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地的秋日此時正是秋老虎肆虐之時, 一群年輕的中學生好不容易脫離了悶熱的教室,眼睛四下交彙幾轉,其意思便是心照不宣。
背著書包擠擠攘攘地走在黃昏的小巷裡, 趁著周圍不覺, 這就一起擠進了街邊的錄像廳裡。
“老板, 我們要的東西……你弄回來了沒有?”一群學生走進去,在花花綠綠的各式錄像帶圍繞中,明明是很正常的交易,說起話來卻仿佛像是什麼秘密交易一般。
“我這裡的貨一向都是最齊全的, 什麼火熱就有什麼,肯定是有貨了!”錄像廳老板拿出一盒錄像帶, 邀功似的衝這群中學生揮了揮, “怎麼樣, 是在這裡看還是租回家看?”
中學生們交頭接耳了一小陣,這便是湊出了租借錄像帶的押金,高高興興地拿著錄像帶回了其中一人的家。
眼看錄像帶已經被放入錄像機,一群人頓時摩拳擦掌起來:終於不用等小氣的電視台每天一集地播放了!
他們可以一口氣看好多好多集!
在一雙雙眼睛的熱切注視下,蕩氣回腸之餘又另有一份纏綿悱惻的主題曲響起,雖然和他們在電視機裡聽到的主題曲在語言上有所不同,但那種纏綿又轟烈的音樂氛圍卻是完全一致,聽得人也照樣是如癡如醉。
而有些對文學比較有感觸的, 更是直勾勾地盯緊了歌詞, 一邊記錄一邊和國語版的歌詞作對比,隻覺這一部電視劇的粵語版主題曲和國語版主題曲的歌詞都各自有各自的獨特韻味——不得不說, 雖然這兩種語言有壁,但在文字寫法卻沒有隔閡,因而就在這樣的“雖音不同卻書同文”的情況下, 成為了一個風靡年代的產物。
就像是古時候的宋詞一般,即使失去了與其配套的曲調,那樣觸動人心的詞句,亦照樣能在千百年後再一次觸碰到後人的心弦。
這也算是粵語歌的“幸運”之一,在經濟文化先走一步的引領潮流時段,能通過文字來向不同音韻卻同文字的地區輸送作品,比諸如閩南語歌等一類語言和文字意思都完全不同的歌曲占據了“理解”的優勢,成就出一個年代的輝煌。
聽完同樣動聽的主題曲,眾人又逐漸沉浸在了精彩的劇情之中。
看著楊思叛出朝陽宮拜入雲崖仙子門下,再看著這對顏值驚人的師徒逐漸成長、遭遇挫折再分開,眾人的心也跟著劇情的發展而忽上忽下、起伏不斷。
李思詩的雲崖仙子形象實在太過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在“先入為主”加“珠玉在前”的雙重影響下,哪怕後來男主角楊思在雲崖仙子離去後又逐漸遇到各式各樣美麗女配角,亦都很難撼動一眾學生心中的絕對女主角地位。
甚至還有些比較感性的純愛戰士,都對這兩人的誤會分彆而感到惋惜又氣惱了。
尤其是楊思後麵遇到美麗女配時,都習慣性地撩一下她們,這就看得目前思想頗為保守的純愛戰士們大為惱火,直罵他太花心……
而在這些純愛戰士裡麵,男孩子還為數不少——雲崖仙子的形象和人設簡直就是後來特彆熱門的“高冷師尊”+“清冷大師姐”的結合體,完美戳中不少人的愛好,再加上兩人又是特彆有梗又有愛的師徒戀,這對於目前心裡帶著叛逆因子的青少年來說,簡直就是絕殺。
偏偏,楊思這家夥不解風情又不懂得珍惜,因此在羨慕嫉妒恨之下,比起看在他顏值上寬恕幾分的女孩子們,男孩子這邊反而是對他更為不滿。
一路看到武林大會兩人重逢表露心跡,暗流洶湧的現場這才是紛紛轉怒為喜起來,眉開眼笑地看著這對璧人重逢的同時又在天下人麵前揚名,那些被壓製的情緒飛漲到揚眉吐氣這一刻,看得眾人都不約而同地覺得爽快又痛快!
可惜的是,這群中學生還都是太年輕了,正當他們滿心期待著楊思和雲崖仙子終於重逢、而且又已經明白了各自心思之後,兩人應當甜甜蜜蜜起來……卻不料,劇情又給了他們沉重的一擊。
看著因為擔憂楊思被天下人嘲笑不恥、亦不願讓性格跳脫的他委屈和自己留在雲崖之巔,所以雲崖仙子就再一次趁著夜色獨自離開的劇情,剛剛緩過一口氣的眾人心都要跟著揪了起來:怎麼就是這樣好事多磨呢?!
而且不但是劇情好事多磨,現實也是如此——眼看牆上掛鐘的時間,沉浸劇情中不知時日過的一眾學生後知後覺地跳起,哀嚎著拿起家庭作業趕工……
他們說了是去同學家一起做作業,現在已經這麼晚了,也隻能是趕快抓緊時間趕作業,以免被家裡人發現。
當然,同樣是看電視劇看得太入迷,在其他地方也有一些乾脆就擺爛的,眼看時間已晚就直接決定不做作業了,倒頭繼續沉迷在電視劇的劇情之中。
相比起有錢有“人脈”租借錄像帶的中學生們,阿發和阿輝這兩個小學生,則是繼續扒人家窗台外邊鬼鬼祟祟探頭探腦——他們靠著比同學們知道得多一點點的劇情,在學校裡沒少出風頭,因此哪怕總會遭遇到錢婆婆的驅趕,也照樣是繼續他們的扒窗大業。
但幸運的是,每次他們扒窗台的時候,都總能看到連續的劇情。
大概錢婆婆也是和他們一樣,每天都是這個時間看兩集吧,所以節奏和他們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