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的慈善活動晚會, 慣例總是會有一些粵劇名伶、明星藝人又或者是社會名流等合唱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粵曲小調,諸如《帝女花之香夭》、《分飛燕》、《鳳閣恩仇未了情》以及《紫釵記之劍合釵圓》等曲目, 乃是經久不衰的保留節目。
比起《劍合釵圓》的哀怨婉轉, 無疑《遊龍戲鳳》是要歡樂得多。
而這個《遊龍戲鳳》的故事,就是取材自明朝正德帝微服出巡的民間故事:話說正德帝微服出巡至江南梅龍鎮,聽聞此地有一名為“龍鳳店”的酒家,乃是一對李姓兄妹所開, 店中酒菜可謂人間極品美味, 因此正德帝微服而往, 卻正逢李家長兄出外辦事,隻餘妹妹李鳳姐招待客人。
正德帝為李鳳姐的花容月貌所傾倒,遂起輕佻之心, 醉翁之意不在酒地和李鳳姐周旋, 借端戲謔挑逗, 引得李鳳姐羞惱而叱, 平白更添數分嬌豔。
在粵曲版本的《遊龍戲鳳》裡,這一段兩人各執唱詞的對唱之後,心醉神迷的正德帝表露了自己真龍天子的身份及對李鳳姐的渴慕之情, 終得美人心,成就了好事,帶其歸宮封為娘娘,並且還流傳下一道與這個故事同名的菜肴“遊龍戲鳳”。
他們要唱的這一段, 就是正德帝得知李鳳姐芳名後, 寄調《平湖秋月》借故調戲李鳳姐的戲碼, 堪為粵曲小調裡最為知名的幾個打情罵俏片段之一。
若是不夠熟絡的外行人,就很容易失卻掉那打情罵俏引人會心一笑的感覺,變得平鋪直敘淡如白水。
所以《遊龍戲鳳》這一段, 表演者要麼就是經驗豐富的粵劇名伶,要麼就是緋聞傳到街知巷聞的男女藝人,或者乾脆就是已經官宣的情侶檔——後兩者的唱腔、身段、動作等已經不是什麼需要有所要求的問題了,純粹就是打著官方的名頭,給喜歡磕糖的觀眾們發糖……
不得不說,儘管裴燕桑潑大葵扇拉紅線的行為中有著自己的私心,但也還確實是費煞了苦心。
明擺著就是讓商瀚友去效仿一下《遊龍戲鳳》裡的正德帝,對李思詩這個“現代李鳳姐”好好撩撥一番,爭取兩人能和故事中的結局那樣,是個美滿大團圓……
李思詩自然是不知裴燕桑這番“苦心”的,而商瀚友縱使知道也不會說出來,兩人走到道具架旁邊,從上麵拿了標配的紙扇和絲巾之後,就開始了緊張的練習。
“甜甜甜,乜你叫鳳姐咩,確係甜……”商瀚友儘管已經儘可能地將他的流行唱腔貼近粵曲唱腔,但這樣一開口就是標準的登徒子以誇讚美人名字來調戲美人的言辭,配合著他笑得有點暴露喜劇臉的呆萌神態,反差萌得便是教人忍俊不禁。
相比之下,最近正在跟著樂雲惡補粵曲的李思詩就唱得自然多了,教導的粵劇大老倌老師一聽就是直言誇她的嗓音適合唱粵曲,還說有心的話,建議她可以多往這個方向發展發展。
粵語歌壇和影壇都是脫胎自粵曲戲班,其中有著深厚的牽連,像李思詩這樣有天賦又有心思去學習練習的年輕人,正是讓這些粵劇大老倌們為之感到欣慰。
“不過唯一的問題是,你暫時有點放不開的感覺。”老師話鋒一轉,卻是立刻就讓春風化作了秋雨,簡單幾句話就指出了李思詩唯一輸給商瀚友的一點:投入感情的不足。
而這一點,卻是遠勝所有技巧,直接就把李思詩的水平拉到了一個遠不及商瀚友的級彆。
眼見廣華的慈善活動即將近在眼前,結果卻突然發現自己有這麼大一個缺點,李思詩心急如焚地又找了不少前輩的表演觀看模仿,感知其中的表演模式。
連帶著“很講義氣”地一直陪她練習的商瀚友,也是在這短短幾天裡看了無數次各版本的《遊龍戲鳳》,彆說隻是這一小段,全篇的唱詞都快要背下來了……
“我覺得應該差不多了。”適逢今日莊夢華和陸怡婷一起看“探班”,李思詩猛地合上手裡的本子,躍躍欲試地看向旁邊的合唱者。
商瀚友沒有說話,伸出手微微一笑,兩人就已經是能默契地各自拿起絲巾和紙扇,聲情並茂地表演了起來。
一曲唱罷,臉色沉了下來的李思詩,輕輕拍了麵露擔憂的商瀚友一下,隨後就是露出一個勉強的笑容:“你先去練習你要表演的歌吧,我一會就回來。”
“我真的沒事,莊小姐很疼我的,或者她叫我過去是想指點我。”李思詩再次笑了一下,這才是哄得一步三回頭的商瀚友去另一邊練唱他的歌《愛情火花》了。
把手裡的絲巾絞成一團,深呼吸了一口氣,李思詩便是跟著陸怡婷的步伐,來到了莊夢華麵前。
“你知道我為什麼要叫你過來嗎?”看到李思詩走了過來,莊夢華語氣平靜地問。
“我知道,莊小姐。”李思詩老老實實地低著頭回答道。
莊夢華年輕時就是紅遍南洋的女歌星,那麼方才肯定是看出了她在這場表演裡麵的瑕疵。
“你既然知道,那就最好。”就在李思詩以為莊夢華要嚴詞嗬斥她明知錯在何處結果還不改正的時候,莊夢華卻是衝陸怡婷那邊擺了一下手,示意她繼續發言。
“最近莊小姐很關心你的……‘成長’。”陸怡婷接腔,卻是說了一個李思詩完全意料未及的話題。
認真地聽著陸怡婷說,莊夢華認為她已經逐漸長大,少不免會遇到感情問題,因此莊夢華就是決定吸取昔日黃倩妍的教訓,儘可能地不讓她反感地管控她的“個人感情”。
簡單點來說,就是挑幾個她順眼又合得來的好朋友炒緋聞、炒作金童玉女——要是正巧能解決李思詩的感情問題那就最好不過;要是沒碰到這個巧,這種炒得好了絕對能一加一大於二的炒作方式,也是對事業的一份助力。
“我本來是不想那麼快就和你說明白的,但今次來探班,卻是發現了你一個很致命的問題。”莊夢華盯著有點心虛的李思詩,再次開口道,“我想應該不止是我一個人看出來了。”
不知李思詩這個年輕女仔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怨婦或者比較以自我為中心的倔強靚女一類的角色,能演出超越這個年齡的風範;偏生年輕女藝人最容易演繹的那種“甜蜜愛情”,她卻是帶著一種無法言說明白的防備。
但聯係一下李思詩曾經的家庭——遭遇過渣爹拋棄妻女跑路的孩子,就很容易受到來自原生家庭所賦予的傷害,讓他們即使長大也不敢去嘗試觸碰男女感情。
因為害怕再次受傷,所以就寧願如蝸牛一般縮到自己編織的殼裡,也不願回應他人的主動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