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什麼?”他說得實在太小聲, 本就還在分心想一會表演方式的李思詩一時都沒能聽清楚。
聽到李思詩下意識的反問,淩晨緩了緩神,露出一個淡淡的笑容:“不, 沒什麼。”
他又不是那種對感情一無所知的十幾歲少年人了, 這種下意識的玄妙感覺無疑就是一種來自男女之情而延伸出來的好感,隻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又是出於哪種原因罷了。
而這之所以會讓他微愣和震驚, 最主要還是這個覺醒的時機不太對——要是大家玩鬨時突然發現自己的心思, 那他就是能暗中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對待李思詩的態度, 但可惜偏偏就是在兩人接下來有親熱戲份時察覺……
這樣的話, 多少就有那麼一兩點的不自在。
在這個圈子裡, 如吻戲、床戲之類的親熱戲份是每個藝人都不可避免的事,外行人大概會以為, 拍這種戲都是男藝人占便宜——當然故意占便宜的情況確實會有, 但大多數時候那些接到這類戲份的男藝人, 都隻是把這類戲份當成工作的一部分。
而且還因為拍這類戲份容易招惹爭議,真心把它當成工作的一部分的男藝人, 甚至還是比和他一起拍對手戲的女藝人還拘謹,生怕一個不慎,就被認為是故意借拍戲來占女藝人的便宜。
以往他都是以平常心待之,唯有這一次,卻是讓他感到有些為難了。
無可否認的是,眼前這位就連花名都是“美麗”的最年輕港姐冠軍實在是美麗得很,而知慕少艾也確實人之常情……
花了比以往拍攝前更多一些的準備時間去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 自覺已經可以進入工作狀態的淩晨問了李思詩一聲,在得到了同樣可以開始拍攝的確認回複後,便是和導演招呼了一下,表示兩人已經準備妥當。
“Camera!”導演一聲令下, 攝製組立刻也開始了工作。
在這一段劇情裡,大概是醉酒的其中一方和昏暗的環境釋放了內心的壓抑,醉酒的女主角易桑似是想起了什麼,被輕輕搖醒的時候就是委屈地推了黎天生一下:“你怎麼……這麼遲才來!”
“對不起……”黎天生也是被易桑那似曾相識的模樣觸動到了,一直低聲道歉起來,眼前也似乎是浮現起了那一日他坐在手術室外,惶恐不安地等待著妻子和妻子腹中孩兒的生死宣判。
“我、我都能感覺到BB會動了……可、可是,我為什麼就沒有保護好Ta……”易桑斷斷續續的幾句醉言,便是拉開了兩人至今不願麵對的傷疤。
雖然李思詩兩輩子都沒有過這類經曆,但卻也是見識過不少因為孩子意外而悲痛欲絕的母親,為求能演好易桑在醉意朦朧中回憶起失去孩子時的哀慟神態,她不但看了許多這類型的演繹取經,甚至還悄悄喬裝打扮去了一些社區做義工,在心理醫生給那些可憐的母親做心理疏導時,聆聽她們的故事、觀察她們的表情細節和行為舉止。
不是沒見過逐漸從失去孩子的陰影中走出來的少數“幸運兒”,但更多的,都是那些一時半刻還走不出來的可憐母親,那種哀莫大於心死的空洞絕望眼神,李思詩在對著鏡子模仿出幾分神髓的時候,都要忍不住為自己此刻的眼神而感到心驚膽戰。
對於看重感情的人來說,沒有什麼事,能比失去一個血脈相連的親人更可怕的了。
尤其是母子天性的血緣羈絆和十月懷胎的期待,一旦在這樣艱難而偉大的過程中出現意外,那種期待落空痛失至愛的巨大衝擊,足以擊潰一個母親千萬遍。
眼看擁在懷中的易桑明明都醉得迷糊了,嘴裡還在反反複複著說她那天真的不是故意摔倒的話,黎天生的神情也是越發悲痛。
“不是……是我沒有保護好你們。”他啞了聲音,不住說著一聲又一聲的對不起。
那一日加班後,帶著滿身疲憊回到家裡,卻發現妻子昏倒在血泊之中的恐懼和慌亂便再次湧上心頭。
TBL每隔十年左右總會製作一些著眼於年輕人群體的劇集,例如80年代的劇集《在這新一代》裡,就在劇情中探討過早戀、師生戀、父母離婚對青少年的影響以及青少年偷嘗禁果等問題。
十年過去,這些問題似乎也沒有什麼變化,但比起當年劇集男女主角為了未來而放棄孩子的結局,這一次的《先生早晨》裡,則是剛好相反——它讓這兩個才剛剛成年的主角,勇敢而惶恐地決定肩負起保護一個小生命的責任。
黎天生和易桑這兩個主角少年時期的故事,後續會加上懷舊濾鏡穿插在劇情之中,而這一道在他們兩人心中哪怕時隔多年也不敢觸碰的傷疤,對於成熟的大人們來說,也許隻是一個唏噓的歎息。
但對於那時候說是已經成年、但心態都還是剛剛中學畢業的他們來說,無疑就是兩個還沒完全長大的孩子,就在懵懵懂懂的錯誤之後,開始決心直麵錯誤的後果,立下了要照顧保護一個更脆弱幼小的孩子的決心。
哪怕這個在生日宴晚上意亂情迷後導致的意外,讓他們雙雙放棄了升讀大學繼續深造的機會,離家出走為愛奔逃,躲在一間隻能放得下一張床和桌子的劏房裡艱難生存……也照樣甘之如飴。
他們肩負起了一條小生命的責任,但上天卻沒有憐憫這對年輕的小情人,千金大小姐易桑沒見識過底層生活又懷著孕,前期的一切生活重擔,基本就是交由黎天生這個窮小子一力承擔。
唯一讓人欣慰的是,兩人的愛乃是雙向奔赴共同努力:易桑笨手笨腳地學著照顧自己和做家務,好讓工作歸來的黎天生不需要在回家後還要繼續乾活;而黎天生為了多賺錢養家,一天做好幾份工作,天未亮就出門,大晚上才披星戴月地歸家。
隻可惜,這樣的共同努力,尚未能等到曙光,便已經是遭遇了黎明前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