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遇之後,我的世界裡,已經全部都是你——這不止是歌迷對歌手的表白,亦是歌手對歌迷的心聲。
因為沒有人會像這樣的相遇一瞬卻寄情一生,然後停留在這個世界裡,讓人對世界充滿感激,覺得這個世界是那樣無比絕妙的美好。
唱完這一段副歌,榮玨章舉著麥克風帶笑望向觀眾席,就像是飄蕩多時的遊子終於回歸故土並且還見到了舊時老友一般,語氣裡帶著無限懷念和喜悅:“好久不見了,這次給大家帶來這首《四季情歌》,希望大家還記得我這個離開了一段時間的老朋友……”
“四季變換,一生有情,感謝我在這個世界遇見了你們,也感謝你們讓我感受到這個世界是那樣美好……”
聽到台下傳來了一陣笑聲以及“我們永遠都記得你啊”的回應,榮玨章回頭牽起李思詩的手,就像帶著她在某個夏日午後林蔭道裡散步一般悠閒而慵懶,但兩人配合得無比和諧的歌聲卻依然仍在眼前耳邊,仿佛無論什麼意外都無法改變這樣美好安寧的畫麵。
唱完歌詞的最後一個字,李思詩眸光流轉看著現場四麵八方,隻見那些同樣察覺到了離彆的熒光海洋,已經開始了不約而同的輕搖慢擺。
好似在離彆時那一雙雙揮舞的手,帶著不舍和祝福的深情,飄送到離人的眉上心間。
明明歌聲中唱著的是溫情的離彆,但共情下來的,卻是離彆的溫情。
春夏秋冬的四季輪回在舞台上被寫作了一份情真意切的情書,而這一場歌唱著四季的美夢似是幻想也似是希望,希望我遇到的一些美好都有你,也希望你會將一切都變得更加美好。
溫暖而動人,便是這個故事、這一場演唱會、這七日各種風格的表演,最終彙總在這一闕如詩如畫的歌詞與歌聲之中,留給觀眾以一個美好溫馨回憶的大結局。
“再見!再見!大家再見——”
不知是她太過容易激動還是此時確實激動過度,要不是榮玨章還在旁邊牽著她的手,她可能連站都站不穩——這並非是什麼緊張或者其它怯場的情感所致,而是一種明知離彆之後會更好地再見、卻又始終都無法在離彆的那一刻維持住心中的情潮,所以就無法避免地滋生出一種淡淡的迷惘惆悵。
好多人都說她無論以極其強悍到不似新人的實力撞破了新秀牆,但此時的李思詩,不過也是一個第一次開演唱會的新人歌手;也是第一次在圓滿地完成所有演唱會場次之後,無可避免地出現了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又不舍得就此結束的新人心理……
彆擔心,現在的離彆,是為了以後更好的再會。
恍惚中接收到旁邊牽著自己的人那溫和安慰又帶著鼓勵的眼神,李思詩轉頭望了望還在呼喚著她的名字的熒光海洋,也用眼神對他還以自己的回複:就像你一樣?
不,你不能把誰人當作仰望前進的目標,而是要把那個人當成想要超越的目標。
他再一次用眼神無聲地回答道。
就像當年一樣,如果隻是想要達到競爭勝利的話,那麼那時和他競爭得最激烈的對手,就不需要當眾宣布不再接受任何競爭性質的頒獎隻為專心鑽研音樂和給新人讓位;而他亦不需要在後麵走向巔峰之時,毅然退出耕耘多時成果豐碩的樂壇,去另一個與樂壇有所牽連但又大為不同的影視界繼續開拓全新的天地。
仰望前人,最終就隻能到達前人曾經到過的高度。
隻有是時刻都牢記著超越,超越前人、超越自己、超越一切……才能是永遠不斷地進步,攀登到前人未曾踏足過的高度,領略前人無法見識的風光。
這是他作為長輩、作為前輩和作為朋友的多種身份結合下,對一個天賦絕佳新人的一份發自內心的忠告——他曾經親眼看著她從寂寂無名的選美新人階段一步步崛起,亦期盼未來能親眼看見她去到前人受限於種種因素而去不到的高度。
然後,盼待著她會在那全新的高峰之上回首笑望如他一般的“前人”,告訴所有人這個世界還有許許多多的美好風光,正等待著一代又一代的後來者繼續去攀登和見識。