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136章:木秀於林(1 / 2)

看著這個鬼靈精手裡那一大疊同框CP貼紙, 李思詩頗有些哭笑不得:“你這是薅了那些學生仔多少羊毛啊?”

“他們自己硬塞給我‘拉票’的,又不是我主動去要。”呂雨彤撇撇嘴,端的也是一派理直氣壯的風範。

“唉, 我這下都不知道是服了你好呢, 還是服了他們好了……”李思詩略微苦惱地按住額頭,失笑不已,“你自己不也是在這一行混的, 肯定明白我們這個圈子裡的規則和潛規則啦。”

“我剛剛從外國回來不久,是個很多東西都不懂的鬼妹仔來的!”麵對李思詩的迂回戰略,呂雨彤當即就是睜著眼睛說起了瞎話。

不過,呂雨彤倒也還記得需要尊重彆人隱私這一條, 眼看李思詩似乎是真的不太想再深入這個問題,於是又趕緊說了聲sorry, 表示自己實在太過八卦,還主動呼了自己一嘴巴……

“也不用這樣, 我主要感覺吧, 就是現在我還太年輕了, 所以一時沒有想到那麼快和那麼遠。”李思詩抓住她的手之後, 忍不住也是歎了一聲, “我還是更想以事業為主,你知道的,在這個圈子裡,除非是諧星出道,否則無論是男藝人還是女藝人, 就都會在感情這個方麵受到一定的限製。”

“就算沒有碰到那些太過離譜的fans,但身為藝人一旦官宣戀情,必然就會受到不少來自各個方麵的壓力。”

“就像是以前的黃倩妍, 也像是最近的嚴穎怡。”

“哦……”呂雨彤似懂非懂地點頭,“黃倩妍呢,我知道得就不算多,在外麵讀書時就隻看過她的《倩影秋恨》係列,不過她穿古裝是真的又鬼又仙,鬼火咁靚!”

“至於‘阿靚’嚴穎怡嘛——我倒是對她了解得多一些,畢竟我、你和她都是港姐選美出身,而她真是又有天賦又有運氣,在電視台這邊浮沉完才剛進入電影圈,一下子就又是最佳新秀又是最佳女主角的,而且聽說今年她也還會在本屆金影獎裡,再拿一個最佳女主角提名……”

聽到這裡,李思詩倒是淡淡地笑了:最佳女主角提名不假,但在這次金影獎最佳女主角的強敵環伺競爭之中,嚴穎怡會再次以被媒體評為“爆冷”的形式,二奪金影獎最佳女主角獎座,達成史無前例的連莊影後、三年三連獎的記錄。

但在這個驚人成績未曾出來之前,大多數人都認為嚴穎怡隻能去到“提名”那一步了——因為早前不久的某個慈善晚會裡,嚴穎怡和緋聞男友張誌辰以一曲《愛情預告》合唱為開始,官宣了兩人的戀情,坐實了這段時間裡持久不斷的緋聞風聲。

此時的兩人,一個是炙手可熱的新晉影後,一個隻是電視台才上位不久的小生,這個消息一出來,任誰都覺得他們倆不相襯。

有認為張誌辰高攀了嚴穎怡的;也有覺得嚴穎怡瞎了眼,千挑萬選就挑了個和自己差了天與地差距的小白臉,特彆還是在她事業明顯達到高峰的時候。

這類感情之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李思詩作為外人,自然是不好評價什麼。

唯一可以參考嚴穎怡這個情況做點“功課”的,大概就是作為一個例子,讓她參考著好好想想事業和愛情的輕重取舍——這還是結合了她有著上輩子的記憶、知道後世這兩人的婚姻依然維持得很不錯的前提下。

而現在這個大片港人都不看好這段感情的情形麵前,李思詩要是膽敢和陸怡婷或者莊夢華說一句嚴穎怡的好話,估計當場就得受到兩道恨鐵不成鋼的目光……

畢竟莊夢華才被大寶黃倩妍的戀愛腦深深傷害過不久,要是好不容易找來的二寶也跟著戀愛腦了,這豈不是得把她給氣出點什麼毛病來?

至於嚴穎怡官宣戀情卻又沒有真的受到很大影響、第二年照樣力壓群芳奪獎的原因,李思詩倒是覺得,這算是時也命也的結局。

近年來港圈無論影壇還是樂壇都陽盛陰衰,嚴穎怡以這種既能“中性”也能“溫婉”的多變氣質出現,再加上又有著港姐冠軍的出身底子,天時地利人和之下,最佳新秀肯定手到拿來。

雖然嚴穎怡提名最佳女主角這兩年的對手都很強,不過接下來第二年的最佳女主角,配合著她當時有著新人加成的表演,生動又自然,片子也是很適合衝獎的題材,擊敗一眾強敵也算是實至名歸。

唯獨是今年即將要舉行的第14屆港城電影金影獎裡,嚴穎怡用來提名的輕喜劇商業片《忽男忽女》和劇中角色單拿出來當然算得上不錯,但要對戰程柊的《紅白玫瑰》、唐靜汶的《渝都森林》等一看就很有衝獎相的文藝片,再加上她前不久的戀情風波,這就很難讓人想象從資曆、實力、個人情況以及電影類型都不是衝獎大熱的嚴穎怡,居然能再一次奪下最佳女主角的“影後”獎座。

至於嚴穎怡最終能在這一屆裡連莊的最終原因,李思詩覺得,大概是因為她這些年的確又得人力捧、自己又爭氣,拍攝的電影基本票房不俗,所以為了締造傳奇和星光,投票的那些人就在權衡之下,決定再次創造一個新的傳奇。

這樣一來,既能完成了一個女仔的夢想,也能為自己以後要和她合作拍戲而鋪路——連莊影後的光環附注在電影海報上,這可是一個極大的吸睛點和宣傳點。

這種差不多整個圈子都在捧著寵著的天賦新人,在嚴穎怡之後也還有一個“小夏映雲”張濼詩,同樣的美貌與演技俱備,也同樣的出道不久即巔峰,壓得同期一眾女藝人全部隻能暫避其鋒。

後來可能因為同樣紅得太早而難免被名利浮雲遮眼,開始浮躁地隨心而行不顧形象,導致一切資源都因此而急速下滑。

其實認真算起來,上輩子的“李思詩”與她們的命運亦有點類似,隻差在她上輩子還未完全開始等待資源和靠山發力,就快速地退出娛樂圈、然後又踏進另一個同樣紙醉金迷光怪陸離的豪門圈。

而此時由內而外都已經有所改變的李思詩,隔著時光看待這兩人,便能得出一個令人唏噓的推測:如果她們在最初崛起時,沒有那麼快地受到寵愛和力捧,也許那些沉澱的歲月就能成為她們冷靜的來源,到後來亦不至於成為港媒口中的“一朝得誌語無倫次”,把一手好牌全打爛。

就像四天王的崛起和穩固,亦是因為他們都早早就開始進了這個圈子裡麵爬摸打滾,經曆過諸多浮浮沉沉,才能達成封王時刻的一覽眾山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