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這一雙清澈動人的眼睛, 一時之間門,周昇頤竟然發覺自己無法說出什麼拒絕的話來。
而且無論怎麼說,李思詩所說的話, 也實在太過有誘惑性了——如果能有一個誌同道合的人與他一起在這條艱難的路上攜手同行,那些他為了達成目的而無奈放棄的選擇,是不是就能拾回手中?
從他發跡開始到逐漸掌握一部作品的話語權的過程裡,劇組的人都認為能夠現場改這樣改那樣的他, 已經比導演更導演……但事實上, 沒有了解的時候,那些認知大多都是片麵的。
作為幕前主演的他不論怎麼有改這樣改那樣的權力,但有很多東西他都是不知道、不了解的, 直到今次親手接過了“監製”一職, 接觸到了幕後那些條條框框門門路路, 他方才是明白到,原來要拍攝出一部電影,幕後工作者花的心血一點也不比幕前的演員少。
甚至乎,更多、更瑣碎、更煩人卻又必須去做。
想起從前自己拍戲要求多拍幾次挑最好效果時,總是被導演罵浪費菲林浪費人工, 然後就反駁說大不了自己出錢買下那些菲林的舊事, 真正開始全麵接觸幕後工作之後的周昇頤, 才發現自己也成為了從前那種會對演員喊出“浪費菲林”的人。
要不是顧忌著預算問題,他說不定還會讓已經演得很可以的李思詩再NG個幾十次——雖然現在已經收斂了不少,但目前的預算和時間門,似乎都還是有點超出原計劃的跡象了。
那他還要答應她的“邀請”嗎?
察覺到周昇頤神色中的動搖,李思詩心中一緊,一把握住了他的手:“你還想讓當年的結局重現一次嗎?”
“現實不是電影,一旦錯過, 等你在想起從前覺得後悔時,‘阿娣’卻不一定會在舊時的板間門房等你的了……”
那部周昇頤和胡筠怡一起拍得很人間門真實的電影裡,胡筠怡的角色就叫做“阿娣”這個名字,帶著舊時代的氣息和新時代的模樣,交錯而過的便是時代記憶中的浩浩煙雲。
在那部電影的結局裡,周昇頤扮演的男主角功成名就卻又和老婆分開之後,拒絕了大老板女兒的示好,埋首在繁忙工作中度日,直到某一日突然想起初到這個城市時的回憶,這才是獨自一人來到了那時的廉租屋板間門房,對著荒廢的煙塵追憶故人。
然後他在這裡遇到了已經變得和城裡人一樣時髦靚麗的阿娣,追了上去,讓這個帶著希望的結局,給這個一直都隱藏著無奈和悲傷的故事畫上一個不至於過分遺憾的結尾。
但在李思詩看來,這個結局之所以能存在著希望,就是因為土氣沉悶的“阿娣”已經變成了時髦靚麗的“麗麗”,已經追趕上了男主角的步伐,所以才能在相遇之後,尚存再續前緣的希望。
如果“阿娣”依然還是從前的樣子,停留在原地不去往前,即使男主角會一時感動追上去,兩人也隻會是匆匆相逢匆匆分離,落得再一次的有始無終。
“我讀過這個劇本很多次,‘麗麗’這個角色看似是一個帶著點搞笑風格的完美女神,但事實上你也在邊邊角角裡讓編劇賦予了她善良的內心和敢於抗爭的勇氣……”李思詩緊緊地盯著眼前人的眼睛,不讓他有一絲一毫的躲閃機會,“就算要改,也不需要改太多,隻要加十分鐘左右的戲,以及在演繹方式上更自然地把你原本想給她的東西流露出來,這就足夠了。”
為了給自己的角色加點戲,她容易麼!
唱念做打花樣百出,從任何方麵都考慮到儘善儘美,並且還給自己的“加戲”原因披上了一層“完善劇本和角色人設”的皮,要是這樣再不行的話……她就找機會去爹地的律師樓二次進修!
靠遺傳是沒法十成十地遺傳到李錦豪那能幫著那些離婚的妻子、從資本大佬懷裡撈出一大筆資產的才藝了;但是靠耳濡目染,起碼也能學上七、八分吧?
隻要周昇頤不是掉進錢眼裡的唯利是圖人,她怎麼都能找到方法去說服他,說服他將那些“妥協”掉的東西一點點地添補回來……
就在李思詩咬緊牙關等待一個回應時,好半天,回過神來的周昇頤這才輕聲問了一句:“你……打算怎麼做?”
一瞬間門,秋老虎的悶熱似乎也要被這句輕微得如羽毛的話驅散,留下自心底升起的滿滿舒適,教人愜意異常而又激動萬分。
“你看,真的隻需要改一點點……”得到了這位片場暴君大魔王的允許,李思詩從曲德宵這個心寬體胖的胖子編劇手裡拿來了他的劇本,嘩啦啦地翻到了兩人出現分歧的那一頁,“這裡,就是加上我之前的話——當然,我隻是臨時發揮出來的台詞,可以的話,還是希望Vi幫忙再潤色一下啦……”
曲德宵的英文名就是Vi,李思詩這話明擺著就是在給作為編劇的他找補,以免因為改戲的關係而和編劇鬨彆扭——雖然曲德宵對此表示完全沒有意見,以及李思詩自己加的話就已經很不錯,基本都不用大改什麼,他從旁協助一下就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