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下, 衛青還是把自己最後的推論說了出來:“很容易在沉默中頹然,或者報複行事。”
“?”其他人腦袋中齊齊冒出問號,衛青的推斷是他們全然沒有想過的角度。
但想了一下, 這個推斷好似也沒有什麼不對的地方,真的可能會發生。
“如若在十五年期間漢安帝全然沒有接觸過朝政,不是太淡然, 就是會憤世嫉俗。”
想到這裡,他們齊齊看向仙幕, 真是這樣子?
【鄧太後去世,理所當然,漢安帝親政。
鄧太後掌權十五年,也就是十三歲的小皇帝在二十八歲以前都是活在鄧太後的陰影下。
這中間也有人曾提議鄧太後還權於漢安帝, 但鄧太後皆不允。
對此, 朝堂上批評鄧太後戀權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但等朝臣們看了漢安帝的表現,對此隻能說……
鄧太後啊,您老不放權是一件極為正確的決定!】
劉據驚愕地看向衛青,難道這種新奇推斷竟然是對的?
衛青回以笑容, 彆問, 問就是不知道。
【鄧太後把天下太平,豐年如故的和熹盛東漢交給漢安帝後, 漢安帝也有做了點人事的,比如派班勇屯兵西域, 以懷柔使高句麗臣服。】
劉徹看仙幕沒有往下繼續講的意思, 緊張地咽口水,這娃娃‘人事’做的有點少啊,怎麼就講了兩條???皇帝的基礎工作應該有做吧?帶上腦子了沒有?還是腦子被吃了?有人才嗎?會不會被鄧氏裹挾啊?
劉徹腦子裡十萬個為什麼, 就怕這個後輩真的不著調。
然後,他就看到……
【但!】
【漢安帝他不修德行啊!】
劉徹心中一個咯噔。
不好!紮心的狗東西又要來迫害他了。
劉徹趕緊坐得離衛青這些人近一點,省得待會兒被氣死的時候孤立無援。
【漢安帝上位後,第一個要乾掉的當然就是在鄧太後掌權期間茁壯成長的鄧氏外戚。】
汲黯:“嗯,早有預料。”
其他人紛紛點頭,這是常理之內,能理解能理解。
“記得東漢從光武帝開始外戚好像就沒有不囂張跋扈的,不知這鄧氏外戚如何?”霍去病雖然如此說著,但實際上並不抱希望,隻覺得鄧氏外戚應該也是囂張那一批的。
其他人心中也是這種感覺,但並不妨礙他們假設:“不過鄧太後如此出色,她應該會管束家族吧。”
【為了政令能夠統一,皇帝上位後乾掉與自己不屬於同一派係的勢力是正常的,平常人也不會說太多,畢竟像衛青、霍去病、霍光這種能夠約束自身的外戚曆史少有,更多的外戚簡直就是把囂張跋扈四個字掛在家族上。】
其他人紛紛點頭,說的不錯,關係戶能夠走後門為什麼要約束自身?所以能夠約束好自身的外戚都難找。
一時間曆事很少的小劉據已經做好聽仙幕說鄧氏到底是如何囂張跋扈的準備了。
就是內心還是會為賢明的鄧太後覺得惋惜。
【但你們知道的,能夠管好自身的外戚少不代表沒有啊!】
【很不巧,漢安帝的外戚鄧氏就是少見的好外戚。】
【鄧家人在鄧太後掌權後表現得那叫一個小心謹慎,奉公守法,勤勞王事,
鄧太後在掌權後以立安帝定策之功,獎勵有關官員,也包括她老鄧家的鄧騭,給他們準備了三千戶食邑,但她老鄧家的兄弟愣是辭讓不受,最後直接和使者‘玩’起了捉迷藏遊戲,死活不讓使者找到他們。在平常的生活中也是能低調是低調。
不過即使他一直退讓,但皇權和外戚勢力的尖銳矛盾還是割傷了他們。
和以往的帝王沒什麼兩樣,漢安帝的身邊圍滿了宦官集團,乳母王聖、中黃門李閏、江京為首的內官們在漢安帝掌權後開始活動。
皇帝想要殺人,他們就是皇帝手中最尖銳的刀。
在權利上一得到解放,宦官們一句‘太後兄弟鄧悝、鄧弘、鄧閭欲廢漢安帝,另立平原王為帝’的話就讓鄧家被判謀反罪,無一幸免,唯一被幸免的鄧騭免官歸郡還被郡縣官吏逼迫至死1。
鄧家的淒慘遭遇百官們自然看在眼裡,為了替他們喊冤不知凡幾,大司農朱寵扶棺材上疏::“和熹皇後有聖善之德,鄧氏兄弟同心憂國。他們功成身退後封地讓賢,是曆代外戚之榜樣,然現如今卻遭受誣陷,有違天理人倫!1。”
等朱寵被罷官歸鄉,百姓們也為鄧氏鳴冤。
因此,鄧氏才平反,流放的鄧氏子弟才能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