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143章:人魚奇緣(2)(1 / 2)

李思詩仔細聽著這個導演樂雲和師父樂雲共同拍板的版本劇情, 隻覺和上輩子由宮麗葵出演的那個版本,有了相當大的區彆。

大概是因為女主角的扮演者不同了,所以宮麗葵出演那個版本就著重美人魚外形上的美豔嬌憨, 劇情亦更淺顯簡單一些,主要劇情線就是人類青年和美人魚跨越種族相愛的愛情故事,另外再穿插男二女二的戲份,就是畫風清新唯美的奇幻愛情電影,主打後麵的“愛情”二字。

再加上因為宮麗葵不怎麼能唱, 所以就無法刻畫美人魚的唱歌技能, 於是電影劇本乾脆就砍掉了這條線,改換成了港片比較擅長的青春喜劇愛情題材類型。

而她現在聽著的這個版本,主要劇情則更多地放在了“美人魚”身上——怎麼說呢,這是一條……一條很有理想的美人魚。

人類的各種活動導致海洋遭受汙染,環境日漸惡化,所以女主角作為美人魚種族裡唱歌最動聽的新一代人魚, 每年的祭祀夜都會按照人魚族的傳說, 前往海神像麵前以歌聲呼喚海神的眷顧, 祈求讓海神降臨神跡,讓受到汙染的大海恢複從前的潔淨。

可惜, 即使女主角已經是人魚族歌喉當前最出色的人魚, 但也未及得上曾經能呼喚海神眷顧的祖先, 這些年裡始終未能以歌聲感動海神降臨神跡,因此人魚族依然隻能是在無人的深夜裡,悄然遊往汙染的地方合力處理海洋垃圾,希望能通過他們一族的努力,讓海洋的汙染更慢一些、更輕一些。

至於男二號“飛鳥”和女二號“琪琪”,亦是在這樣的奇幻色彩裡, 另外有了一個前世今生的故事:鳳凰後裔的飛鳥前世愛上了某個人類小國的琪琪公主,可惜國王不同意這樣跨越種族的愛情,就故意給了飛鳥一個考驗,讓他前往最遙遠的天涯海角,采集回世界上最璀璨的珍珠獻給國王,這樣國王方才允許琪琪公主這顆“掌上明珠”,嫁給一個傳說中的異族。

但這個考驗,其實就是國王的調虎離山之計。

等到飛鳥走到天之涯海之角的儘頭,在女主角祖先的幫助下,成功取得人魚族的七彩珍珠回來時,才震驚地發現——原來國王為了鄰國送來的金銀珠寶,已經在他出發去尋找珍珠的期間門,將琪琪公主許配給了鄰國的王子。

而琪琪公主為了反抗這樣的包辦婚姻,就在出嫁的前一晚自縊於高塔之中,一雙不複明亮的眼睛,正對著高塔窗戶裡王國城門的方向,期待著愛人的歸來。

可惜她直到最後一刻,都始終未能等到遠去的愛人。

這個前世的故事,在等到了琪琪公主的轉世“琪琪”進入劇團之後,就被輾轉重生到現代的飛鳥改編成了劇團的音樂劇之一,成為“人魚旋律”劇團裡比較受歡迎的一出新劇。

當然,飛鳥並沒有讓前世的悲慘結局重演,而是將結局改成了飛鳥及時拿到珍珠回來,並於千鈞一發之際救下了心愛的公主,最終感動了國王和國民,達成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圓滿結局。

飛鳥這樣改編故事結局的深意,其實就是暗示著他會在這輩子和轉世的公主再續前緣,無論多久他都願意等下去,等到轉世的公主再次愛上他的那一天——而因為他一直都稱呼扮演“琪琪公主”的琪琪為“公主”,所以劇團裡的人也把“公主”這個稱呼當成了琪琪的花名,時不時就拿來打趣這對看起來很是般配的青年男女。

正是因為飛鳥對琪琪的上心,所以在又一年的海神祭祀夜裡,他在收到了琪琪在前來的路上意外遇到車禍的消息,就隻能是拜托男主角阿King幫忙通知他的一個“朋友”,告訴她自己有些事需要離開一下,可能要遲一些才能回來去看她的祭祀歌會。

劇團裡的人都知道飛鳥喜歡琪琪,因此阿King就很爽快地答應了下來,按照飛鳥的提示,去到了附近一處海灘旁邊,等待飛鳥那位朋友的來臨。

然後,他就看到了一個裝扮極其華貴的美麗少女,從海裡遊了出來。

因為今天是這個漁村一年一度的海神節,所以阿King就以為這個美麗少女乃是漁村村民選出來的祭祀聖女,和她說了一下飛鳥臨時有事、可能要遲些才有空來祭祀歌會的事。

美麗少女笑著感謝了他的告知,隨後就重新紮入茫茫大海之中,往遠處的海神像遊去,仿佛剛才的相見,隻是一場他偶然夢到的美夢。

但背後傳來的吟唱聲是那樣的飄渺而悠遠,讓本來隻是感歎著漁村傳統祭祀儀式居然如此高難度的阿King,忍不住就停下了腳步。

隨後,就是回頭望向遠處的海神像……以及,海神像前對著它輕聲歌唱的美麗少女。

他像是受到了誘惑一般,一步步地往海裡走去,期望能更清楚地聽見那動聽得仿佛不可在人間門相聞的歌聲,直到最後溺水下沉的那一刻,都無法從歌聲中構建的幻夢裡醒來。

幸而那個被他當成祭祀聖女的美人魚,在又一次呼喚海神眷顧失敗後,方才發現旁邊居然有人被自己的歌聲吸引,繼而走入海裡溺水、命懸於一線的情況。

美人魚趕緊把阿King救回了岸邊,但可惜此時的阿King的呼吸已經相當微弱,為作補償,她就暫時把凝聚自己大部分法力的人魚真珠傳輸給了阿King,維持住他脆弱的命火。

然後,美人魚就製造了一些動靜,再躲在在礁石的陰影處,等待在另一邊海灘上祭拜海神的村民過來這裡巡查發現溺水的阿King,出手對他進行救援。

後麵自然就是美人魚為了取回人魚真珠而上岸的故事,而美人魚上岸後,通過朋友飛鳥的幫助用假身份混入劇團,在劇團的學習和生活裡逐漸和人類相愛、然後感悟到她歌聲中所缺失的“情感力量”之後,她最終回到了大海,等待著下一次祭祀夜的到來。

這個版本的故事,除了跨越種族的奇幻唯美愛情之外,更在看似輕鬆清新的劇情之中,隱喻著“人與自然”的環保主題。

即使已經有了越來越多的人醒悟,要共同保衛美麗的大海;但在這個世界上仍然還有許多人對自己所犯下的罪孽故作無知,甚至還因為利益的驅使,而追蹤著美人魚的痕跡去抓捕女主角,想把她變成奇貨可居的神奇生物作為展覽賺錢之用。

美人魚在最後一次演出之後,最終告彆了人類回歸大海,這其中除去她已經領悟到了能感動海神的情感力量之外,亦不無是有著自保的原因。

整個電影的劇情講解完畢後,所有人就要開始緊密地展開各自的工作,而這其中任務最重的人,無疑就是又要做女主角、又要承包大部分電影原聲音樂的李思詩。

趁著還未曾開始拍美人魚在海中出場的戲,就一頭紮進了錄音室裡錄歌——說來也是巧,美人魚出場的那段無歌詞吟唱,正是當初武山欒以她為靈感創作的曲子。

武山欒得到她這個“靈感來源”許可、寫好了曲子之後,就是拿去給那位樂壇教父級彆的老師戴Sir交作業;而戴Sir就把這個曲子推薦給了導演樂雲,給武山欒換了這個電影的男二號試鏡機會。

兜兜轉轉,這首從李思詩身上得到靈感而創作的曲子,就又這麼奇妙地回到了李思詩這裡。

“聽起來還挺浪漫的。”萬嘉湄興致勃勃地點評道。

他們三個剛剛拍完了劇團的內景戲,趁著還有時間門,就來看看李思詩的錄音情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