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蘿卜由上至下,由裡到尾,包括但不限於:上層同化通婚,推行草原‘推恩令’——盟旗製,讓他們遊而不牧,完全喪失凝聚力;下層各種策略減丁,讓他們喪失勞動力;喇嘛教洗腦草原部落上下層,讓他們喪失戰鬥力;經濟掌控開通互市,讓他們依賴中原;遠交沙俄大佬近攻草原刺頭;駐軍草原進行軍事威懾;削弱蠻夷歧視,身份認同。</p>
多管齊下抑製草原人口膨脹,讓草原從此不再狼煙四起,走向peace and love。】</p>
簡單的幾句話卻讓沒有見識過這種場麵的文官們精神一振,主父偃有話藏不住直接驚歎道: “此話精煉強悍,襄括草原上下內外的治理之法,實在是妙啊!"</p>
其他人的驚歎不比他少,沒想到竟然能夠這麼操作,他們現在隻想知道這些策略具體是怎麼實施的,和他們心中所猜想是否一致。</p>
"這草原推恩令也是和中原推恩令一樣把大部落分為小部落的陽謀?"</p>
“喇嘛教又是什麼?我們中原好像沒有聽過這東西?”</p>
眾人腦袋上仿佛有十萬個為什麼一樣開始頭腦風暴,試圖用這些隻言片語把仙幕所說的策略串聯起來。</p>
但無奈,前麵沒有任何控製草原經驗的他們還是無法把仙幕所說的策略串聯起來。</p>
【什麼是盟旗製呢?它不像漢唐一樣簡單的分而治之,在草原上拉一派打一派,而是像漢朝推恩令一樣把本來屬於老大的領地一分為N+1份,分給各個小弟。</p>
依據《蒙古通史》記載:漠南分六盟四十九旗,漠北分四盟八十六旗,內劄薩克旗四十九旗、外劄薩克旗一百五十旗、蒙古八旗、群旗、喇嘛旗等等碎片化成大大小小260多個旗。尤其是歸順晚或者不聽話的,分得更細致。</p>
每個旗都擁有自己的一畝三分草場,而且政府規定隻能在自己的地盤上放牧,越界者將受到懲罰,如《大清會典》記載: “越界遊牧者,王罰馬百匹,貝勒、貝子罰馬七十匹,庶人家產皆罰,賞給見證人。"於是草原各旗隻能化遊牧為畜牧,守好自己的地盤,不敢輕舉妄容。</p>
盟旗製下細致的分而治之,和夏商周分封萬國有得一拚,要的就是草原各自為政,狗咬狗,誰也不信任,無法形成統一的政治整體。</p>
如此,草原的廣闊與無主不複存在。】</p>
劉徹聽了直接撫掌歎道: "此舉妙哉!草原無主地多則紛爭起,紛爭起則如狼似虎有首領勝,首領勝南下侵襲則難以打敗。若行此盟旗製,就如府縣製一般讓各部落劃地而治,束縛於所居旗境內,困居一隅,妙啊!"</p>
要是能夠為計策點讚,此時這條計策下一定是滿屏的大拇指。</p>
霍去病即使年紀小,但也看出了這一條計謀的好,他悄聲讚道: “不愧是被稱之為草原推恩令,這就是和推恩令一樣是陽謀,先以強大的武力值讓他們分旗,未來中原要是勢弱他們也會相互製衡、牽製,不至於直接南侵,即使南侵勢力也不成氣候。"</p>
他覺得能夠想出這一條計策的人定非平凡人。</p>
【在這個盟旗製基礎上,還有每三年行一次的會盟。</p>
為的是什麼呢?</p>
為的是監視各盟旗是否離心,比如有會不到者殺以示警,或清算以往舊賬;為的是編審丁籍,監察控製草原底層人口情況,為征用兵丁、減丁做準備,防止草原勢力擴大。】</p>
【盟旗製下還有個製度就是年班製度:草原部族的王公貴族分為三班倒,一年一班,輪流來京。來京乾嘛?這可不是欺負他們,而是讓他們過過‘好日子’。</p>
一是中央可得到草原部族獻上來的駝馬錢財,豐富皇帝的私庫;二是讓草原部落的王公貴族們看看京城的奢靡,學會京城二世祖們荒淫奢侈的生活方式,使其沉迷其中,意誌消沉,失去鬥誌,以荒務旗政,讓草原亂成一鍋燒焦的粥。】</p>
【還是在這個盟旗製基礎上,他們玩起了一個漢武帝曾經玩過的套路。】</p>
看這些計策看得正熱鬨的劉徹沒想到在這竟然能夠擁有姓名,連忙端正身子,強作鎮定道: “未曾想幾千年後朕的計謀也能用上,不知是何計策。"</p>
矜持漢武帝在線驕傲,他不愧為千古一帝,法令也是千古流傳。</p>
其他人也沒有想到自家皇帝又上榜了,隻覺得不愧是他們兩千年排第二的陛下,政策千百年後也能受益: “真好奇是哪個政令。”他們開始在腦中搜羅起他們的陛下可曾下達過什麼政令可以運用在統治的草原上麵。</p>
想了很多,但也棄了很多,總覺得什麼都可以用上,但什麼也不知道用上的效果如何。</p>
【中原政府直接頒布《蒙古王公台吉等捐輸</p>
銀兩和捐輸駝馬議敘章程》,和漢武帝一樣搞起了買賣官位的套路, "四百兩加一級,賞給翎枝。” “一千六百兩,係頭等台吉、塔布囊、加輔國公銜,二等台吉、塔布囊者加頭等銜”。</p>
這個政策就是</p>
讓蒙古王公氪金捐輸買官——氪金越多,加官愈厚。</p>
草原貴族們為了升官加爵回去搜刮百姓財務,如此一來中原政府一能明目張膽收獲草原貴族錢財不說,二還能間接地剝削蒙古人民,達到控製草原經濟的目的。也是一舉多得的好政策。】</p>
本來還自得政策被當眾拿出來表揚的劉徹聽到誇獎,臉上的笑容刷的一下子就拉下來了,他記得未來的他搞這個政策是對內圈錢,坑的是自家的百姓,可不是什麼好政策。</p>
其他人也不敢說話了,這個政策就是陛下傳說中的養韭菜豬來殺的那個政策,他們可熟悉了。</p>
但也不能乾看著東家尷尬不上不下是不是?眼瞅著劉徹的臉色越來越不好,好像是也想到了這個策略。</p>
東方朔灑然一笑,轉移話題道: “看來對草原進行有效統治的很多政策就是中原政策變種,以弱草原強中原為本,消耗草原上下層,掌握此本質後吾等就可思考如何針對匈奴製策了。"</p>
桑弘羊不慌不忙附和道: “說得在理,匈奴情況與後世朝代的草原部落有相同之處,但不同之處也甚多,吾等了解完仙幕所言後世之策就可因事製宜製策。不過仙幕所言的諸多政策,吾等以及先輩從未想到過,參考價值極高。"</p>
其他人看終於有人跳出來說話了,附和之聲頓起。</p>
感受到臣子們在強勢挽尊的劉徹隻覺得臣子們人都怪好的,保住了他身為皇帝的麵子。</p>
【對下層則實行‘減丁’政策,美其名曰草原水草有限,現有中原做底可圍地畜牧,但人數過多則草原人口超載,拉低百姓們的生活的水平,故而借口為部族好,限定部族的人數額。</p>
例如規定某部不能超過1000個人的份額,規定如此,中原甚至會不定期派人來檢查來該部落檢查,不允許超數,超過者或殺或賣,方才提過的三年一次的會盟就有一點作用是為這個服務的。</p>
彆看這本法子簡單粗暴,就是這個法子控製了西北兩三百年。</p>
還有方才有向諸位提到編戶齊民,也是為減丁做準備的,摸查草原人口數額,為合理的消耗草</p>
原人口定期向中亞遊牧西征做的準備。</p>
如此一來,那些因為豐厚軍餉而上前線的草原壯丁們死傷無數,無力南下,直接抑製中亞遊牧的勢力。】</p>
公孫賀聽著這政策覺得驚奇: “如此簡單粗暴的方式草原竟然也有人遵守而不是扛起鋤頭造反?”是那群文官太會管人還是草原人太蠢良了?</p>
其他武將們想想也覺得不可思議: "經過幾百年,甚至曾一度成為中原正統王朝的草原人應該不是蠢人吧?怎麼就被這麼個策略壓得兩三百年起不來?"</p>
主父偃看不得這群武將的腦子,嫌棄道: “此法相當於算緡令,雖上有令,下不從,但可以行輔助政令,就如我們漢朝若想讓算緡令踐行到底,就需要強勢的告緡令做輔助,隱瞞不報的部落首領抄家滅族,舉報者可當新首領,讓他們互相猜忌,狗咬狗,永不同心。"</p>
聽主父偃這麼個對比法武將們就知曉這件簡單粗爆的政令為什麼能夠實行下去了。就連算緡令都能夠在他們漢朝橫行霸道,區區‘為草原發展著想’的減丁令草原怎麼可能反抗?</p>
"減丁令能夠實行或許是那中原朝廷真的優待草原人。比如方才不是說將士們去打戰是因為那些豐厚的軍餉,或許那些將士們死了也能夠賠付一大筆錢財也說不定。”就是如果是真的還真有點心疼錢,武將們肉疼的心想,誰讓他們打朝廷倒是扣扣搜搜,哪裡有‘豐厚軍餉一說’?</p>
【中原政府給草原的豐厚軍餉和死傷壯丁的安撫費確實一筆很大的開銷,但‘聰明’的中原朝廷可不會做賠本的買賣,這錢真白給了?沒門!</p>
中原給草原逝世壯丁的錢,他們都用另一種法子收回來了,甚至還讓草原部落心甘情願合理合法的倒貼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