可能會受到奸人蒙蔽,所以.…</p>
劉徹看向衛青: “仲卿,你合該保重身體。”順便派遣手下人拿著諭令下去告知禦醫兩三天就去衛家走一趟,務必保證衛青與霍去病的身體健康。</p>
目睹這一番操作的衛青: “……”他能說什麼?衛青隻能頷首,乖巧應是。</p>
【衛霍在而無巫蠱可能性很大,衛青霍去病就如太子堅固的傘一般。</p>
如果衛青霍去病還在,霍去病即使是一刀</p>
砍了江充,劉徹可能也隻是感歎一句:臥槽,又被高速公鹿撞死了一個!</p>
更有甚者壓根就不會有巫蠱之禍產生,因為第二天就傳來江充被上林苑的羊駝踩死的消息。</p>
其實不僅僅衛霍是太子的傘,皇帝又何嘗不是太子的傘呢,在衛家人相繼去世後又給他立了公孫賀這把傘,即使公孫賀哭著喊著不想當丞相,也不得不趕鴨子上架,雖然這把傘沒什麼用。</p>
所以劉據的悲劇本質上也是劉徹的悲劇,劉徹的的悲劇不同於劉據,他的悲劇比劉據要更早更深刻。</p>
衛青之死是武帝朝重要的分水嶺之一,衛青在時張湯、主父偃、司馬相如、董仲舒等名將奇才的存在讓漢武帝做何事皆有底氣。但衛青去世後大批名臣能臣賢臣也隨之調亡,標誌著漢武盛世在人才方麵的後繼乏力。</p>
接下去漢武帝的集權和軍事行動並沒有衰減,卻人才凋零殆儘,無人可落實政策,即使他發布求賢令也無用,以至於全麵崩盤。</p>
所以元朔年的雄主漢武帝,在衛青去世之後能讓後人稱道的武功就是李廣利費老大勁才征討到的大宛。文治方麵就隻剩下王溫舒、江充這等壞榜樣,直接帶壞整體風氣。</p>
朝堂大亂,內憂外患,風起雲湧。</p>
可憐豬豬這個夕陽老人,本來隻想買個保健品罷了,卻沒想到屢被詐騙,最後還被噶了腰子。</p>
同為千古一帝,秦始皇自滅秦朝與三族還是在他逝世之後,豬豬可是被推著自滅三族。一時之間不知道秦皇漢武誰更慘?】</p>
東方朔他們偷偷看向漢武帝,秦始皇死的時候還是抱著扶蘇會上台的期待。</p>
但他們的陛下可是親眼見他起高樓,親眼瞧他高樓塌,親手白發人送黑發人。隻覺得論慘還是他們皇帝慘。</p>
【最後我們隻能感歎老劉家的刻薄寡恩確實是印在骨子裡,漢武帝也確實同他的老祖宗一樣真的做到了‘平等’愛人。</p>
從上至下、從內到外,從後宮皇後、妃嬪到前朝丞相、百官,從皇室宗親到黎民百姓,甚至是周邊敵國,每個都是他手中的棋子,是維護漢朝萬世永昌的棋子。</p>
刻薄寡恩這玩意兒放在雄才大略的皇帝身上,是好品質,像桑弘羊這種由上到下全部割過去的經濟製度能夠運行絕對離不開漢武帝的支持。</p>
像王安石這種以家國天下為理想的人如果真能遇上漢武帝</p>
怕是祖墳冒煙,死了懂得黏在漢武帝身上。</p>
但不好的地方你們也知道,常年戰爭積弊下的內政壓力,讓漢武帝與他的主戰派親手操盤的沙盤遊戲與大數據收割越玩越刺激,以至於在他覺得隻是獅子打盹片刻而已,手下那些他從未放在心上的佞臣就bug膽大爆發,滅了培養三十幾年的繼承人,還滅了皇帝三族,讓他在遲暮之年嘗到了父子相殘痛失繼承人的苦果。</p>
隻能說政治手段純熟又如何?帝王權術玩得飛起又如何?</p>
以為彆人隻是手下的刀,還嫌棄不能用其利隻能用其鈍,卻沒想到人心難測但不可欺,惶惶之犬也會生出不想死的狼子野心,酷烈的變革給群臣帶來的就是即將被拋棄的恐懼,變法者的刀終將刺向變法者,沒有一個激烈變法者能夠安然無恙的下台,臣子如是,皇帝如是。</p>
武帝是真的平</p>
等對待所有人,對所有人都殘忍.…】</p>
仙幕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心有戚戚,好慘。</p>
他們早就知道在皇帝陛下皆得是有用之人,無用之人?死是你最終的歸宿。他們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但真被仙幕說出來還是不免覺得悲傷。劉徹麵色沉著沒言語,要……改?</p>
【總的來說對於下屬還是不能趕儘殺絕。</p>
能者上,不能退。</p>
上了就不能退?兔子急了還蹬鷹呢,那不是要逼死人嗎?</p>
漢朝諸位皇帝在英明果決的同時還需考慮手下官員的身心健康,懂得平衡的同時還需分利,皇帝乃天下共主,但若真覺得人可欺,就離完蛋差不多了。</p>
後世就有一人吸取漢武帝的教訓——大氣能容人。在仰慕大漢榮光的同時給了能者上的途徑,同時也給了不能者退的機會,讓臣子知道了無大過者可退,無過者更可退,有功者直接就擺上淩煙閣這個皇帝招牌店鋪受萬民敬仰,流芳百世。</p>
皇帝胳膊可跑馬,宰相肚裡能撐船完全就是為他發明的。</p>
瞧,就這麼個帝王他受到的讚譽更多,功在千秋的同時利在當下上至百官下至黎明,福蔭千古,比罪在當下功在千秋好多了。】</p>
突然被對比,並且被仙幕說在這點比不過其他帝王的劉徹:"!"</p>
覺得仙幕說的非常有道理,甚至想為仙幕供奉長生碑的大臣們:對!就得這麼說!會說話你就多說點!</p>
他們期冀的目光看向漢武帝,仿若在說:陛下您學學?</p>
劉徹: “…”要……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