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小二鳳提三尺劍以定四海(精修版) 攜……(1 / 2)

仙幕最後那句話久久沒有消散, 縈繞在耳邊。

各個界麵都是一片死寂。

華夏的大一統慣性即將消失,如同歐洲一樣的持續性分裂即將到來。

這片土地急需一個像秦皇漢武一樣能夠拯救他的偉人。

“幾近四百年的亂世若在亂下去,分裂成歐洲小國化是真的有可能。”第一次深入了解這段曆史, 劉徹歎道。

“若想結束亂世,確實得天降神人,有大造化者方可。”

不是他吹, 這種人三四百年可能才能出一個人。

而且他也認同仙幕所說的觀點,詩詞文化再發展有什麼用處,這些隻是士族在享受罷了, 百姓們隻想要要土地和糧食, 其他的都是浮雲。

趙匡胤對這個時代了解的也頗為透徹。

“魏晉南北朝時期胡人入侵中原,占據中原大半領土, 要不是東晉在南方苟延殘喘保住漢族火種, 怕是中原文脈得直接斷絕。”

前頭經曆諸多戰亂,北方的漢人根本無法威懾蠻夷,北人南下從另一種程度也是保留了漢族的種子。

漢朝是華夏多麼強大, 漢末的中原就有多痛苦。

身處明朝的朱元璋以前還沒有站在局外看整個華夏的曆史,當真正從整體俯瞰整個華夏曆史, 他就能感受到仙幕為何會不斷感歎魏晉南北朝的危機和推崇唐太宗的出現。

“若是以整體看來華夏曆史,自秦建立中央集權王朝以來, 漫長歲月間無數次的王朝交替分合。唯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分裂時間壓倒性地長於統一。”

他身邊的臣子吧啦下心中的時間表,還真是這樣子。

李善長道:“若從東漢董卓被殺, 東漢朝廷名存實亡到唐朝建立開始算,那大概就有四百二十多年, 這四百二十多年隻有西晉和隋朝曾統一過而已。”

而且就他所知的,西晉雖說有三十七年的統治,但也很快有內憂外患, 真正有效統治的時間隻有十年。隋朝更不用說了,統一沒多久就又被掀翻了。

所以要說大一統的慣性即將消失也沒錯。

那段時間是真危險,一不小心就又落入春秋戰國時期分裂的時期了。

分裂,才是世家大族們喜聞樂見的,也是他們想要促成的。

統一才是最難的。

【漫長的分裂是國家統一意識形態的崩潰,外敵的入侵是民族鬥爭所帶來的血海深仇,中國社會基礎的瓦解——百姓流利失所,鄉裡製度不複存在。

隋朝是短暫建立了,但他沒有看到四百多年社會瓦解、人心渙散的分裂動亂,帶給國家和百姓們的傷害是難以恢複的,而他這個統治者急功近利的狂躁,所帶來的是‘官吏貪殘,因緣侵漁’,是大興土木,是征戰連連,是山東、河南大水成災,漂沒四十餘郡,是民變四起。

社會大分裂,整個中原大地就是一片廢墟。

而李世民所做的,就是在這片廢墟中建立起一個盛唐,他創建的是一個世界文明史上的神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